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晓璃
眼看要到年底了,目前职业咨询有相当大比重都集中在“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个行业?”“我是否该跳槽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上。
然而一场咨询下来,来询者最终会发现,原来适合自己的职业密码,从来就不在看似聪明的“比对”里,也不在所谓的“冷热门职业信息”里,它真正的奥妙,恰恰潜藏在你自己的过往里。
一
小兰找我的时候,她说希望我能够帮她找到适合她的职业。
小兰,女,硕士研究生学历,28岁,本科中文系,研究生专业社会学,如今在一家公司做文案策划,至今已有三年。
“怎么,如今打算转行了?”我问她。
“是的晓璃姐”,小兰开始娓娓而谈,中心思想就是——
刚开始涉入这行,纯粹是冲着钱多去的,可做了三年才恍惚感觉不对劲,突然发现自己好像不是特别喜欢这份职业,可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样的职业,于是就找到了我。
听着小兰言语中的疲惫与混乱,我知道,这是电话那头的小兰所能呈现出的最大诚意。
那么,小兰目前的境遇果真如自己所说的那样,到了重新选择的关口吗?
没那么简单。
“晓璃姐,要不你也帮我梳理下价值观,我看你的很多文章都会说给来询者做价值观测试,我也想了解一下,我觉得一定是这份职业匹配不了我的价值观了,否则不会出现今天这种职业倦怠的状况”。小兰说。
我并不着急,也没有按照小兰的认为带她做价值观测试。
“小兰,听得出来,你对我的每篇文章都用心在读,然而我更想知道的是,你更关注什么?你是在好奇我会用什么方法对你进行测评呢,还是真的希望迫切解决问题呢?当然了,如果我没判断错的话,你之前一定在网上做过很多类似的测评吧。”我说。
“没错晓璃姐,我这次找你也是有备而来,你看,我把之前的测评结果都整理出来了,我这就发给你。”小兰说这话的时候,我的QQ窗口就弹出了接收测评文件的消息。
“不过这些结果好像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不是么?要不你何必来找我呢?”我拒绝了小兰的文件,“想要呈现最真实的结果,请放下这些测评,以及你的脑海中对自己问题的定性。如果把我这儿比作五金店,你来到店里的目的不是和我探讨锤子怎么用、上好的螺丝刀又是怎样的手感,而是需要进行排查,在你的系统里,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这才是比工具本身更关键更有价值的探索。如果你愿意接受我的观点,我们才能继续下去。”
“好吧,晓璃姐,听你的。”小兰说。
二
我问小兰:“你是否想过,对你而言,理想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呢?”
小兰几乎没有停顿,异常流畅地告诉我:“我考研那会儿,觉得人生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帮助他人,所以我报考的是社会学。后来毕业之后,经一位师姐的介绍,进入了这家公司做起了现在的工作。当时我初出茅庐,对很多事情一无所知,就单纯地认为既然做了,就要把它做好。可坚持了三年才发现,我这份职业根本无法让我接触到有智慧的人,这么说吧,从客户到领导到同事,多是功利的人,为了取悦客户,他们竟然说什么‘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这不是典型的讨好吗?他们自己这样也就算了,还要求我也要这样。拜托,我可是中文系专业出身,写一篇文案需要这些闲杂人等在一旁指手画脚吗?我想好了,利他主义、获得智慧才是我真正的价值观。”
我惊诧于小兰的不假思索,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我遇到的这位来询者,是一位把自己藏得很深的人。
“小兰,从你刚才的描述中,我知道你定是提前做了不少功课的,这一点你确实很用心,不过,”我话题一转,“按照你找我的诉求,要知道转行之前我们是需要进行能力方面的梳理的,这样才能知道哪些能力能够迁移,为今后的转行方向做个大概的判断。那么我很想知道,在你过往的经历中,有没有一件事情让你至今回忆起来都是满满的兴奋呢?”
