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鸡蛋,也想知道母鸡吃了啥?
前东家是一个读书会,有一次,公司要拍宣传片,负责的同事和我商量,征集想法。我告诉他钱钟书的那句关于“鸡蛋”和“母鸡”的话,不过和钱先生“不必认识母鸡”不同,吃了鸡蛋,我还想知道母鸡吃了啥?于是,我给宣传片中一个景写的文案是:“每次读到一本精彩的书,我总是特别想知道作者读过哪些书,去过哪些地方,经历过什么样的人和事?到作者到过的地方,感受那片土地上发生的故事!”
读过王小波的,自然熟悉卡尔维诺;
读过村上春树的,自然明白他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狂热推崇,对披头士的无比喜爱。你看,披头士的《Norwegian wood》,变成了《挪威的森林》(边听披头士的歌,边在写这篇文章);
读过吴晓波的,自然也知道他的偶像李普曼,还有天才般的尼尔·弗格森,以及那位惊才绝艳又张狂无比的张五常老先生;(《经济解释》里老家伙的狂傲一览无余,不过,这是这么屌,u can u up,no can no bb。好生菜:我就不上,我就bb)
·····
······
张五常在书里提到,他上某位教授(也是经济学巅峰级人物)的课,那位教授问他,我教的内容你不知道吗?张五常答,你讲的内容,我在很早前就理解透彻,我只是来观察你为什么这样思考。张说的话记不清了,大体是这个意思。我这“爱吃鸡蛋,也想知道母鸡吃了啥”也有这个意思,想知道书籍作者为什么那样思考。
以上是我读书、思考的套路。
心中养活一团春意思
小标题这句话完整的是: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这是曾国藩先生的话,和他另一幅对子“一等人,忠臣孝子;两件事,耕田读书”一样,我只认一半。我理解的“春意思”是一种暖心的趣味,“养活一团春意思”,是一种时刻保持的生命状态,是随时随地在任何环境下自己都能“作”出一种“暖心的趣味”的生命状态。
说个“心中养活一团春意思”的人。最近,买了一本Tango的《睡不着》,开篇Tango写到“白天用脑过度,晚上总睡不着,这似乎是我们现代人都市人的通病,睡不着的时候,我会随手涂鸦,画下各种随心所欲,各种不靠谱,各种无厘头。。。”每一幅画,都充满了暖心的趣味。Tango 收藏了很多《纽约客》的漫画,还有一本开放性思维(不知道这个词有没有用错)的书叫《the answer of all the questions》,这本书里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有。不信,你去上海的外文书店找找,找到了之后你犹豫要不要买回家,可以问问这本书,它会给你答案。
既然,曾老先生自己说的要“养活一团春意思”,他老人家怎么能不贡献个故事呢?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县里的团练把头(七品不到)给曾(两江总督,一品)写报告用了平行文体“移”,曾看后,没罚这把头,甚至都没气恼,在回复的公文封面写了个17字小令调侃:“团练把总李,行个平等礼,云何用移封敌体。”传递出去,幕僚们无不绝倒,笑喷,大帅太有才了。他自己在屋里偷笑装没听见,相当得意地记在日记里。
以上是我读书的快乐之源,心中养活着一团春意思,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趣味与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