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有种错觉,觉得帮助他人、不求回报是一种优秀的品质,是善良,给予是无私的代名词,奢求则显得没那么伟大。
必须相信的是,我们大多数都是良善的,希望通过点滴的好事积累换一世平安。人的良心就在于,笃信自己的一言一行受某种冥冥力量的支配与关注,我们敬畏那不可见的规则,所以,我们努力规范自己在世间的言行,害怕一不小心会招致什么不幸。感谢这样的信仰存在,我们才能看见一幕幕人间真情的感动画面上演。
例如:我们看见有钱人们来往于各类慈善事业中,无论是作秀与否;没钱的人们也尽其所能地帮助着身边的人;就连尚无生产力的学生们也在忙着捐款、扶老奶奶…我们当然很乐见这种互帮互助的画面出现,社会也需要这一剂良药镇定着暗流涌动的波涛。
我们竭尽全力去宣传新时代的“雷锋”精神,每年细数着让举国上下感动的人物,渐渐的,我们发现人与人的关系从过去的剑拔弩张慢慢缓和,“高情商”的流行让当代人们越来越重视所谓的人际关系,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开始让我们的视野从自身扩散,落到人类这个整体,我们知道人不仅仅为个人,而是社会中的一份子,有理由为他人、为社会做出些什么。
但,这蓬勃和谐的趋势背后,真的是表里如一的美丽,还是人们自以为的乌托邦?
记得曾经看过一部名叫《好人难做》(名字记不清了)的意大利电影,电影讲述了一对意大利夫妇无意间收留了一位从事地下卖淫活动的东欧女孩,这位夫妇将这位女孩带回家之后,给她梳洗打扮,教她读书写字,这位女孩逐渐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让女主人欣喜不已,而男主角期间一直反对长期接收女孩。直到有一天,夫妇的儿子渐渐地爱上了这个女孩,这时候女主人才猛然惊醒,不由分说地强行要将女孩撵出家门,而将曾经亲口答应送女孩读书的承诺抛之脑后。后来,无处可归的女孩遭受了这番天堂地狱的落差之后,重新画上浓妆,站在了铁道旁。
电影内容大多已经模糊,但其中的思想和冲突,美好与幻灭不时会警醒着我。
我们以为自己都是善良的。
我们将自己的剩菜剩饭喂了小区的流浪猫,我们将不穿的衣物寄给贫困山区学生,我们将每个月一部分工资用作慈善事业……我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着“好事”,我们为自己由衷地感到骄傲,我们成为了自己心目中的“天使”。
大学时读到纪伯伦的一首关于帮助的诗,读完让我满脸羞愧。诗的大意为:真正的帮助,不是将你多余的施于他人,而是即便自己所缺也愿意慷慨奉献。
根据纪伯伦诗人的定义,真正的帮助应有着严格的标准,例如:
是你衣不蔽体时也能与他人共享棉被;是你食不果腹时能与他人分一半汤;是你生存尚危时,也能救助身边的流浪猫狗…
这才是真正的高尚,是拿自己之急慷他人之慨,是牺牲自身利益也在所不辞。
而我们平时那些所谓慷慨的所作所为又是什么?
是为自己身上不那么完美补分,希望通过“善行”让自己心里取得“自己还不算太差“的心里暗示;是相信因果循环,而为了避免生活出现中“苦难”,看似不求眼前回报却有长远诉求的普通利己行为。
从另一角度看,你力所能及之外的付出仅仅是满足了自己的心理,而没有根据他人所需进行付出。因为我们通常认为,对于他人的给予,我们没有权利更不应有更多要求;如果拒绝,那更是对他人善意的一种亵渎。
所以,你力所能及之外的东西就真的是我所需吗?所以,违心接受了你的帮助,却又解决不了我的需求,我却还要承担道德的无形压力,这,到底是谁最为受益?
明白了这些,我们就不必在为自己平日的一些小事而骄傲了,这只是包了装的自私。
总结我长到30岁的变化,最大的不同是看待“付出”与“接受”的二重关系:
小时候,我只是一味接受他人的好意,无论是爸妈还是他人;
再后来,形成基本道德观之后,我明白了你希望获得多少的前提是你付出多少;
再近些年,我突然发现,真正的付出不应求回报,凡事追求回报的付出都堪称不了任何伟大,即便你的追求并非眼前或物质利益,但但凡你做事的出发点是为了心里获得一丝安宁,这样的付出也不伟大。
但现在的我,却发现:
接受他人的“好意”比付出更伟大,而且伟大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