“哈,晓璃姐,你说的这个是成就事件吧。这个问题我也准备了,是这样的,在我工作的头一年,由我牵头组织了一次同学聚会,我穿着得体的衣裳,化着精致的淡妆,在聚会中忙前忙后地穿梭,同学们都对我竖起大拇指,说我组织的周密而精彩……”虽然小兰说,这段她之前也是经过了精心的准备,但明显听的出来,说这段的时候,电话那头的小兰显然显得兴奋多了。
我的大脑一直在不停地旋转,小兰所谓的成就感,到底来自于哪里?果真如她所言,是来自那个叫做“利他主义”的价值观吗?
“我明白了小兰,你更渴望的,其实是社会认同。”等小兰说完的时候,我掷地有声地说。
“怎么可能?社会认同?不可能,我根本不关心他人的看法好么?晓璃姐,你一定是搞错了吧。”小兰急于辩驳。
我知道,她自己还不曾认识到这个问题,我需要等等她。
“好的,小兰,既然你说你的价值观是利他主义,我有了一个主意,这样,你也别犹豫了,明天就去辞职,找一家公益机构上班,以你之前的文案及策划能力,你一定会感受到更大的成就感。”我说。
“不行不行”,显然,小兰没有料想到我会直接抛出这样一个建议,“公益机构又不盈利,我去那里跟喝西北风也差不多了。实不相瞒晓璃姐,我这一个月下来,光房租水电吃穿用度都足足要花四五千,公益机构能开给我多少工资?还不够我塞牙缝的。”
这时候的小兰,终于不再用脑子思考,而是在用本能回应。
“你要的还是认同。”我说。
小兰突然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我听见电话那头有隐隐约约的啜泣声。
等她转为平静,我才开始把话题引入职业。
“来,说说你的工作吧,你的资料里说各种虐心,可为什么三年过去了,你依然迟迟不肯行动呢?”我抛出了一个实质性的问题。
又是一段沉默。
“因为我自卑,”小兰放慢了语速,“晓璃姐,你刚才说中了。我出身在一个农村家庭,家里兄弟姐妹中,我不是最伶俐的,也不是最讨父母喜欢的。为了让父母能够多注意到我,我开始发奋学习,本科读完考硕士,如今我是兄弟姐妹中学历最高的,然而即便如此,我发现这股深切的自卑就像烙印一样刻在了我的骨子里,怎么也挥之不去。在工作中,我明明有一个更好的创意,但总是担心不够完善,就这样错过了一次又一次展现自我的机会。渐渐地,我不敢接受任何挑战,只求安分地做好熟悉的工作……”
一团巨大的迷雾渐渐散开了。
也就是说,小兰如今死水一潭、毫无生气的工作状态,其实是她有意无意选择的结果。
我明白了,小兰一开始说的要转行也好,甚至要跳槽也罢,以她目前的情况,其实她根本不具备这样的勇气,她只是拿这些作为遮掩自己职业适应不良的遮羞布,她遮住了内心最脆弱却最真实的那部分,包括她的欲望和贪婪,她比谁都明白,自己其实并没有什么选择,她担心别人嘲笑她的怯懦与自卑,于是在慌乱中,一副努力上进的模样,骨子里却对那个不敢发声的自己无计可施。
我告诉小兰,成就感不是臆想出来的,而是要靠自己做出来的,就好像你当年自告奋勇组织同学聚会一样,那个成就事件展现了你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而所有能力的背后,都是需要实例做依托,永远不要自以为。
第二次咨询的时候,小兰比第一次的状态好了许多,在我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做了能力梳理。
对应到小兰现有的工作中,根据工作需要,我们制订了一个能力提升计划。
当这个计划呈现出来的时候,小兰长舒了一口气。
她说,这次咨询真是神了,比她之前做过的任何网上测评更有效果,打开了她多年以来郁积的心结。
其实她真正需要感谢的那个人,恰恰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因为,她终于学会了正视自己,这是她后期取得成就感的关键。
此文章为 “啊余啊莲” 原创,特此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