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用了一个愤怒的图片和乘法算数很直观的让我们了解到本书所要讲的两个主角大脑系统1和系统2,个人直观影响(偏于系统1)就是前者基于感性,经验,后者基于理性,逻辑。首章也提出了本书将要分析的东西—注意力,即用是否耗费注意力来区分两种系统的根本差异,并且通过黑猩猩实验提出了很有意思的一个规律,即注意力的有限性,这在平时人们往往很少注意到。另外,注意力的易转移性也是后面要将的
得出“我们会忽视显而易见的事,也会忽视自己屏蔽了这些事的事实。”结论
接下的论述也很有意思,让我了解到人们都是在用最懒的方式去生存,即大多数时间依靠系统1来判断,在遇到冲突时来依靠系统2来解决。然而对于种种可能欺骗系统1的现象时,系统2也很少能够做出有效且及时的调整。然而这种自我控制不是经常有效,常常出现认知错误,如果太较真,又会花费很多经历。所以作者说“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妥协:学会区别常会出现重大错误的情境,在风险很高的时候,尽力避免这些错误。”
另外,我不得不为作者思考的周全点赞,这种简单的命名方式,不仅仅降低了我们的思维消耗或者用作者话说是思维的停滞时间,而且把作者的思想也用到这本书上可以说是很巧妙,真心赞啊。
心流也确实存在于生活中,像有时候大半夜学习的时候干扰最少的时候,我的确也经历这个过程,即文中所说的对任务的关注。
“心流巧妙地区分了两种努力形式:对任务的关注和对注意力的严格控制。”
我认为将注意力货币化的比喻非常形象,要是作者能够进一步把人们当作消费者,进行最优配置的延展就更好了,例如为什么有人喜欢写作业时候听歌,这二者是否会影响,积极或消极,在后文中也得到自己想法,但不知是否正确,在积极情绪中人的认知会更加活跃,并且更具创意,这是后文提到的。
并且这部分都是围绕注意力而叙述的,前面讲的是注意力的稀缺性,后面讲的是一些可能带来负面效应的事情—自我损耗。“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某件事,而此时这件事又面临一个新的挑战,你就会很不情愿或是根本无法进行自我控制。”当然可阻力可能来自情绪上的自我控制,外部的吸引或是生理上的需求。并且,对于保释官例子的数据感到挺惊讶的,要是以后找人寻求帮助的话,先带他吃顿饭看个电影什么的是个不错的主意哈。
后面的惰性思维问题,觉得还是人们在进化过程中的一种妥协吧,因为注意力的有限性或者说人们往往吝啬使用他们的注意力,而去选择用系统1来解决问题。但是我又感觉很矛盾,因为这样的惰性很可能带来的是思维的停滞,文明的停滞,为了生存所选,反而是去走向灭亡,感觉有些矛盾(开下脑洞,瞎想的)。之后的关于认知控制和智力的话题,我看到的是提高认知控制的同时能够提高智力水平和情感控制能力,然而前面的实验却告诉我们智力检验和认知控制并不相同,后者可能对于人才的选拔上更有说服性,那么这是不是以为这我们传统所认知的智力上的概念有所缺陷呢,所以才导致他们之间相关性的不对等呢。所以,我觉得那句传的比较广的话不一定对,说高智商的人不一定成功,很有可能是我们在谈论智力的时候话题概念本身缺陷,又何谈结果的正确性呢?
