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听到一个悲伤的消息。
一个朋友,唐氏筛查高危,然后做了羊水穿刺,最终确定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得知结果时,她已怀孕20周,也就是说,孕期过半。
要不要这个孩子?她当时的内心挣扎,我无法真切体会。
而面对这个问题,谁又能给出正确的建议呢?
关于伟大的母爱
近年,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一些外国人,在中国的福利院收养一些先天缺陷的孩子,给予他们正常的家庭,和满满的爱。我印象比较深刻的,就有一个是唐宝宝。
她叫Rosie,5岁时成为美国社交网站上的小网红,而她之前的身份,是湖南一家孤儿院的弃婴,因为患有唐氏综合症,她在孤儿院静静地等待,却只能送走一批又一批被领养的伙伴。
直到遇到和她同一天生日的Angela,一位普通的美国妈妈,后来成为了她的养母。因为新的家庭,特别是Angela给予Rosie的无限关爱,这个幸运的唐宝宝,成长得非常可爱,虽然有着唐氏儿标准的面容,但照片上灿烂的笑容、呆萌的动作,上学、游泳、在游乐场疯玩,一切使她看起来和普通小朋友并无大异。
但我想,真正感动网友的,并不是作为一个唐宝宝,她取得了多么大的突破或成功,也不是这个美国妈妈有多么伟大。而是,我们的内心都住着一个Angela或Rosie,她们的幸福,让我们感同身受,被压抑的爱得到了释放。
其实,对于大多数正常的人来说,没有妈妈会愿意放弃自己的孩子。无论是孩子出生后的遗弃,还是出生前的放弃,哪一个妈妈没有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呢?
也许我们只看到了结果,那就是某一个路边的孩子,他因为缺陷或疾病被抛弃;或者像我朋友遇到的难题,无论她最终如何选择,都会有反对的声音,和不被理解的压力。
所谓圣母心
一些热点事件发生了,比如刚发生的天津大悦城双童坠楼事件,又比如前不久的宁波逃票闯虎园事件,等等。网友的评论总是多才多艺的,当然大部分的感情色彩是正义凛然,或痛心疾首。但肯定有不同的声音,被众多的反对者抬成热门,冠以“圣母婊”、“玻璃心”的帽子。
我得知朋友怀有唐宝宝的时候,她已经线上线下咨询了一大圈了。
拿到结果,她的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不能要了!
网上溜了一圈以后,不忍放弃的思想又占了上风。一方面,和胎儿的感情已经建立,真是舍不得;另一方面,得知世界上其实存活着许多这样的孩子,了解到他们家庭的故事,她又渴望给肚子里的宝贝真诚的爱,抚慰他天生的不幸。
然后,她开始从周围的朋友那里寻求意见。结果,鼓励她生出来的,大部分都只是让她遵从内心;建议她放弃的,则直接批评她“圣母心”。
是的,养育一个不健康的孩子,肯定会有很多困难,那些坚持并微笑着的父母,背后的汗水和泪水也是常人无法体会。
但是,一个决定,无论看起来多么愚蠢或可笑,当事人的心路历程是旁人无法透视的。那些所谓的圣母心,不过是更能对亲历者产生共情而已。
大家都没有错,不过大部分人是在理性的批判,而“圣母”们,更多站在理解的角度,毕竟,我们都无法替代别人。
就像前段时间,一个热门微博,挂出一个熊孩子硬要摸有毒植物的事,一大群人跳出来骂家长、咒孩子、心疼植物各种。偶尔几个表示理解的人出来,马上被攻击为“圣母婊”。
我一时兴起,去安慰“圣母婊”了:都是熊孩子长大的,一边熊、一边被批,没有被理解过,当然也不能理解别人,既是受害者,又是施暴者,可怕的轮回。愿你永远保持这份理解别人的心,并教会你的孩子。
这条,也成为我微博点赞多的评论。
我给的,是他需要的吗?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却从来没有感动过……“
唱的人撕心裂肺,听的人无动于衷。
你付出的那么多,有多少是我想要的呢?
就像《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里,尹建莉老师举的一个例子。一个妈妈,愿意花几百元给女儿买漂亮的衣服,却不愿花一块钱让孩子坐摇摇车。穿着很贵的衣服,看着想坐却坐不成的摇摇车,孩子是该感谢妈妈吗?
在开导朋友的过程中,我和她也讨论到这种问题:如果真的要把孩子生下来,我们怎么知道TA自己是否愿意?
谁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呢?
虽然比起一些更严重的先天缺陷,比如四肢残缺、需要长期治疗的器官疾病等,唐宝宝的处境不算非常恶劣。但是要他们承受一辈子无法改变的生理痛苦和心理伤害,他们是否更愿意选择,从来没有来到过这个世界?
