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家庭婚恋伦理剧越来越多,从婆婆到妈,从更年期到青春期,从闪婚到不婚,再加上类似非诚勿扰的相亲节目,逐渐把一个人的终生大事渲染成整个社会的“终身大事”。事实亦如此,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婚恋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前两天一档《中国式相亲》节目开播了,如同把火热的公园相亲会搬上了荧屏。
在主持人金星说完“一人脱单,全家光荣;有爸妈更放心”的开场白后,五位男嘉宾与家人共同出场。
随后,男嘉宾被要求去单独一间房子,由父母来面见即将上场的女嘉宾。男嘉宾能看的到女嘉宾,而女嘉宾只能通过与男方父母的交流获得男嘉宾的信息。
期间,男嘉宾有什么想法可随时给父母打电话。最终,互相愿意的男女双方见面并牵手成功。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和“门当户对”这两个曾被批判的婚恋旧则被华丽包装,以一种看似合理的形式登上了荧屏。父母又成了相亲的主权行使者,决定男女两人有没有必要进行接下去的交流。
尽管节目槽点颇多,但它将中国长久以来的婚恋观,父母与子女在婚恋观方面的冲突,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择偶的影响,以及中国人“自我认知”教育的严重缺失等种种现象完美映射出并放大。
“二姨全权代表我的愿望”
第一位男嘉宾是同二姨和母亲出场。在表明自己对女方的要求只有颜值高后,他的二姨完全没有理会,尽快抛出4条要求:身体健康,心地善良,勤劳肯干,当家理财。
并且用一句:“好看的脸蛋不出大米。”令人哭笑不得的话否定了男嘉宾的要求。
尽管男嘉宾不停强调自己对高颜值的追求,但随后家人面见女孩的过程中,颜值明显不在考虑范围内。
男嘉宾自始至终只有高颜值的要求,与其说对其他方面要求低,不如说他并不知道自己期望怎样的伴侣,只能用现在最普遍的价值观代替自己的想法。
当女嘉宾问出:“您觉的您的儿子会真心喜欢我吗?”男嘉宾的二姨再次行使了家长的权威性,她能全权代表男嘉宾的愿望。
觉中说:“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很多方面要和人本心理咨询师一样,以尊重孩子自我发展为基础。
人类有一种天生的“自我实现”的动机,一个人发展、扩充和成熟的趋力,它是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各种潜能的趋向。
你无法代表孩子去成长,更无法代替孩子去思考。尊重孩子成长的需求,允许孩子成长的错误,承认孩子成长的局限。
当孩子的成长动机被逐渐剥夺,他将成为脑袋空空的木偶。”
“用我妈的个人魅力俘获女嘉宾的心”
与上一个男嘉宾很相似的是这位“妈宝男”气质突出得小伙儿。金星问他对期望的伴侣有什么要求,他首先说妈妈的个人魅力一定能俘获场上女嘉宾的心。
接着说出自己对伴侣要求。
在接下来的“面试”环节,母亲没有为任何女嘉宾留灯。一是因为年龄偏大,二是因为女嘉宾忙于事业或许没时间照顾她的儿子。
觉中说:“妈宝男成为现在女性择偶最怕碰到的男性。
从心理年龄讲,同龄男性的心理年龄要小于女性。有生理研究表明,同等压力下女性耐压性要比男性高。
另外,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思想独立,经济独立,人格独立成为越来越多年轻女孩的处世标准。不再有‘嫁汉只为穿衣吃饭的观念。’
女性有了更多选择的可能,在恋爱和婚姻中更加自信,更看重的是伴侣价值观的匹配,思想的共鸣。
妈宝男寻找伴侣的道路似乎更加窄了。”
“正我喜欢这个姐姐,她能给我小女孩给不了的关怀”
同样,又有一位男嘉宾上场就表明了自己对女方成熟的要求,并很孩子气的说年龄无所谓。
而他的妈妈赶紧严肃的说年龄差距不能超过3-5岁。
当一位40岁的单亲妈妈上场时,男嘉宾在父母都不愿意的情况下,决定牵手。他的母亲明显一震,不知道该怎么说。
