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悖论用心理学解读人的经济行为读书笔记(2/2)

第三部分 经济行为背后的心理奥秘

第五章 自主权——主观幸福感的负担

1.    自由与自主对我们的主观幸福感至关重要,而要获得两者,拥有选择的机会是关键。

1)    选择有一个明确而强大的工具价值(使人们得到想要的):让人们获得自己生活中的所需所想。有些需求是共通的,但大部分的需求都是非常个性化的。有些奢侈品对不需要的人来说一无是处。

2)    选择还有一种重要的价--表达价值(使人们说出他们是谁):选择是我们向全世界表明自己身份和喜好的一种途径。要表达自己,你需要足够多的选择机会。每一个选择都有表达的功能。而且,有些选择只有表达的功能,比如投选票,尽管选民知道彼此支持的是不同的人,所投的票会相互抵消,也还是要这样做。

3)    我们的每一次选择都可以印证我们拥有自主权,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选择的每一次扩张,都是自主权的再次宣示,并展现出我们独特的个性。

2.    不过,只有当我们真的可以自由选择的时候,这些选择才真正具有表达功能。自主权已经成了法律与道德系统的一环。正是这种自主权,使得我们要在道德或者法律上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同时也是我们赞扬一个人的成就以及责怪一个人的错失的原因。如果放弃自主权,整个社会生活将面目全非。就算离婚是合法的,但由于社会或宗教反对的声音过于强大,离婚者往往受到唾弃,因此结婚誓言实际上是社会的誓言。假如你所在的社会对离婚行为完全不在意,你的结婚誓言才能真正代表你自己的选择。

3.    除了影响政治、道德以及社会风尚外,自主权还深远地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健康。

1)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当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遭受挫折,就会丧失控制感,感到自己对一切都无能为力,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    习得性无助会削弱我们尝试探索的动力,影响我们在新的情境下判断情况能否可控的能力,还会抑制免疫系统的活动,使个体更容易患病。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习得性无助还会导致抑郁。

    我们最基本的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基于我们对环境的控制能力,以及是否知道自己拥有这种能力。乍一看,这好像意味着选择的机会应该越多越好。现代社会已经具备多种选择的情况下,无助感理应不见踪影了吧?

    事实上,更多的选择机会并没有让人们感觉更好,无助感呈上升趋势:

    随着选择和控制的体验越发广泛而深入,人们对选择和控制的期望也在增加。对控制的渴望和期待也总是跑在现实的前面,无论有多大的自由都无法完全满足。

    更多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更多的控制。如果选择已经多到应接不暇,根本没有办法明智地选择时,如何选择就会成为巨大的负担。

2)    为了避免增加负担,我们必须学会在选择时进行筛选。我们必须自己决定哪些选择是真正重要的,然后把精力都集中在那儿,即使这样做意味着会错过许多别的机会。选择对什么事情作出选择,也许才是我们最重要的选择。

3)    主观幸福感(快乐的程度)的结论告诉了我们:总体上说,富裕国家的居民比贫穷国家的居民更快乐。但一旦人均财富脱离了贫困线,达到小康水平,国家财富的增加对国民幸福感的影响就不会很大。

4)    与快乐最相关的因素就是亲密的社会关系。与愁眉苦脸的人相比,开心果肯定拥有更多好友、更和谐的家庭或更长久的婚姻关系。两者可能是互为因果的:快乐的人能吸引别人,而和别人在一起又会让自己更快乐。

    首先要指出,社会关系,参加宗教团体在很多方面实际上减少了自由、选择和自主权,比如婚姻是对某一个人的承诺,高质量的友谊需要长时间的经营;大部分宗教组织要求他们的信众按照特定的方式生活。

    因此,和我们的直觉相反,真正让我们快乐的东西会束缚自己,而不是解放自己。而常识往往告诉我们,拥有选择的自由会让人感到满足。

5)    我们缺少自律的习惯,人们更乐于发现和创造自我,而不是接受既有的角色。我们为了增加财富和自由付出的代价就是降低社会关系的数量和质量。“过去,从邻里和工作中就可以得到的东西,如今要靠我们自己去争取:找到朋友,主动和家庭成员维持联系。” 换句话说,社会关系不再是与生俱来的,这些事情再一次成为我们的选择负担。

    建立社会关系需要时间,无论是深入了解对方,还是花时间维护这种深层联系。无论“节约时间”的科技如何日新月异,时间的稀缺压力始终是不断增加的。

    造成这种时间紧迫感的不是别的,正是因为我们把时间都花在准备做选择、做选择的过程、重新评估选择或者后悔自己的选择上了。花在选择上的时间就是那些本应该跟好朋友好好交往的时间。

6)    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自己在选择自由与承诺忠诚之间的平衡点。

    建立并维系那些意义重大的社会关系必然受到它们的约束,一旦人们对他人作出承诺,就失去了选择的机会。我们不能像抛弃自己曾经喜欢的餐厅那样,随便开除我们的爱人或者是团体成员。另一方面,我们通常会表达出自己的不快,希望对方有所改变。即便有时这些努力徒劳无功,你还是会不懈努力。真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才会寻找出口。

    那些热爱选择和行动自由的人就应该远离错综复杂的关系;那些看重稳定和忠诚的人就应该努力追求它。大部分人会把这两种模式混淆在一起,如果我们没办法建立自己想要的那种社会关系,就会感到自责。而实际上我们真的常常无法做到。

    社会制度可以通过建立规则来减轻人们的负担。用清晰的游戏规则,明确生活中每个方面该投入的时间精力以及我们对家人、朋友和社区的义务,做决定的重担就大大减轻了。

    社会制度当然是可以变的,但也不是你想改就能按照你的意愿调整。如果接受社会制度加在我们身上的条条框框,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限制,这值得吗?

    但是如果一个社会允许我们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它就给了我们答案——通过提供选择,它选择了自由;

    如果一个社会不允许个人回答这个问题,那么它也给出了答案——选择了限制。

    毫无限制的自由会阻碍个人追求有价值的东西,那么也许加设一些限制会让我们过得更好。如果“限制”可以接纳有限的自由,“自由”也可以受到一定的“限制”,人们就会逐渐变聪明,懂得衡量什么才是适度的限制。

4.    次级决定(second-order decision),通过运用规则、设定、标准和惯例来约束自己的选择,减轻选择自由带来的负担,让生活变得更有条理,有更多时间和其他人在一起,去做那些无法回避的选择。

1)    遵守某些特定的规则,比如坐车系安全带;参加鸡尾酒会的着装;“安全比财富更重要”的生存意识等等;

2)    设定没有规则这么严格,比如电脑字体,99.9%的时间都不需要一次次地做决定。

3)    标准比规则和设定更为宽松:

    当我们不得不做决定的时候,只需要剔除不符合标准的选项,只在符合标准的选项中搜索。要决定一件东西是不是足够好,比决定它是不是最好的要容易得多。

    如果我们把标准和习惯结合起来,目标就更精确了。一旦发现了符合标准的东西,就可以依此做决定,最终的选择就会在这个范围中诞生。比如我们会被那些符合自己择友标准(智力、性格、忠诚或幽默感)的朋友迷住,而不会天天问自己是否要维持这段友谊。

4)    当然每个次级决定都会付出代价,每作出一个选择就会失去另一些好机会,但是如果没有这些决策方法,我们可能一天都过不下去。

5.    通常来说,我们需要的东西就是我们喜欢的东西,就是能够让我们愉悦之物。所以拥有选择的自主权和自由,你可能会觉得它会让我们更快乐。事实上,“需要”和“喜欢”其实是由两个完全不同的大脑系统掌管的,两个系统之间可以协作,但大部分时间是单独运作的,就好像我们希望得到的选择和实际作出的选项是分离的一样。我们常常以为自己需要选择,但是当我们真正拥有选择权时,却未必真的想要选择。比如65%没有患癌症的人报告说,如果自己得了癌症,会自己选择治疗方法。而那些真正的癌症患者却有88%的人不愿意自己做决策。

第六章 机会——选择一个就意味着失去另一个

1.    机会成本 opportunity costs,因为作出一个选择而丧失的可能获得的最大利益。我们做的每一个决定都包含机会成本。

1)    不考虑机会成本会让人误入歧途。考虑机会成本可能并不会影响你最终的决定,却可以让你对这个决定的意义有更明确的认识。

2)    根据标准的经济学假设,我们可以将所有的选项按照偏好顺序排列,但一个决策唯一的机会成本就是第二好的那个选项的价值,只需要考虑“第二好”的选择带来的损失,而不需浪费精力在其他选项会导致的损失上,这样你会对自己作出的选择感觉更舒服。

3)    要做到这一点实在太难了,最终决定决策质量的是人们做选择时的主观感受。我们意识到的机会成本越大,被选中的最佳选项带来的满足感就越低。

    如果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那么每个选项都有可能在某方面是“第二好”的,甚至是最好的,而且即使选定一个偏爱的选项,你每一个被你放弃的选项都会有吸引人的地方,放弃这些方案令你感受到损失。因此,选择越多,机会成本就越大。

    多项选择的存在让我们更容易想象出实际上不存在的选项——一个结合了所有选项的优点的完美选项。我们越沉浸于这种并不存在的想象,对最终选择的满意度就会越低。

2.    强迫人们在选择时权衡得失,会让他们觉得自己优柔寡断,甚至会不高兴地推迟或逃避决定。尤其是风险程度低时,选项之间冲突,让所有选项的吸引力都会明显降低,人们更愿意先逃避选择,去寻求任何一个能够帮他们做决定的机会。

1)    如果受试者们觉得安全性无比重要,就应该把安全系数较低的汽车的价钱定得非常低,但他们却没这样做,定价过程显然毫无难度定了一个自认为差不多的价格;但当他们要在安全性和自己定的价格间作出选择时,大部分受试者自己都不愿意接受自己定下来的安全系数较低的车价,他们看起来非常看重安全性,价格则显得无关紧要。

2)    受试者们在汽车A和B之间做选择时产生的消极情绪是真实的。安全绝对是高于一切的,你当然愿意拿钱换安全系数,关键是判定风险出现的概率让整件事情都变得极不确定,被迫权衡得失就更为复杂。

3)    需要反复权衡的问题会让人们更难作出决定,所以他们就会推迟决定;而提供一个明显更差的选择,可以促使消费者当机立断地作出决定。当只提供一个选择时,人们的反应就介于前面二者之间。

    “原价99美元的索尼播放器”大清仓5折只限一天,66%会买,34%继续观望;

    不仅有“仅售99美元的索尼播放器”,还有“169美元的爱华高级播放器”,大清仓5折只限一天,27%买索尼,27%买爱华,46%继续观望;(增加第二个选项会导致冲突,除非是非买不可的原因分辨出最佳选择,潜在的消费者可能就会把两个选择都忽略掉,在价格和质量之间权衡再三。)

    有“仅售99美元的索尼播放器”但是“105美元的爱华低配版播放器”,大清仓5折只限一天,73%买索尼,几乎没人选择爱华。(显然索尼播放器比爱华好,而且它现在特价,所以增加的选项并没有造成消费者内心的冲突。)

3.    在出现选择冲突的时候,两难的决定促使人们寻找更充分的理由做判断:接纳还是拒绝(认可还是否定),意味着你寻找的决策依据是去考虑选项消极(负面)还是积极(正面)的那一面;

4.    如果每个选择都意味着一得(另一个选项没有的优点)一失(这个选项的缺点),被拒选项的优点就会强化,这种痛苦感就带出现损失厌恶的倾向,是一种消极情绪,会严重影响选择的质量:

1)    即使选择完成,其满意度远没有单独考虑某个选择时那么高。好像人人都觉得权衡取舍可以让人们作出更明智的选择,我们唯一不想做的就是亲力亲为去做权衡比较,所以我们会更愿意把这个痛苦的权衡过程丢给专家;

2)    消极情绪会导致注意力范围缩小,无法全面考虑影响选择的各个因素,可能就会忽略掉非常重要的因素;

3)    消极情绪让我们分心,诱导我们关注情绪因素而不是选择本身。需要权衡的因素越多,选择风险就越高,消极情绪就会更强烈。

5.    相反,积极情绪能在做选择时让我们对自己面临的状况了解得更全面,起到积极的效果。心情越好,思维就越灵活,能考虑到更多的可能性以及一些之前没有想到的因素,还有那些很容易被忽略的信息之间的微妙联系。

6.    要做到积极情绪不容易,因为复杂的选择往往包括由多个特征构成的多个选项,要求我们具有良好的思维状态。这些重大决定往往让我们的情绪波动更大,从而阻碍我们获得必要的思维能力。考虑机会成本是作出明智选择的必经之路。可以用到的一个小技巧是限制选项的数量,避免机会成本不断增加,比如限定试吃果酱的口味数量。

1)    选择的风险越高,我们就越觉得有必要认真分析。提及自己作出某个选择的原因,我们都会变得伶牙俐齿。尽管千方百计挤出的理由可能让你的决定在当下显得十分正确,一定程度上提高选择的质量,但长远来看这种简单直接的决策模式并不总是正确的:

    人们在做选择时并不是先思考,后决定的;对理由的思考可以改变选择结果;鼓励人们写下自己喜欢某物的理由,即便只是给自己看,即使要求写的理由都是积极的,人们会把无关紧要的因素放大,最终也会改变个人的偏好,这种情况下对未来做出的预测或者某种评价就不那么可靠。

