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枚。
石材:壽山石,竹節鈕。
印面大小:2.0×3.0cm。
釋文:文絜(潔)藏書。
第一,説文。
文,錯畫也。象交文。(《說文解字》)意思就是説文的本義是指交錯刻畫的圖案符號,刻於巖石之上,或刻於龜甲獸骨。“紋”字為後起字。所以“文身”一詞本為“文”字,後來用“紋身”的也多了,糾正也糾正不過來——語言遵從“約定俗成”的規律,所以字典裏也有體現——第六版《現代漢語詞典》“文身”詞條最後有一句“也作紋身”,相應的“紋身”一詞也單獨出詞條,但不再釋義,只寫“同'文身'”。
以此來看,以後錯別字不能再考“文身”或“紋身”了,兩者都對。不過現狀是很多人會把原來的“文身”視為錯誤,這是由於文字學常識欠缺所致之錯判,不可認同。
紋路、圖案具有一定的裝飾美化效果,所以“文”字有裝飾之義,由此再有掩飾之義。成語“文過飾非”中的“文”即“飾”。
由最初的簡單紋路到圖案,再到表音表義的語言符號,“文”逐漸成為“文字”。
為什麼甲骨文、金文叫“文”,而篆書、隸書、楷書叫“書”?這與時代早晚及書寫工具有關,早期文字甲骨文、金文等由刀筆刻畫,所刻未脫花紋之形,故用“文”合適,後期文字多由毛筆書寫而成,故稱“書”——這種觀點我極贊成。
第二,説絜(潔)。
絜,麻一耑也。(《說文解字》)
依《段注》:耑猶一束也。耑,頭也。束之必齊其首,故曰耑。束之必圍之,故引申之圍度曰絜;束之則不散曼,故又引申為潔淨。俗作潔,經典做絜。
潔,瀞也。(《說文解字》)
水清而無垢穢。
絜、潔,為古今字,絜在前,潔在後,加水則固化其用水洗淨之意。
意義的發展一般都是由具象到抽象的,潔字由物體的乾淨,再到色彩上的潔白,最後再到抽象的精神上的純潔,進而“潔”字成為絕對的褒義詞。
幾句詩: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駱賓王筆下的蟬與我所見真不同,他寫的蟬是才華橫溢、品性高潔卻不受重視的人的代言者,而我所熟悉之蟬一是兒時捕捉的青蟬,二是樹根周圍冒出掛在树幹上的褐色大蟬,我是看不出蟬跟高潔之士有什麼關聯的,多的是夏日裏的伴著陣陣熱浪的聒噪。
為人潔白皙,鬑鬑頗有鬚
——《陌上桑》中的這一句表明皮膚白皙作為審美標準一直比較固定,無論男女。或許除去天生因素外,皮膚白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了生活的優越富足,故而引發人們的羡慕,這種羡慕从根本上講還是對物質財富的羡慕。
慾潔何曾潔,云空未必空
——妙玉之判詞,道出妙玉處境的尷尬,這種尷尬其實也是更多人的尷尬。
第三,刻印。
四字為小篆字樣。“藏書”二字來自陳巨來篆字。
因為是藏書印,所以有點正襟危坐的樣子,加上常翻看陳巨來印稿,見其所刻藏書印多枚,故有意仿效學習。
這枚印是應我最早的學生所囑而刻,距初識已二十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