最终,男嘉宾说明自己喜欢年龄大的女性源于儿时欠缺的母爱,父母忙于工作,忽略了对他的关照。
他的母亲当场落泪,并表示今天才看到儿子的内心。
最后,女嘉宾谢谢男嘉宾的支持,并放弃牵手。
金星对此做出的总结,虽然不能苟同,但的确反应了中国父母心中的一部分想法。
觉中说:“父母常常会按自己爱的方式给予孩子关爱,并确定这就是孩子想要的。但很少问孩子这是你想要的吗?或是孩子拒绝后会大发雷霆。
如这位母亲所说,23年来第一次看到孩子的内心。太多父母回想不起自己花了多少时间真正去了解孩子的想法。
太急于付出爱,太急于孩子成才,忽略了或不看重孩子独立的想法。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出发点,一是人人都有需要,某层需要获得满足后,另一层需要才出现;二是在多种需要未获满足前,首先满足迫切需要;该需要满足后,后面的需要才显示出其激励作用。
当孩子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满足后,才能有满足社交的需要。
正像佛洛依德重视个体童年期经历一样,成年的个体会放大童年期的缺失,满足这些缺失的动机从未凭空不见,这边造成了某些方面认知失调。
为什么说金星的话不能苟同。因为童年期安全感的缺乏,并不是影响男嘉宾先找年龄大的女性的直接原因。媒体常常偷换概念来给观众造成认知失调。”
“正在退行的中国婚恋观”
发展心理学认为每个人的心理发展都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个体接受的教育也应遵从这一原则。
教育的阶段性是指因成长期施教。譬如:对青少年的教育要以此阶段“同一性”的发展需要为基础。同一性发展需求获得满足的青少年,在特定环境中的自我整合与适应之感,以及寻求内在一致和连续性的能力较强。换句话说,成年后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而中国处在青少年期的孩子大多接受的教育只是课本知识,应对各类考试,从父母到老师永远都是苦口婆心的劝导学习,往往错过了同一性形成的关键期。
成年后的他们面对选择婚姻配偶时,却不知道怎样的人适合自己。这时父母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干预孩子的婚恋观——我生育了你,所以我比你自己还要了解你,你该与怎样的人结婚我最清楚。
当成年个体拒绝原生家庭对自己择偶的干预时,矛盾必然出现,这是子女婚恋困扰越来越成为社会话题的因素之一。
而教育的连续性是每个人的“自我认知”是一生都该进行的必修课。中国父母往往认为孩子对自己的认识很早就完成了,恋爱和结婚与自我认识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幼儿时你该完成的“自我认识”就是,听爸妈的话,按时睡觉,好好吃饭。只要做到我们的要求,就是完成了对自己的认识。
学生时期你该完成的“自我认识”就是认真学习,好好考试,成绩才能体现你的个人价值。
成年时期你该完成“自我认识”是,赶紧找对象,到了结婚的年龄就该赶紧结婚。一切都是画好的图纸,而人的成长只是找着施工,似乎只要一步步完成即可。
那个人的感情呢?人性中最本真的感情需要又该从哪里得到满足?
正像《中国式相亲》另人不可思议的相亲模式,男女嘉宾如同古时婚嫁一样,婚前两人不见面,择偶条件变成了明码标价的物品选择,价值码便是家庭背景、经济条件、学历条件、工作职位等,一切匹配就是我要找的人。
个人感情被压制,成了婚恋中最不被看重的因素。这也真是为什么婚恋成了社会性话题。
人本身就不能接受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只是近几年人性中的感情观被压制到了极点,很多人开始反思这种退行婚恋观。
觉中案语:当婚恋观从以世俗教条为准则转变为尊重人性的自发感情,是精神进步的表现;那婚恋观又从尊重人性变为明码标价的选择,我们该认为是社会的发展所致,还是精神的退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