维吉尼亚.伍尔夫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一书里写道“心智自由仰仗于物质基础,诗歌仰仗于心智自由。"由此推出的结论是:没有物质基础,经济自由的人很难写出诗歌,很难在诗歌这条路上走得长远!然而,我觉得诗与才情和灵感有关,与贫富无关。一个字不识的青年恋人,能说出诗一样的情话,无钱的放羊娃,也能唱出动听的山歌,只是没有及时的记录,或许连他们自己也不相信,曾经有过诗一样的情思和语言。很多时候诗就是灵感的迸发,经常来不及思考,一闪而过,需要及时记录,想坐下来像写小说一样的去构思,前一句写啥,后一句写啥,总觉得那些需要靠写诗来挣工资者才会如此。
想那王勃如果反复思考,《滕王阁序》怎能一蹴而就,会有那么强的生命力,流传千古,依然像个美少年,青春勃发,生机盎然!让你捧在手心里不舍放下,念熟背会,还想朗朗读出,怎么读都不腻,越读越有味道,越读越发喜欢!李白作《将近酒》,无需向谁呈献,无需他人审阅,豪情挥洒,直抒胸臆,哪容得停下来,去想上句要写"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下句要写什么呢?是写长江,还是写哪条河!考虑要不要用"子在川上曰”的那条江那条河呢?怎会用“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来"去接上句,去写飞逝的时间,写自己的激愤与感伤呢!一经思索就打断了思路,读来必将修改痕迹多多,不似一挂瀑布倾泻而下,不似潺潺溪流自由奔淌!很多时候,诗是瞬间闪现,那时那刻,就是那个想法,一经修改必然失去原来的味道,就像那句“僧敲月下门"之由推而敲的思量,深夜晚回,为什么要敲门,敲给谁听呢!是回自己之家吗?是月夜外出访客,还是访客月夜归来!修改了一个字,却使诗的意思完全不同!
在一百年前,两百年前,或者更久远,女性可能因为没有独立的空间一一思想上或生活中的,而无法通过写作实现经济自由。其实,我们现如今,又有多少女性有独立的空间呢!下班回家,孩子要写作业,独自一屋,爱人要看视频,独自一屋,我只好坐在沙发上,让心静下来,沉浸在自己的思想世界,开始了创作。只需记下来,用手机,用纸张都可以,我虽然没有自己的房间,但我比作者笔下的女性多一部手机,多一些纸张,并且可以自由的到户外的草坪上散步,我有一间独立的专属于我自己的心灵之房,可以随时书写自己的所思所想,只是我得拥有那能思能想的力量,有那肯于迸发灵性的思想火花!因为,我深感才情诗意不是想来就能来的,它们总是在我不经意间,不留神时,偷偷地跑出来,并且一闪而过!只有及时逮住它,将它存储在自己的心灵之房,才算是真真的拥有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