    在做选择的时刻,这些直白的理由举足轻重,最容易表达的。人们很容易抓住自己所说的,把它当成自己的偏好和选择的基础。最容易说出来的原因并不一定是真正重要的。但是话一旦说出口,它的重要性就会陡然增加。

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理由就会逐渐被淡忘,而留在人们心中的则是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偏好,因此人们对当初的选择的满意程度也会自然而然地降下来。

2)    注意,这并不是提倡做选择时应该大胆豁出去,只是想说明分析过后再做决定很容易犯错。随着选择数目的增加,做决定时要做的价值判断也增多了。在稳定下来之前,大多数年轻人都会在极端的自我怀疑怀疑和懊悔 (不稳定、不确定感、没有预测力)的状态下徘徊。

7.    可逆选择的代价

1)    作出重大选择之所以困难,可能就是因为它们是不可逆转的。婚姻没有退货保证,职业亦然。任何改变都意味着巨大的代价——时间、经历、情感和金钱。所以我们经常拒绝购买“一经售出,不退不换”的促销商品,而选择有退换保证的全价商品。

2)    尽量选择那些可以逆转的、即便犯错也可以弥补的选项,多花一点钱换取改变主意的权利,舒缓我们的压力和消极情绪。这种建议确实可行,但却要付出代价:

    大部分人完全没有意识到,原来有机会反悔也会影响选择的满意度,那些有机会回心转意的人对自己选的东西的满意程度比其他人要低。

    当可以改变主意时,我们用于鉴别好坏、强化已做的决策以及考虑那些被拒选项的所花的工夫就更少。那些把婚姻当成不可变更之诺言的人,比婚姻态度随便的人愿意花更多的心思经营婚姻。结果就是,“无法更改”婚姻的人比“可以更改”婚姻的人对婚姻的满意度更高。当那些认为婚姻可以改变的夫妻分开时,我们往往会想:反正他们不幸福,对婚约的灵活态度反倒是件好事。可这种随随便便的态度正是导致婚姻失败的罪魁祸首。

8.    权衡和机会成本的问题对一个满足者来说非常少见,“足够好”的标准会减少资料搜索的工作量,不用为更多选项煞费苦心,所以他们不会因为巨大的机会成本而崩溃。并且,满足者的脑子里不会存在各方面都极具价值的完美选择,也就不需要费神权衡。

第七章 后悔——向下拉扯的力量

1.    当你做了一个选择,但结果并不好,或是你发现有更好的选择时,你很有可能后悔了。经常后悔正是人们成为最大化者的主因,毕竟不后悔的唯一途径就是作出最佳决策。无论这种后悔是否正确,都会让决策者付出更多的情感代价。

1)    决定后懊悔(postdecision regret),也被称为“买家的悔意”,就是在看到决策的结果不理想后产生的。这令做选择更困难。

2)    预期性懊悔(anticipated regret),就是做选择之前,因为预计到结果不好或者还有更好的选择而感到后悔。这令人们更难享受买到心头好的乐趣,严重地甚至可能让人变得悲观,忧郁,无能。

2.    影响后悔程度的因素:

1)    忽略偏见omission bias

    当被问到过去半年里最后悔的事情时,人们常常提到那些结果不符合他们预期的事,这时候人们更容易接受由于不作为导致的损失,感觉被忽略的事情(因为我们没有采取行动而导致的糟糕结果)似乎还好;而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行为导致的同等损失,也就是说那些采取了行动却得不到好结果的事情更让人感到后悔。

    然而,对于过去全部日子所做的决定,忽略偏见实际上会起到相反的效果,人们就会提到自己一直想做但没做的事。短期内,我们会后悔当初选择了一所不好的学校,但从长远来说,我们会更后悔失去了一个好的受教育机会;随着时间推移,没做成的事造成的悔意却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变越大。

2)    邻近效应:我们是否距离自己想要的结果只有一步之差了:如果你与你的目标相去甚远,你就不会想象细微的区别会带来什么好结果。但如果你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那就糟糕了。表面上看肯定是拿银牌的比拿铜牌的运动员更开心,但事实证明,银牌得主们往往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境地,老想着某个地方做的稍微更好一点就能拿到金牌了;而铜牌得主往往会想,谢天谢地,自己差点儿就拿不到任何奖牌了。

3)    责任感,无论人们是否对某件事负责,结果不好时都会感到不高兴,但是只有人们对自己的选择的结果负责时,才会为坏结果感到后悔。比如,你去朋友选的餐厅吃饭,东西很不好吃,你会感到失望,但不会后悔;只有在你亲自选的餐厅东西不好吃,你才会感到后悔。

3.    后悔的问题为什么会那么严重:

1)    如果我们对一件看起来会有好结果,但实际却很糟糕的事情负有责任,那么我们会后悔;越是由自己做主的事情,事与愿违的时候就越会感到后悔。所以即便增加选项数量可以让我们更容易选到自己所爱,但事情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就会更后悔自己的选择。

2)    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假设一种与事实相反的可能性,可能比事实更好也可能更坏。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假设的前提和假设的结论。

    好处:后悔并不局限于客观事实,想象的力量让我们老想那些根本不存在的理想情景。如果没有反事实思维,想象出与现实不同的世界,然后把它化为现实的能力,我们不可能在千百万次思考与尝试中不断进步。

    坏处:会让后悔滋生,无论是事先还是事后。

    反事实思维常常是被某些让人不快的情形,或被一些可能会让人产生负面情绪的事物和糟糕经历激发出来的;比如考试成绩差、或是深爱的人伤病或离世。大部分人都不会自发地产生这种思维过程。我们不会一早坐下来,啜一口咖啡,然后就问自己,如果地球的轨道离太阳的距离缩短几千米,世界又会变成怎样。

    一旦出现反事实思维,就会带来更多负面情绪,比如后悔,后悔又反过来激发更强的反事实思维,带来更多的负面情绪,如此循环。尽管大部分人都会在深陷这种恶性循环之前就压制自己的反事实思维,但还是有一些人,尤其是患上抑郁症的人,可能深陷这个漩涡无法自拔。

    反事实思维总是强调事情可控的一面,说明了后悔与责任感总是如影随形。我们遇到的大部分情况都包含了可控和不可控的成分。雨天超速行驶的交通意外,多数人更倾向于责怪司机,而不是想,如果没有下雨就不会发生这起意外。学生考试成绩差,很少人会想,考试也许应该把范围集中在学生学得比较好的内容上。

    反事实思维有利有弊,并不能完全摒弃。它是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

    “上行反事实”:指想象的状况比现实状况好。比如银牌得主想象自己差一点点就能拿到金牌,则会让成就感荡然无存。

    “下行反事实”:想象的情况比现实情况更糟糕。比如银牌得主如果想象自己还好没有在比赛过程中跌倒,就会让获得银牌的快感提高。

    上行反事实思维会激励我们下次做得更好,而下行反事实思维会让我们对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心存感激。

