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旅行是去赴一场前世的约定,一路上耳目所及,花草风情,都是我们的久别重逢。
——序
前篇——我为什么想要出发?
2014年新年结束后,我从老家返京,坐的是一趟白天的火车,车厢是由卧铺改成的座位。我坐在过道边的座位上,看着窗外,初春的天气,天空辽阔,阳光明媚,大地一马平川,直到天尽头。所有的风景都在随着火车的行驶流动着。
我好喜欢坐火车,好喜欢坐在车上看窗外的风景,借由火车的行驶,人与境都在流动着,但速度又刚好能让人看清变换的风景,这种速度与人的思维速度十分契合,总是很容易将人带进这股流里,就像是音乐流淌的那股流。
置身其中,我被一种强烈的深情与感动包围着,热泪盈眶。我看完了随身携带的一本书。听着音乐,思绪还在那股流里前行。我一定要在这美好的人间做点什么,做点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做些美好的事,什么都不能阻挡。我内心无比坚定,无比明确。
要去旅行,去想去的地方,去看这个世界更大更多的面。
到了北京,我立即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件事,首先是确定要去的地方。我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一个人去旅行,时间有限,资金有限,勇气有限,所以要选择一些距离不是那么远、旅游业相对成熟、同时自己又有兴趣的地方。
几经筛选,最终确定了苏州杭州绍兴三地,时间是三月中旬,历时一个星期。
确定了目的地和出发的时间,我就开始找领导提前请假,找同事换班,预订车票,预订酒店,上网查攻略,向去过的同事打听经验。
对于自己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旅行,我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三月中旬很快就来到了,我背上一个大大的背包,包里装了几件衣服,手机、单反,就在北京站搭火车一路南下了。
列车驰向江南,再次遇见山河大地的深情,我在笔记本写下:
“有人说旅行是去赴一场前世的约定,一路从北京南下,耳目所及,花草风情,都是我们的久别重逢。”
第一站苏州,我下了火车就乘公交车去了预订的青旅。青旅位于苏州古城区,那一带全都是青瓦白墙的低矮楼房。出门是宽宽的石板路,路两边是各种日用品和小吃商店,当地人做着自己的小生意,为日子忙活着。路中间还有小桥,桥下面是缓缓流动的河水,河水从桥两边的人家屋后穿过,不知从哪里过来,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我是上午抵达,在旅馆入住妥当后,下午就去了苏州园林的代表—拙政园,拙政园离我住的青旅不远,位于一条街上,我步行过去,走了十多分钟,过了第二个十字路口就到了。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熙熙攘攘的游客和售卖各种纪念品、小吃的商贩和小店铺,走进其中,才发现,原来位于路口的是苏州博物馆,门前的游客川流不息,十分热闹,而拙政园要再往前走,好像是与博物馆相邻,我先是在园林入门处买了门票,接着就迫不及待进入了心心念念的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拙政园
跨进园林大门,果然是豁然开朗的另一番天地,满园高低错落的景致,间或有朦胧绿意点缀着园林各处,放眼望去,只见园内各种迂回走廊、假山亭阁、流水虫鸣,视线不像我来的北方风景般辽阔,却处处曲径通幽,丝毫不觉得闷,各色景观令人目不暇接,我站在入口处,虽然与外面只有一墙之隔,但完全是身处两个世界。
恍惚中,我几乎是完全依靠直觉和本能向园林深处走去,走上长长的弯曲起伏的走廊,走廊两边墙上不远就有一个篓窗,透过匠师们精心雕琢的各式镂空图案,一眼瞥见墙外的风景,又是一副布局恰到好处的画,想起叶圣陶老先生那篇耳熟能详的《苏州园林》,“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我深以为然,园林建筑师巧妙使用各种借景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构筑了无限的风景,一处池沼或亭台会出现在很多幅画中,但看上去却不会觉得重复和呆板,因为视角不同,每一处建筑和风景呈现出来的画面自然千姿百态,再加上旁边各样生动的自然点缀,更是生趣盎然,时时刷新着人们的双眼。
三月中旬光景,苏州的春天也是刚刚露脸。园林里还没有多少盛放的鲜花和葱茏绿意,但就像是叶圣陶描述的那样,各处有四季常绿植物的巧妙点缀,再加上池沼活水的流动,身处其中,并不觉有凋敝之感。
我一个人兜兜转转,在里面逛了许久。穿过长长的走廊,仔细看了墙上每一幅图案各异的木制篓窗;走过一座座精致玲珑的小桥,听水声潺潺,看水面上各色景致的倒影,只见石板桥是活的,远处的亭子也是活的,水边各色形状的石头也是活灵活现,水的存在,也增强了园林的景深;再走进每一座亭台轩榭,看高高翘起的弯弯檐角,它们又为方方正正的亭台楼阁增加了曲线美和灵动感。
每一处景致都能辉映周围的环境,每一条小道都能通往园林各处。一路上,不时碰到举着长镜头取景拍摄的摄影家,还有坐在阳光下安静写生的画家,人人都流连忘返,与这园中的景致一样,个个饱含深情。是对眼前所见的深情,也是对自身的深情。
领略过苏州园林美的韵味之后,我在园林门口的街上吃了碗混沌,皮厚馅多,第一次吃这饺子一样的混沌,不过馅料十分丰富,因为第一次吃,不知道什么馅的好吃,老板娘就推荐我吃了一碗全家福——一碗十个混沌,十种馅,令人边吃边猜:下一个入口的馄钝会是什么馅?