也许,你想到了文章第一段提到的幸运儿Rosie,也许,你可以搬出张海霞、海豹人尼克·胡哲、甚至霍金(当然,有些并不是先天缺陷),佐证困难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事实,抒发野百合也有春天的正能量。
我不由想起了前段时间看的一篇文章,武志红老师写的《你看不到的,是千万个被毁掉一生的董卿》。很多人对董卿讲的狼爸教育顶礼膜拜,蠢蠢欲动,却鲜有留意到她讲述时,眼角的泪水。
我们往往被成功吸引,却忘了成功之所以被推崇,正是因为它的稀少。我们看不到的,是千万个苟活一生的Roise。
我嫉妒那些堕胎的人
放弃会带来不安或不甘,坚持也会被谴责,那到底该如何选择?我的朋友很痛苦。
但有人说:“知足吧!你还有得选。”
请原谅,我不能不想到身边的这样一个群体,她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女儿幼儿园的一个好朋友,是家里的老二,上面还有一个比他大18岁的姐姐。
在政策刚开始有放开的苗头时,想二胎想疯了的妈妈,三次人工授精、一次试管婴儿,终于得到了这个,可以随意亲啊抱啊捏的小可爱。
她说:“在生小儿子前,有一段时间,街上随便见个小婴儿,就想上去啃两口!”但因为国企管的严,年轻时不敢生,敢生的时候,身体却不允许了。
这个妈妈的情况,虽然可以归为高龄产妇,但不孕不育,作为一个生理问题,却早已不是大龄人群的专利。
按主体,可分为男方问题,或女方原因;按类型,又可分为无法怀孕,或孕后不能生,比如宫外孕,葡萄胎,或大家更为熟悉的,习惯性流产。
我的亲戚、同学、同事、朋友圈,都有这样的故事,为了做父母,那真的是拼了!
有一个弟妹,连续怀孕两次(两次中间其实还间隔了蛮久),都是宫外孕。身体不能再受伤了,又尝试人工,人工不成又试管。终于,今年过年回家,她怀里的小狗小猫换成了小宝宝:“通过医院的熟人抱养的,至少健康!”
一个好朋友,销售精英一枚,从前年开始,陪客户吃饭不喝酒了,理由是备孕。这个理由一用就是两年,劝酒不成,有些不明就里的人,会对她说一些质疑、甚至轻蔑的话语。她能怎么办呢?还不是人前欢笑,背后各种辛苦自己扛。
大概四五年前,一次朋友聚餐上,有个姐姐说:“我真是嫉妒那些去做人工流产的女人啊!”
当时了解到,她因为丈夫不育,一直没能圆母亲梦,后来听说治好了,现在孩子已经快走路了。不知道为什么,她说那句话的样子,我至今还记得。
当我们终于如愿以偿
我七岁就开始想当一个妈妈。
那时,我迷上了看大人们打麻将,一个阿姨的宝宝刚一岁多,每天也抱着来“烤火”(看打麻将)。我很喜欢逗那个弟弟,但他常常哭着只要妈妈。
我就想,要是我也有一个宝宝就好了,只亲我一个人,其他人都不要!
现在,我如愿以偿了,只要下班回到家,女儿做什么都只要我,上厕所都得抱着她,我又在想什么呢?
我在想,怎么才能让她不那么粘我啊!啊!啊!
我不止一次想过,女儿能快点长大就好了!可一想到她长大我就老了,还是慢点吧哈哈!
最后我才提醒自己:“说好的陪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呢?”
且不说那些很顺利得到一个健康宝贝的父母,即使那些历经千难终得一子的爸妈,又有几个能在陪伴的过程中,不忘初心呢?
刚出生时,看到孩子四肢齐全,大多数的妈妈都想的是:健康就好。
2-4岁,第一个叛逆期:要是不那么顽皮就好了,肯叫人就好了,懂得分享就好了。
上小学了:能当个班干部就好了,再大方点就好了,钢琴能过十级就好了。
上中学了:学习成绩不那么差就好了,像别人孩子那样独立就好了,日记本不上锁就好了……
是的,其实听说朋友的遭遇,我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唐宝宝到底该不该要。而是,我已那么幸运,有了一个健康的孩子,我珍惜她了吗?
我是不是除了健康以外,对她有了更多的期待?我有没有脱离她的年龄特点,对她提了更高的要求?在她没有按照我希望那样做的时候,我是不是主观地认为,就是她错了?
我都有。
每次想到这些,都有些害怕。只能暗自庆幸,她还处在,无论怎样对她都仍然爱我的年龄。
所以,珍惜我们的孩子吧!就像珍惜粮食和水源一样,因为他们的成长,也是不可再生的。
PS:我的朋友,最终放弃了。放弃了那个已与她朝夕一体一百多天的生命,斩断了她正在蓬勃生长的母爱萌芽,也挥别了可能痛苦无望的两个人生。
但,谁又能给这个选择,判断出百分百的对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