    下行反事实思维很少产生,除非有人特意要求他们这么想。在上行和下行反事实思维之间取得平衡,可以让我们避免陷入痛苦消极的状态,同时激励自己不断改进。

3)    反事实思维的作用就是建立经验(桑拿房)和想象(游泳池)之间的对比:

    消极事件尤其如此。经过周密的权衡,你可能会期望一切顺利又美好,但现实却无法全部兑现;每一个反事实思维都意味着增加一点后悔,即便最终旅途是好的,后悔也会让我们在做决定后比做决定前感觉更糟。

    一件事是否糟糕是相对的,取决于你的动机和期望。这种痛苦在最大化者(脑中总是装满了与现实相悖的完美选择)比在满足者身上更强烈。在做决定前,考虑到要是选择去海边就意味着放弃其他美好的风景的机会成本,我们似乎无可避免地产生预期性后悔,就算还是会去海滩,但是已经失去了当初的热情。

4.    后悔是可以,而且是你自己避免的,不同于愤怒、悲伤、失望甚至悲痛等其他消极情绪。只要作出不一样的选择就行:

1)    不作为惯性 inaction inertia,为了规避后悔,人们还会选择不做任何反应,当人们错过了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机会,将会对随后出现的类似机会置之不理,哪怕后来出现的机会比之前的更有吸引力。

    人们在面对需要权衡和有机会反悔的选择时,往往会逃避做决定。如果不能完全逃避做决定,人们就会重新解读它,想象出一种更优选择的难易程度,这样就不需要衡量谁好谁坏了。“谈到买车,什么都没有家人的安全更重要”;谈到度假,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跟潮汐的声音相媲美”;

    面对选择时,我们都会选择最不容易后悔的决定,但后悔不仅是大多数选择的重要后果,在做决定之前,人们脑子中始终伴随着对后悔的预期,对后悔的预期也是促成选择的关键诱因。

    在确定的小收益和不确定的大收益之间作出选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表现出风险厌恶。求稳是一种保证我们不会后悔的方式,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别的选择最终会带来怎样的结果。你选择了稳拿100美元,你就不知道如果选的是冒险拿200美元会发生什么。所以,你就没理由为自己的决定后悔。

    关键在于,你是否知道那个没被选择的风险决策的结果:如果选择稳拿100美元后,还可以抛硬币看看自己是否能拿到200美元,一旦你抛硬币赢了,就无法回避后悔。同理,拒绝参加一个离家只有5分钟路程的健身俱乐部之后,我们又回心转意了,却发现报名已经结束。于是我们就会拒绝参加离家20分钟路程的健身俱乐部。我们安慰自己,可以在家锻炼,而且办了会员卡也不会经常用。而一旦我们选择了距离较远的健身俱乐部,这些理由就不成立了,只留下当初没有下定决心报名的悔恨。

2)    沉没成本更多是受到规避后悔的驱使,是个人对结果所负的责任,而不是规避损失,因为这个损失是不是你的错都无关紧要,损失始终是损失。

    从一种未来导向的决策模型的角度看,我们不应该对沉没成本如此敏感。在演出当晚,我们应该问自己的问题是:“今晚,去看戏和在家,哪一样更让自己感觉满足?”但人们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做的,买全票的人看戏的频率远高于买折扣票的人。如果不去看戏相当于浪费钱,那么全价票买家就会比折扣票买家更心痛。

    沉没成本效应几乎无处不在,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对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并不自知。专业篮球教练让酬劳更高的篮球运动员上场的时间更长,而不会考虑他近期的表现如何。白手起家的人比继承产业的人更愿意花钱扩张自己的生意。而在上述两种情况中,真正应该考虑的是篮球运动员或是这项生意未来的表现。

5.    如果没选择,你可能会感到失望,但一定不会后悔!实际上没有任何一个选项可以在各方面都达到最佳水平,这种状况会促使人们考虑选出最佳选项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会随着选项数量的增加而增大,而随之增大的还有后悔程度--每一次想“要是……就好了”,对已作出的决定满意程度则减少一点。

6.    完美是唯一可以对抗后悔的武器,而无尽的、让人疲惫的权衡和调查,是达到完美的唯一途径。如果最大化者发现还有更好的,就会后悔当初没有选到那个更好的。对于满足者来说风险会小得多,后悔的可能性不会越滚越大,因为完美对满足者来说不是必要的。

7.    后悔也有好处:

1)    当预料到可能会后悔,我们就会更严肃地对待一个决定,并且会考虑下决定后会发生的多种可能性。这种预期能帮助我们看到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后果;

2)    后悔让我们对决策中所犯的错误印象更加深刻,减少重蹈覆辙的可能性;

3)    后悔能促使我们在必要的时候改变已经作出的决定,或者弥补这些决定所带来的不幸后果;

4)    即使并没有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体验并认识后悔也是必要的。后悔是对他人发出的一种信号,表明我们重视已经发生了的事情,也为此感到遗憾,并且会尽我们所能弥补,使对方愿意继续跟我们保持情感联系,并愿意继续信任我们。

第八章 适应——原地踏步的快乐跑步机

1.    知觉适应(perceptual adaptation),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感观温度计,人们在持续体验视觉、听觉、味觉等感觉刺激后,对刺激的反应会逐渐减弱,对积极体验的热情就不能持久。

2.    享乐适应(hedonic adaptation),我们还有一个“快乐温度计”,记录着我们的情绪变化,从不快乐到平和,再到快乐。如果一件事情第一次发生时可以让“快乐温度”上升到20度,第二次可能就只有15度,第3次10度,如此类推,最后它可能就不再让你感到兴奋了,无论是加薪还是中彩票。相比生活在选择有限的世界中,生活在选择繁多的世界的人失去这种快感后会更加沮丧。

3.    真正改变的是我们心目中舒适或是快乐的参照点。即便我们不希望这种享乐适应发生,它也无法避免。人生刚出现重大转变时影响都很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彩票中奖者和事故受害者都习惯了他们的新处境,此时这两种人的“快乐温度”就会趋于一致,和普通人没多大区别。

1)    事实上,中奖者评价自己的日常生活时,认为他们的快乐程度低于其他人,比如,评价积极体验的新标准使得很多日常的快乐(咖啡香味,清新的微风)在对比之下变得不值一提。

2)    事故造成的即时后果对受害者是巨大的冲击,事故受害者逐渐适应,自己也不像最初设想的那般无用,他们还开始注意到,并且开始欣赏那些行动不便的人也能做的事,于是他们就不会老想着自己遭遇不幸的意外了。

4.    享乐跑步机 hedonic treadmill,人们对快乐的追求就像在跑步机上跑步一般,无论如何努力都前进不了,而且必须不断努力才能维持相同程度的快乐感受。