狮子林
填饱肚子,我步行去了位于这附近的另一个园林——狮子林。由于景点集中,这里游客如织,旁边的每条街道都是琳琅满目的商铺,售卖各种民俗饰品衣物及纪念品等。穿过这些热闹的街道,我来到了狮子林。
从地图上就可以看出,狮子林很小,里面景观除了有园林的亭台楼阁、草木相映、小桥流水,突出的就是嶙峋的怪石了,这些怪石形似狮子,故得名狮子林。
狮子林园林确实很小,小的就像是一户人家的院落般。我在里面沿着高低起伏的小道,穿过一座座石头间的小迷宫,逛了差不多有半个多小时。
第二天是周六,我一大早起床去了火车站,去接利用周末从上海赶来陪我玩的一大学同学,她清早起来从上海坐动车,不到半个小时的车程到苏州。接下来,就是我们两人的结伴游了。
苏州博物馆
两人行的第一站去了拙政园旁边的苏州博物馆。进门就看到地面上粼粼池水,蓝白相间的建筑坐落在水间,建筑轮廓清晰倒映在水上,赏心悦目。
走进这座贝津铭大师的建筑作品,中间有挑高空间长长的走廊,头上看似开放式的屋顶,阳光肆意洒下来,楼梯拐角下方又见涓涓细水流动,水中有游来游去的观赏鲤鱼,有沐浴着阳光的绿色植物,这一切设计都给人宛若置身山水之间的感觉。再去欣赏馆内陈设的各种艺术品,只觉又多了一种灵动活泼的美。
走出这座建筑,来到后院,又是一方新的天地,从后面看这栋建筑,更像是一幅山水画,令人流连忘返。
博物馆所在的地方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我们逛完博物馆就去旁边的忠王府里去逛了逛,相较于新式风格的博物馆建筑,忠王府的古建筑显得古色古香,又因其承载了历史风云的沧桑,而显得庄重肃穆。
下午我们去了一个虎丘风景区,这里面相对来说很大,但景致相对普通,进门两边有长长的鲜花,好像是当时在举办一个花展。再往里面走去,有一个倾斜了的宝塔,有大片的茶园和竹林,也有在错落有致的石头间流动的溪水。
第二天,我们去了那首《枫桥夜泊》诗中的寒山寺,不过因为赶时间没有进去,只在外面逛了逛。
接着我们就坐公交车去了苏州市新城区,在能看到苏州标志性建筑“秋裤大厦”的金鸡湖广场玩了一会。那天有风,风吹过湖面,湖水泛起阵阵涟漪,在阳光照耀下,水面又激起粼粼波光,犹如一颗颗漂浮在水面上的珍珠(哈哈,我的同伴名字就是珍珠,难为她那天在风中流着擦不及的鼻血陪我玩),晶莹剔透。
离开金鸡湖,我们去了附近的苏州艺术中心,一进大门就被大厅彩色的屋顶与旁边墙壁下垂下来的的文案海报美到了,记得当时我们也没在里面逛很久,但就这门口的震撼就让我感受到了艺术之于生活的能量和不可或缺。
从艺术中心出来,我们就去附近的文化博览中心搭乘苏州地铁去了火车站,送走了上海来的同伴,而我明天也要启程去往下一个城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