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躺在床上闲来无事,想着看部电影来打发时间,于是找出了前段时间看过的《三傻大闹宝莱坞》,算起来这一遍已是第三遍了。几年前看过一次,但是并没什么太多的想法,可能跟知识和阅历有关,当时感触并不是很深,可是前段时间的第二遍确实让我为之一振,想法及感触颇多,本来打算第二遍就写下感受,无奈心浮气躁,没能坐下来好好思考,今天这一遍既是加深印象也算是重新回味,写下想法,在写作过程中伴着思考,希望对自己是一种指导和教育,也希望与大家共同探讨,亦有所获。
这部影片主要是讲述印度最高学府中,四个不同性格、背景、爱好的学生,在面对森严的制度,他们不同的面对方式,其中以敢于挑战规则、以重于培养兴趣、追求卓越和开明豁达的旺素为主线铺开故事,虽是顶替别人学习,但是通过自己的作为成功的改变了校长教育填鸭式的模式,帮助了有梦想却被迫从事不喜欢行业的兄弟实现其梦想,帮助家庭生活困难处处恐惧的兄弟用真诚换来完美工作,并以最终胜利者的身份教育了眼中只以金钱富贵论英雄的教育牺牲品。整个电影看下来既有值得思考的细节,也有感动落泪的画面,不乏让人捧腹的桥段,更有醍醐灌顶的深刻内涵。可以说整个影片是个成功学的培训片,对当代年轻人有很好的教育意义,让我看的酣畅淋漓,心情久不能平息。
先说一下我感受最深的吧,那就是挑战规则,追求卓越。也许很多人认为规则和制度的建设就是为了更加高效,是为了约束,为了运转,为了推进,这都不错,但是我们总是过度关注制度和规则本身,却没有深挖这些条条框框背后的真谛。比如影片中反映的填鸭式教学,这种现象在我国教育事业上也很普遍,它的确能让一个学生很快的去拿到高分,每天都是背背背,可是这个规则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这就造成我国的创新水平始终达不到发达国家水平。更多的学生只专注于拿到高分,因为拿到高分就能考上好学校,考上好学校就能好就业,就能赚大钱,却忽略了学习的真正意义。不可否认,这是我国国情造成的,而且现在政府也发现这问题,大力提倡创新,推进科技水平,提高生产力,但作为个体,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规则的偏颇,还应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不应趋之若鹜,提倡综合发展才行,很多人都会说这样会影响未来的生活吗?很多人为了兴趣会不会连自己养活不了?这就要引出我说的第二个方面了,那就是追求卓越。试问一下,我们有几个能做到这一点?凡是做到了这点基本上在各个领域也是佼佼者了。一个农民,如果他追求卓越,那么他的收入自然比一般农民要高,生活也会比一般农民要好,一个教师,如果他追求卓越,那么他教的学生也会更好更有潜力,他也就会受到各种认可等等,诸如此类例证太多,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中国籍的屠呦呦在获得奖项之后前不久又有新突破,对国家对人类也是一种幸事。有人会问,如何才算追求卓越?有何标准?我觉得没太多定义,简单说就是做好做细做精,不断进取,不断突破,永无止境!哪怕是一篇简短的文章都反复推敲,每个用词都谨慎,如此怎能做不好,又怎能不卓越?追求卓越的人是不可能不成功的,因为他们眼中没有失败,即使碰壁,也不灰心,依然坚决往前冲。借用电影台词,追求卓越了,还怕不成功吗?
注重意义,树立正确三观。现在走在大街上,谁有钱仿佛高人一等,谁贫穷好似抬不起头,这是怎么了?是病态,以富贵论英雄,以金钱论地位,尤其当下科技工作者为社会发展辛苦耕耘、不辞劳苦,而一辈子得到的报酬却不如演艺明星的一场出场费。这是社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精神和文化底蕴并没有协同发展,才会造成当下囧相。我们需要核心价值观的践行,需要培养正确三观,需要增加文化底蕴,需要注重人生的意义,人生不只是有金钱,还有诗和远方。
乐观豁达,才能彰显博大胸怀,才能平静心情走出困境。每次遇到困难烦恼,有的人唉声叹气,而有的人懂得调整,其实仔细想来,不管你多苦恼问题还在那里,有时甚至因为无法面对而让情况更糟。影片中旺素在朋友遇到困难烦恼时总会劝上一句:all is well!而问题最后也都解决,试想下,如果一直担心烦恼问题终归还是迈不过去,与其如此还不如开朗乐观一下,在微笑中解决问题。当我们苦恼时,对自己微笑着说:一切都好吧!
还有太多的美好画面,也有很多的感动,在校长最后送笔给旺素的时候,在不愿承认自己错误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自己的问题,那种满目狰狞的吼叫恰恰反应出他心虚,那种无奈表现淋漓尽致,太精彩!这部影片我还会经常看,的确值得品鉴。
最后总结,敢于挑战现实中不科学的规则,时刻用马克思辩证理论来三思,注重培养兴趣,树立正确三观,做有意义的事,同时凡事都做好做细,追求完美追求卓越,虽然谈不上成功与否,但注定会成就不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