1)    人类需要体验快感,一旦人们适应了这个新东西,对它失去了新鲜感,快乐就会被舒适替代。感觉舒服也挺好的,但人们更喜欢怦然心动的快感,这是舒服替代不了的。

2)    从体验快感到感觉舒服的转变会带来失落感,尤其购买奢侈耐用品时。当短暂的热情和快感退去,这些东西会不断提醒你,使用它们实际上没有达到你的期望,随之而来的就是消费增加带来的失落感。

3)    面对这种无法避免的失落感,有些人干脆直接放弃,不再追求物质带来的快感;有些人始终不断追逐着消费带来的快感。

5.    满足感跑步机(satisfaction treadmill),这种面对主观感受的适应过程里面可能暗藏着更大的危害,你运用非凡的创造力、投入大量精力做了一个决定,成功地把自己的“快乐温度”保持在20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20度就没法让你感觉良好了,于是你得努力做一些事情让自己的快乐水平上升到30度。这是更加艰难的任务。

6.    人类在预测自己对各种经验的感受时都表现得差强人意。

1)    如果人们提前知道自己中奖后的主观幸福感并没有多大提高,可能就不会买彩票了;在预测自己长期的感受时,人们都会高估了获得荣耀之后的快感,或是铩羽后的坏心情。

2)    预测改变的人比那些真正经历过改变的人对改变的反应更强烈,无论这种改变是好是坏。

3)    不单是对适应的预测失败,更是预测和现实之间的不匹配:我们在修复内心的伤口、在绝望中寻找希望时,可以发挥无穷的创造力,我们几乎能适应一切,但在预测未来时却会忽略或者低估自己的适应能力。错就错在,你认为一时的感受永远不会改变。

    “拿不到终身教职反倒让我轻松了。我后来做了一名顾问,工作时间很短,收入却是原来的两倍。”

    人们往往高估自己听到健康方面的坏消息时的反应,会低估自己患重病后的心理调节能力。那些身患各种常见疾病的老年患者能够乐观地看待自己的生活,比主治医生预期的情况好多了。

4)    我们做每个选择的时候几乎都会对未来的情绪反应作出预测。如果人们做这些预测时犯了系统性的实质错误,很可能作出一些糟糕的决定——即便结果不错,也会让他们感到后悔的决定,比如从城市移居到近郊时,会想象自己在草坪割草、与自己的车相依为命是什么感受。

7.    要是适应过程让人们在主观上觉得这些选择并不值得如此费力,选择就变成了一种负担:

1)    时间、精力、机会成本、预期后悔等因素是我们在做决定前需要付出的固定成本,这些成本将会分摊在受这一决定影响的每一个日子里。要是这个决定能给人提供长时间的满足感,那么付出的成本就显得无足轻重了。但要是它只能让你感到短暂的满意,成本就凸显出来了。

2)    选择越多,花在决定上的工夫就越多,我们就更希望可以尝到选择带来的甜头。适应会让这些甜头持续的时间大大缩短,让我们觉得根本不值得花那么多精力。在一个选择上投资越大,希望得到的回报就越大,而适应会让我们为自己做的亏本投资感到懊恼万分。

3)    这个问题产生的影响在最大化者身上最常见,他们对自己的每一项决定深受权衡之苦。因此当最大化者发现自己的决定带来的快感不过是昙花一现时,往往感到失望至极。

8.    快乐并不等于一切,主观感受也并不是我们生存下去的唯一理由。经过精心调查付出大量精力小心谨慎作出的选择,可能比一时冲动的选择在客观上效果更好。百里挑一的结果也应该优于矮子里拔高个的质量。但是也别以为快乐或者主观体验一文不值。

1)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悲多于喜的世界,适应就非常有益,它可能是唯一可以给你力量与勇气,让你活下来的东西。

2)    但要是你活在一个喜多于悲的国度,那么适应就会打击你享受好运的尝试。适应是我们应对世事的基础和普遍方式,它就像被嵌入神经系统一样,我们能够直接干涉的东西少之又少。

3)    因此,只要了解适应的过程,我们就能预测它的后果,化解适应作用带来的失落感。

    做决定时考虑的不仅是自己明天的感受,还要考虑到几个月甚至几年后的状况;让我们对足够好的选择感到满足,而不是执著追求“最佳”选项,避免时间与精力的浪费。

    提醒自己对拥有的东西心存感激,并且不吝表达出来,身体更健康、对未来的态度更乐观、对生活满意度更高、更加清醒且活力十足,更有可能实现个人的目标。

第九章 比较——满意度的4重诅咒

1.    生活中大部分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只能通过跟别的因素进行比较才能判断好坏。现代生活中,许多人们的满足感都悄然流失,部分原因也许是,可用来跟我们的体验相比较的事实在太多了。

2.    建立满足的标准:已有的想要的之间的差异,已有的和预期之间的差异,自己的和别人的之间的差异,现有的和曾经拥有过最好的差异。

1)    当我们使用过了高质量的物品后,便开始为“鉴赏力的诅咒”所困扰,不再满足于过去完全可以接受的低质量物品,享乐原点不断提升,预期和渴望也节节攀升。

2)    在某些方面,进行比较的标准的升高是进步的表现。正是因为社会成员对好东西的标准越来越高,我们的物质生活才会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好。

3)    主观上(享乐原点)则另当别论:

    语言可以影响体验的框定从而影响原点的设定,比如“现金支付大特价” 就是把原点设为刷信用卡的价格,而“刷卡加收附加费” 则是把付现金的价格设为原点。虽然收取的金额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却不乐意另交附加费,而对折扣感到高兴。

    预期也是其中的另一个影响因素。只有当体验质量的涨幅跟得上预期的升高,你才会对这个体验感到满意。如果现实和预期能够同步,人们就可以生活得更好,但不会感到自己生活得更好;真正的兴高采烈只有在体验高于预期时才会出现;体验不达预期则让人不开心。

    过去的体验也会影响原点的设定,某种程度上说这跟适应有关。如果和上次一样好,我们会再次感到满意,但也同样不会非常高兴。

3.    “跌落恐惧”是高期望的咒语。

1)    假如你的起点很高,相比起点低的人,你的失望也越大。尽管现代医疗延长了我们的寿命,但并没有带来恰如其分的满足感。人们对健康的焦虑也是空前的。

2)    我们选择的数量以及对期望的控制力使得人们越来越倾向于成为最大化者,这意味着有高标准和高期望。预期在快乐评价中起到的作用,对于满足者来说处于“享乐温度计”正极一端的体验,对最大化者来说却可能处于负极。

3)    期望太高会适得其反。和我们做的其他事相比,适度期望的好处在于,它留出了一点空间,使得许多体验能够成为美妙的惊喜、附加的愉悦。

4)    要达到“在实际体验越来越好的时候,还能把期望保持在适当的水平” 的方法之一是减少极佳体验出现的次数:无关于买不买得起,最名贵的酒,最好的衣服最好还是留在最特别的时刻享用。如果美酒和漂亮衣服都没有办法让你感到高兴,那么要这些东西还有什么用呢?

