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乡村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育站第一期活动导师总结
最近热门电影《无问西东》中有一句台词使人触动很深——“如果提前了解你们将要面对的人生,不知你们是否还会有勇气前来?” 确实如此,纷繁世事,忙忙碌碌,沟沟坎坎,很多的时候,做好一件事、做成一件事确实不易。自古奋斗者,携勇气前行,伴情怀为尚,方可成功。
在风轻云淡, 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徐州市铜山区乡村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育站启动暨研修活动如期而至。作为导师和策划者,我们甚感欣慰。因为这表明之前所努力而为的工作没有白费,不枉南下省会学习,多日熬夜谋划之辛劳。
客观地讲,无论作为培育站主持人或导师,都有一种压力。压力首先来自一种责任和担当,其次是一种来自生活的辛劳。
责任担当恰如培育站建设之目标初衷——为提升乡村初中体育教育质量而努力,使更多优秀的乡村体育教师更加优秀。本培育站30位学员均来自铜山区乡村初中学校,他们是一群愿意扎根农村教育,业务素质过硬、道德情操高尚、奉献精神突出、工作成绩优异的体育骨干教师。比如杨洪伟和陈思成老师,他们早已是铜山区的老骨干教师,还有很多新秀比如徐影,张莉等人,她们也都是体育教师队伍中的佼佼者。
能做他们的导师,是幸福者更要做学习者,我们教育者常说:“欲给学生一滴水,教师须有一桶水,这桶水是源源不断的活水”,道理同样适应于此,我们唯有德学兼备,热心为人,才能无愧此虚名,才能不负学员们的众望。讲台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有的成功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一瞬间的呈现,可能需要不可计数的瞬间去积累。所以,我们更加地严格要求自己,常常是熬夜苦学各种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总结自己、提升自己。
说实话,三位导师的平时工作就相当繁重,加上武云飞老师身体还不是太好,石冰冰老师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为了把培育站的事情做好,导师团队始终凝神聚力,克服各种困难,亲力亲为地去把事情做好。只为共同目标——让学员在学习中能有所获、有所得。本培育站的学员们虽然优秀,也有自己的擅长,但囿于经历和信息的闭塞,从名教师的要求来看,他们个人的专业方面也或多或少的存在不足,也许正因为此,需要我们导师团队给予他们专业上的指导和帮助,以期帮助他们在拓展视野同时,形成乡村教育实践的新视阈,从而实现从骨干型教师向专家型、学者型体育教师的“蝶变”,最终达到提升乡村学校体育教学质量之目标。
为此,培育站第一期研修培训,除邀请省、市专家指导外,主持石冰冰老师对培育站《初中体育健康课程教学计划制定于实施方案》项目进行了详细的解读,使全体学员明确了未来的方向和任务。武云飞老师做了《新时期的教师发展之道》的讲座,不仅为全体学员指明专业发展的路径,而且从情感上引起他们共鸣,并转变为投入学习的强大动力。
我们身处信息时代,网络研修作为一种研修的新途径,是网络时代的产物,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用信息化促进教师教育现代化也是教师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潮流。导师组经过商定,确立把网络教研作为本培育站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育特色。因此,胡献钊老师细致入微、图文并茂的为学员们作了题为《乡村初中体育骨干教师培育站网络研修路径》的讲座。强调了网络研修是乡村体育骨干教师培育站的特色课程,也对网络课堂定制了行之有效的规定,以达到规范课堂、有的放矢的目的。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第一期培训圆满结束,老师们纷纷表示触动很大,收获颇多。特别是网络教研的开展,让他们走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专业发展康庄大道上。第一次网络研修超出预期共有67位老师在线参与研讨。除29位学员外,还有38位省内外同行参与,是他们使研讨活动了充满激情和含金量。
“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跃”,经过第一期培训经历,我们导师组心中目标更加坚定,相信未来的培训成果会更加丰硕,学员的专业水平日益提高。“无问东西,只为”情怀,我们导师组愿意为此目标竭尽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