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看自己的空间随笔记录,大致呈剧烈断层状态。每年寒暑假阶段,文章数量几乎为零,要不然就是新瓶装旧酒,说些无关痛痒有的没的,不是流水账就是吐槽,与‘考试周”这种高压防抗期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极其逊色。
总结原因洋洋洒洒能写出一大篇,但是浓缩下来,就一个字:“懒”。
懒得构思,懒得感受,懒得吹牛逼,懒得把发生过的事,文绉绉的胡扯一下,再显摆出来。
积攒了不少灵感碎片,但真要写出来又觉得其实没什么好说的。都是些生活中点滴的小事,许多人来来去去,相聚又别离。看似司空见惯,却又不可或缺,就像大姨妈一样,虽然来得时候很痛苦,但不来的时候更痛苦。
每到放假,我就很闲散,真正的闲云野鹤,不——是窝吃窝拉。生活平淡,乏善可陈,相同的行为模式,相同的日常沟通,变化的似乎只剩下一日三餐了。却连这一日三餐,都不值得拍张照片发朋友圈。
与这反差强烈的是考试周,那时我精神饱满,斗志昂扬,怀揣着一切可能的远大目标,每天早起晚归,珍惜每一个来之不易的座位,挖掘每一个老师神情暧昧的考点,与考题斗智斗勇。要与前座搞好关系,还要在考场眼苦练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技能,要不断扩大交往圈子,方便和各个专业的战友交流疑似习题,必要时还得像鉴宝专家一样,潜心去伪存真。
即便每天累得像条死狗,却活出了猎犬的尊严。
即便背书已经使无数的脑细胞,不堪负重战死沙场,却依旧固执的为午餐选择变着花样,那时的大脑,异常活跃,在白天高升吟诵着:“边际效应最大曲线”,夜晚则拼却最后一丝狂想,为我织就一场好梦。
那些或是匪夷所思,或是荡气回肠的梦境,则在第二天,被我记录下可回忆的片段,有的成了“梦呓”中闲碎的痴人说梦不可点破,有的则成了那些言情小说中的意淫,造福大家。
写过为数不多的恐怖向,也多发感于只身一人离去的六楼自习室,和无数个漆黑独行的习归夜晚。独行有独行的好处,能在漆黑一片的深夜里,仰头发现因黑夜更加璀璨的繁星。看着教学区的明亮灯火,一片片的熄灭,也有种繁华归于沉寂的心安。
觥筹交错,把酒同欢是美的。踽踽独行,倾听内心也是美的。
无论是交际在人群里,还是孑然一人在自己的世界,只要自己接受就是美的。怕就怕,一个人时觉着寂寞,一群人时又觉烦乱,无论身处什么环境,都无法合适的调节自己,这样才是最不好的。《杯盏人间》的第一弹,发由就是我在吃小火锅时,一个人望着锅底,忽然就想起了寂寞这个字眼。
之后的肉串,玉米面糊也就顺理成章的,写了童年,写了故乡,大概之后还会慢慢的写下去,毕竟成长中有那么多“存盘点”值得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