4.    社会比较的咒语

1)    我们评价体验用到的所有资源中,与他人比较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个了。

    “我做得怎样”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我们的经验、目标以及期望,即使不用环顾周围看看别人如何,我们也能回答出个大概,但这样的答案是不够好的。

    实际上,“我做得怎么样?”后面的注释总是“跟别人相比”。跟周围的人进行比较能够使人们对自己的评价进行适当的调整,而这种调整,反过来也能帮人们决定是否应该再做些什么。

2)    人们可以把自己跟做得更好的人进行比较(上行社会比较),也可以跟做得更差的人比较(下行社会比较)。

    下行社会比较使“快乐温度计”的度数升高,能够提升自尊,增加积极情绪并减少焦虑。例外情况下,当你跟过得比自己差的人比较,看到别人每况愈下,可能会让你想到自己也许变成这样;也许一方面因为优越感而倍感高兴,但也可能感到内疚、尴尬;

    上行社会比较“快乐温度计”的度数降低,比较容易导致嫉妒、恶意等消极情绪的产生,还会引发挫折感、低自尊,感到压力重重。例外情况下,当你跟过得比自己更好的人比较时,也可能因此得到更多的激励和启发,比如得知病友病情好转,癌症病人的情绪会因此得到改善。

3)    理论上,我们完全可以掌控自己何时以及如何进行反事实思维,唯一的限制不过是自己的想象力。但对于社会比较,只要生活在这个社会里,就躲不开被他人行为的信息狂轰滥炸。你能做的最好的事,就是别去琢磨它。

4)    身份地位是社会比较的一部分。有些成就和财产之所以能带来满足感,是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它们。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地位是驱使我们走在别人前面的欲望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5)    经济学家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在著作《选择适当的池塘》(Choosing the Right Pond)中提到,我们社会生活的质量取决于我们渴望成为哪个池塘里的大鱼。

    如果只有一个池塘,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地位跟别人进行比较,那么绝大多数人都是失败者。在一个有鲸鱼的池塘,即使是鲨鱼也会显得渺小。

    因此,与其跟全部人比,不如从整个世界里划分出一个合适自己的群体,让自己快乐、在地位的角逐中胜出的方法,就是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池塘,每个人都可以是成功者。

    大多数情况下,超过半数的受访者都会选择自己比别人好一点的情境,比如在“别人智商90而自己智商110”和“别人智商150而自己智商130”之间选择。

6)    无可避免的地位竞争

    社会比较带来的失落感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问题,要解决它,就要逐个改变每一个个体的态度。

    就算真的能够劝导人们少关注一点身份地位,他们还是不会对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感到满足,我们的社会和经济系统建立于稀缺资源和热门商品的不公平分配之上,导致人们生活在无休止的社会比较和不满中。

    所以,若想改变个体的态度,不改进体制是行不通的。

7)    地位商品positional goods,指可以彰显购买人与众不同的身份或社会地位的一类商品,通常是市场上的稀缺商品。

    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去“最好”的医院找“最好”的医生看病,能够拥有这些商品的人越多,它们的价值就越低。

    前排观众站起来看比赛,后面的人也会跟着站起来,到最后每个人都站了起来,不站起来的那个人什么等于没来看比赛。同样,当人们追求那些代表地位的物品时,也会引发了连锁反应,情不自禁地进行竞争。不参赛就意味着失败。

8)    虽然社会比较的信息到处都是,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留意它们,受其影响。最关键的区别就是分散注意力以及进行反思:快乐的人擅长分散自己的注意力,而不快乐的人会不断反思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使得自己更伤心。反思的倾向把不快乐的人困在一个由社会比较形成的向下的心理旋梯中。

9)    最大化者、满足者和社会比较

    最大化者受别人在场的影响比满足者大得多,他们更留意别人在买些什么,更容易被其他人对该商品的满意程度影响。

    社会比较对满足者毫无影响。只要求“够好”的满足者,可以利用别人的体验帮助自己判断,但他们不需要这样做,别人赚多少钱对他们并不重要。他们能够依赖自己的评价制定标准。

5.    从这两种相反的行为方式中,体现出一个悖论:实际上持有相对标准的是最大化者,而持有绝对标准的是满足者。

1)    “最大化”这个词,代表对“最好”的渴望,意味着标准的绝对化。而“最好”理应只有一个,无论把它找出来有多难。所以,一个持有绝对标准的人,按理并不应该关注别人在做什么,也不应该受到他人的影响。相反,“够好”是一个相对标准——相对于自己过去的经验以及他人的经验。

2)    要界定什么是最好太困难,以致人们重新回到跟他人比较的模式中,社会比较越多,你就越有可能受其影响,而这种影响又往往是消极的。“够好”不是绝对的客观标准,会根据每个人的自身判断而不同,但关键的是,它不必跟别人进行比较。所以,在势不可当的选择面前,我们对自己选择的满意度反而越低,而成为满足者再一次成为维护个人自主权的好方法。

第十章 幸福——为最佳选择付出的代价

1.    选择更多时结果可能会更好,无节制的选择反而让人受罪。若是人生大事的选择结果让人失望,我们就会问自己为什么。而当我们开始问为什么,得到的答案往往会让我们责备自己。看来,社会越富有,人们越能自由地追求自己想做的事,反而越不快乐。

2.    幸福感下降最引人注目的表现是抑郁症的流行。抑郁症是幸福连续体(happiness continuum)的负极。抑郁的症状包括:对工作和家庭生活都缺乏兴趣和热情;没有活力,常感到疲惫;觉得自己没用,经常内疚、自责;常犹豫不决;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不清晰;常常想到死亡,有自杀的想法;失眠;没有性欲;没有食欲;伤心,感到无助和绝望,低自尊。

3.    抑郁症是一种类型多样、由多种因素诱发的复杂症状,这种以前被认为是由单一因素引发的心理障碍,现在被看作是一系列有着类似表象却有不同原因的精神问题。

1)    习得性无助、控制和抑郁

    部分患者是因为在生活中经历过巨大的控制感缺失,从而习得了这种无助感,并一直持续蔓延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    拥有控制感对保持心理健康非常重要。没有体验到这种控制带来的愉悦,而是体验到任由他人摆布的被动性,很快就会觉得无聊或者无助。

    并非每一个经受过严重控制感缺失的人都会罹患抑郁,在习得性无助发展成抑郁之前,当人们体验到挫折或者控制感缺失时,会问“为什么会这样?” 不同的人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会表现出不同的3个维度的倾向:

    笼统的与具体的:“我的简历不够好,面试时又很紧张,看来什么工作都不会要我了”VS“我对产品了解得不够多,需要深入了解这个行业才能面试成功。”

    长期的与短暂的:“我不是那种活力十足、喜欢掌控局面的人。这份工作不适合我。”VS “我感冒刚好,昨晚又没睡好,没达到最佳状态。”

    个人的与普遍的:“这份工作几乎到手了,我只是差了那么一点点。”VS “他们也许已经内定好人选了,招聘不过是做戏而已,没有人能拿到这份工作。”

2)    归因方式

    只有当一个人用笼统的、长期的以及个人的方式解释失败时,挫折或控制感缺乏所引发的无助才会导致抑郁,人们才有理由相信失败会接踵而来。如果命中注定要失败,那么再试一次的意义何在呢?