休谟把联想的原则缩减为三个:相似性、时空相接以及因果关系。我觉得很精炼,我觉得联想的本身就是可能也是一种在自然中生存产生的本领,例如看到红色想起危险,看见大面积潮湿腐烂,会有呕吐感,这个我想是因为联想到了死亡,进而产生呕吐感,从而避免一些传染,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作者说:只有几个被激发出来的看法是有意识的思维活动;多数联想思维都是无声的,隐藏在有意识的自我之后的。,我比较赞成这个看法,最简单的例子是做梦(不知道想的对不对),做梦时候也在思考,而且梦的形式往往是多种多样,并且起因往往是白天看到的一个画面,一句话所引发的联想,然而在这大量联想之后,醒来后,有会忘记这些,我觉的睡觉可能会将人的思维放慢,进而让白天多数无声的联想在这里慢放。启动效应是联想对于人们自身反作用的一个归纳吧,因为联想激活,所以我们的思维方向被引导,这让我想起ted上一个姿势对于人们紧张程度的影响,双手交叉的姿势,显示出人的紧张,而双腿张开双手伸展抱头显示这个人很有自信,同时姿势也是反作用的,当你紧张时不妨试试后者。
在不同认知环境下,人们思维的正确性,记忆和股票的例子很好说明了人么在认知放松时候,倾向于用系统1思考,反之会调用更多的懒惰的系统2。认知放松可以让人们放下戒备,更多用系统1 思考,所以有时候人靠衣装还是很有道理的啊,另外认知放松还能提高思维活跃度,提高创新的可能性,那怪google哪些科技公司建立那样豪华的办公室,Ps,感觉要是能够利用好曝光效应,说不定能够抱得美人归啊2333.
常态理论很有意思,可以用这章标题解释,第一次意料之外,第二次虽然同是意外,却在系统1看来是情理之中。因为系统1的存在,人们得以逐渐了解世界,系统1的更新即,常态化,是人们发现自然的一种适应过程。系统1会告诉我们这是正常的,并说服我们对此习以为常,然而系统1的归因性,却让我们对于我们人类行为产生了困扰,认为心灵是行为之源,而心灵的源头又同样被系统1归因于一个万能的上帝,这种解释的方法确实让我感觉眼前一新,作者非常棒的。
认知时的周围的影响对于系统2的判断影响非常大,人们常常会有将事物归类的本性,让事物的趋同性,因而在联想时常常受此影响并且其中的光环效应例子,个人觉得比第一印象可能更为恰当和形象,人们前面接受到的信息会像光环样美化这后面可能很糟糕的东西。并且在信息不对称的时候人们可能会盲目自信,我认为这也可以用来解释哪些股价虚高时,却仍有许多人拥泵的原因。框架效应,同一信息的不同表达方式常常会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超市打折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人们在思考一些困难问题时,大脑偷懒的那些事,在遇到像你感觉幸福么?这样难以回答问题时,思维的发散性使得人们常常会将问题转化成相关的替代问题(启发性问题),如最近生活如何收入增样,这时便是人们强度匹配,将幸福感和钱数挂钩。然而在这过程中,寻找到的替代问题很可能让人们走入误区,立体图中的对于尺寸于身高的混淆,幸福和约会次数的引导。所以人们在访问公司时的感受往往会影响合同的是否签订,替代问题有时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有时会误导我们,以后得长记。另外情感也会在我们的判断中影响着我们,正如爱屋及乌一样。
小数定律告诉我的是相信小样本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然而他却更容易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常常有小学校教育更好的错觉,手感火热的球员能够获得更多的分数,
锚定效应会影响这人们的判断即使专业人士也不例外,拍卖可能就是锚定效应的一个方面体现,我们平时的买菜也是锚定效应体现的地方。
可得性启发:从记忆中搜寻这类问题的实例,如果搜寻过程既轻松又顺畅,这些事的发生概率就会被判断为很大。启发性中的偏见可能让我们自以为自己付出的比别人多,所以团队合作时要认识到这种偏见的存在。
可得性启发的难易程度将会影响资源的分配,进一步影响政策的实施。那些更容易被公众理解关注的事,公众的呼求最大,也更容易夸大事实。
典型性思维方式往往诱使我们选择限定条件较多的那个选项。
当别人存在时自己的责任感会减少
统计学告诉我们,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往往会呈现回归性,例如球员的得分,并不是由于社会媒体的压力,而仅仅是数据上的回归。利用好回归,对于生活中对直觉偏差的修改有很大帮助。
比起人的一生,人们会更在意结局,这是人记忆自我的缘故。人不愿为失去记忆的旅行去远方,因为大多在乎的是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