    如果用具体、短暂、普遍的方式解释得不到这份工作的原因,这次失败经历,对下一次找工作没有什么影响,也许你还会吸取经验教训,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    如果用笼统的、长期的和个人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失败,那么你对未来的预期一定一片暗淡。你不但得不到这份工作,其他工作也别指望了。

    乐观者会用长期的、笼统的和个人的方式解释成功,而用短暂的、具体的和普遍的方式解释失败。悲观者恰恰相反。因此悲观者更可能有抑郁倾向。

    采用长期归因的人认为失败会一直持续下去,采用短期归因的人则不会;

    采用笼统归因的人认为失败会将波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采用具体归因的人则不会;

    采用个人归因的人会打击自己的自尊,采用普遍归因的人则不会。

    这里并不是说,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把失败怪罪于他人是获得成功与美好生活的秘方。不管心理成本多高,准确解释因果关系总会让你受益匪浅,因为准确的解释可以为下次取得更好的结果提供机会。

    对大多数人来说,过度的自责会带来不好的心理后果。和没什么可以选择相比,在太多选择的世界里我们更容易因为结果不如意而责怪自己。

3)    在这个享有更多自主权和控制感的年代,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人们莫大的悲哀?

    控制感的增加导致了人们对控制的期望值升高。

    我们越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就越希望自己能得到更多。强调选择的自由以及现代社会所提供的大量可能性,我们不再因为一样东西“够好”就感到满足,是人们形成这些不切实际的期望的主要原因。如果所有的体验都达不到预期,就会令人失望,甚至会被当作一种失败——一种阻碍人们作出正确选择的失败。

    没有什么可以选择,也就没有什么好期待。缺乏控制感并不一定会导致无助和抑郁。

    高度的个人主义不仅意味着我们希望所有事情都完美无缺,也意味着我们希望是自己使这一切完美无缺的。而当我们做不到这一点(其实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我们就会把失败归咎于自己,而不是别的一些更普遍的因素。强烈的自责倾向在面对失败时增加了患抑郁症的可能。

    个人主义也许是对生活的全盘控制欲的副产品。某种程度上说,个人主义倾向越小,就越可能被家庭、朋友和社区的需求紧紧束缚,就不能为所欲为。

    人们在坚持自我和融入群体之间摇摆不定。对家庭、社区组织、宗教团体等群体的义务与归属感本来可以有效地预防抑郁,社会参与会弱化自我,反过来说,关注自我也必将减少与他人的联系。

    瘦身和抑郁之间的关系是这样的:人们认为体重是可以控制的,而要漂亮就要瘦。当变瘦的努力失败,不但每天照镜子时都要失望,还要承担“漂亮不起来都是自己的错”的内疚。但是关于体重的事实告诉我们的正好相反:大多数人都无法改变自己的身材和体重,基因和早年经历对于我们成年后的模样有很重要的决定作用,而几乎所有的减肥节食方法都只能起到短暂效果。

4)    无法达到的期待,加上为失败承担个人责任的倾向,形成了致命的组合。这个问题对最大化者来说尤其尖锐。

    在机会成本、后悔、适应和社会比较的时候。最大化者会花很多工夫去做决定,并且对结果有极高的期望,从而也可能经受极大的失望和自责的折磨。

    高期望和自责可以发生在教育、事业、婚姻等重大决定上,也可以发生在晚上吃什么等等琐碎的事情上,如果失望的体验源源不断,同时又执意要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最后必将久积成疾,“什么也干不成”的信念将把你活生生打垮。

5)    矛盾的是,虽然对控制的过度期待和渴望导致了抑郁症的流行,然而那些拥有控制感的人却比其他人有着更好的心理状态。

    个体自主性的心理特点来看,享乐时差(hedonic lag),“即使一个文明早已丧失了创造快乐的能力,但它还是不断评估那些让它们显得与众不同的伟大品质,这解释了现在很多侵害市场民主的不安情绪。”

    个体自主性的社会生态特点来看,自由和选择的文化价值观能让部分人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国家或者社会生态的层面上却是有害的。不断增加的期望、对机会成本的敏感、对让步的厌恶、适应、后悔、自怨自艾以及社会比较和最大化倾向,这些心理过程已经渗透到我们的文化之中。人们越看重个人自由和选择,这个国家的自杀率就越高。

第十一章 11个方法

1.    选择过多引发焦虑,再加上后悔、适应、社会地位、社会比较、和影响巨大的最大化倾向对选择的影响,心理焦虑只会有增无减。好在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缓和甚至消除这些困扰,不过要真正做到这些可不简单,需要经过大量练习并提高自制力,也许还需要转变思维方式。

2.    把精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选择上

1)    拥有选择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缺点却以微妙的方式逐渐累积。也就是说,并非某个特定的选择出了问题,而是所有选择共同导致了最后的结果。过量的选择,才产生了更好的客观结果和更糟糕的主观感受。

2)    放弃选择的机会并不容易。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意识到,大多数时候对我们最重要的,是某个决定导致的主观感受而非客观结果。

3)    利用下面的问题,意识到选择的成本,掂量每个选择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建立一套自己的重点考虑的选项的筛选标准的方法,然后把时间精力都集中到重要决策上,比如说,你可以规定自己买衣服时最多只能逛两家店,或者安排假期旅游时每次只考虑两个地点:

    回顾最近所做的选择,无论大小;

    逐项列出做以上选择时采用的步骤、花费的时间、所做的研究以及做选择时的焦虑程度;

    回忆自己做选择时的感受;

    问问自己,花这些工夫去做选择,到底得到了什么。

3.    成为选择者,而不是捡拾者

1)    选择者知道何谓重要的决定,何种情况下不应该作出选择,何时应该寻找新的选项,也知道如何选择更能凸显自己的不凡之处,能为自己和他人创造选择机会。我们通常会被迫成为捡拾者,只能被动地从已有选项里挑选。

2)    选择者有时间修正目标,捡拾者则没余地作出调整;选择者有时间避免从众,捡拾者则只能随波逐流。作出明智的决定需要耗费时间专注思考,只有选择者才能做到。

3)    利用下面的问题,清楚自己付出了多少,也会发现什么是自己真正在意和不在意的东西:

    少花些时间决定无关紧要的事,学会在选择时自发地运用固有的习惯、习俗传统以及社会规范;

    用省下来的时间问问自己,在人生中的重大抉择中,你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    当你发现现有的选项没有一个符合自己的要求时,不妨思考怎样创造出更好的选项。

4.    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1)    有时我们确实很难满足于“够好”,明明能做得更好却没有行动是很让人懊恼的事情。此外,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都在试图说服你,在有“更新更好”的选择时,仅仅选择“够好”是不够的。尽管如此,就算再苛求的人也不至于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做一个最大化者,人们至少有那么几个方面会比较容易感到满足。一旦成为一个懂得满足的有心人,和别人的各种比较就不再重要了,后悔也减少了,即便身处这个复杂且选择过剩的社会,内心也会更平静。

2)    利用下面的问题,谨慎地反思自己的目标和雄心,使你做选择时能够设定“够好”的标准,试着成为一个满足者:

    回忆生命中那些曾经因“够好”而满足的时刻;

    仔细想想那些时候你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    把这些技巧运用到其他选择上。

5.    别太在意机会成本

1)    做决定之前想想别的选项并没有错,如果无视这些“机会成本”,可能会高估最佳选项的优点。可另一方面,我们对机会成本考虑得越多,就会越不满意最终的选择,所以反倒是不要多想那些已经被否决的选项为好。

2)    但也要谨记过犹不及。在这方面,次级决定可以帮上一些忙。对满足者来说,所谓“好投资”不过是回报率比通货膨胀率高,其他的就不用劳神思考,不用考虑机会成本,不用去想如果把钱用在别的地方会不会更好。“不用担心选了这个,就没有办法拥有其他新东西。”

3)    无论怎样,你总是会遇到很多新事物,就算自己不去找,这些改变你选择习惯的东西还是会亲自送上门来,让“新款或改进版”自己来找你,也就可以省下挑选和寻觅的时间,当你无法找到一个包含你喜欢的全部元素的选项时,也不用经历那么多挫折。“除非真的很不满意,否则还是买常用的那款。”

6.    做不可逆的选择

1)    当我们可以对某个选择反悔,满足感就会降低,要是某个选择是不可更改的,我们就会采用多种心理机制,使自己将所选择的那个和别的比较时感到好受一点。如果某个决定是可逆的,这些心理机制就没什么效果了。

2)    一旦做了不可逆的选择,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改善已有的关系上,而不是进行无谓的猜疑。

7.    培养感恩之心

1)    我们对事物的评价很容易受比较的影响,比较的对象甚至可以是虚构的。同一种体验可以好坏并存,我们是否对其满意,取决于我们关注的是哪一面。如果总是想象有更好的替代品,我们的选择会显得很糟糕;当我们想到有比它更差的选项时,我们的选择就会显得很不错。所以,下意识地用感恩之心看待我们的选择或体验,减少对消极方面的失落感,就能让心情变得更好。

2)    对大多数人来说,感恩之心并不是自然自发产生的。对已选选择的不满会引发我们去想可能的替代选项。要是生活不如意,我们就会想怎么才能过得更好。要是日子过得还不赖,我们就不会想它变差后会怎样。

3)    训练感恩,更积极地看待事物,对生活中的好事也会相应地感觉更好。

    每天临睡前,在一个记事本子上记下这一天里发生的值得感恩的5件事。

    坚持下去,你会发现原来最普通的日子里也有那么多事情值得感激。最后,你会发现自己对生活越来越满意,不再渴望找什么“更新更好”的玩意儿来改善生活。

8.    告诉自己不后悔

1)    虽然后悔在很多时候都有其合理性和启发性,但当它强烈地影响了我们的选择时,就该想方设法减少它。生活是如此复杂,任何一个我们以为能改变一切的决定,其实都渺小无比。

2)    用下面的方法来减少悔意:

    采用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的标准;

    在做决定前,减少选项的数量;

    对决定的好处心存感激,而不要纠结于不好的方面。

9.    为适应做好心理准备

1)    我们会适应任何有规律可循之物。生活艰难时,适应能使我们免受困难的冲击。生活不错时,适应就会让我们踏上“享乐跑步机”,消耗我们从积极体验中获得满足的能力。我们没有办法阻止适应的发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对不同阶段的体验作出符合实际的期望。

2)    除了小心“享乐跑步机”之外,我们还要小心“满足感跑步机”。这是适应现象带来的双重灾难。此时,怀有感恩之心就能帮到你。想想那些让我们感觉更差的方面,能避免我们把现在感觉良好的事当成理所当然。

3)    学会在愉悦感减弱后依然感到满足,当适应发生时才不会感到很失望的方式:

    买新车的时候要明白,无论你买的车多好,两个月后,你都不会像现在这样激动;

    少花些时间去找完美的东西,就不会因为高昂的搜寻成本而减少从最终选择中得到的满足感;

    提醒自己关注现有的事物有多美好,而不是关注它们现在没有原先那么好。

10.   控制过高的期望

1)    我们对体验的评价大多受到期望的影响,在这个鼓励高期望的世界,到处都是选择,以至于让人以为总能找到完美选项。

2)    要想把降低期望的任务变得容易一些,你可以:

    减少选项的数量;

    做一个满足者而不是最大化者;

    留心那些突如其来的意外事件,无意中出现的惊喜更加让人愉悦。

11.   学会避免社会比较

1)    我们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的体验。类似“少管别人在做什么”的建议很容易说出来,但要做到就不简单了。别人在做些什么显而易见,有些生活中的重要资源(比如好大学、好工作、好小区里的好房子)只有同辈中的优胜者才能获得。然而,社会比较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影响恶劣,满足者比最大化者更懂得如何避免社会比较,学会接受“够好”,就足以降低对他人在做什么的关注。

2)    不采用绝对标准,是避免社会比较的好办法。所以你应该:

    记住,“死后留下最多玩具的人才是真正的赢家”没有意义;

    关注让你快乐以及让你的生活有意义的事物。

12.   把选择的限制看成解放而非束缚

1)    社会为选择提供规则、标准和规范,个人经验则形成习惯。次级决定--遵循规则(系安全带)使我们得以避免一次次地作出费劲的决定,帮我们把时间花在那些尚无规矩可循的选择上。

2)    养在鱼缸里的鱼,生活在这个受到限制但也受到保护的世界里,没有鱼缸也就没有了限制,但小鱼可能要拼尽全力才能活命。有限制的选择和有约束的自由,使得小鱼可以想象各种美妙的可能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6,214评论 6 481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8,307评论 2 38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2,543评论 0 34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5,221评论 1 279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4,224评论 5 37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007评论 1 28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313评论 3 399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956评论 0 259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3,441评论 1 30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925评论 2 32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018评论 1 33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685评论 4 32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23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240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464评论 1 261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467评论 2 35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762评论 2 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