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 金陵城上西楼
(宋)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愚子歪评】
读这首词,突然想起曾在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山河故人》里面读过一句话“我到现在还觉得应该教初中、小学的学生背会《木兰词》,唱‘苏武留胡节不辱’。这对培养青少年的情操和他们的审美意识,都有好处的”,我常常想传统文化的教化功能之所以这么强大、这么深入人心、这么引人共鸣,可能就是因为这些诗词是作者个人最真实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悟,真可谓“一句真情的抒发胜过一打空洞的说教”。
这首词中,我以为“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是题眼,这一句既是场景铺设也是情感宣泄,一下子就把那种夕阳残照、江山万里、大河奔流、逝者如斯的气象写出来了,景中含情、情融于景,意象悲凉,读之怆然。有了这一句,之前“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时间地点的叙述就有了“靠”,之后“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南宋文人靖康之难后那种忧愤家国离乱、山河破碎的感情抒发就有了“照”,“前有靠后有照”,这首词写得好。
“靖康耻”不仅是南宋臣民之耻,也是汉民族发展史上之大辱奇耻。清军入关也对汉民族大加杀戮,制造了惨绝人寰的“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但无论是隆武、绍武,还是弘光、永历(虽然也近女色、亲小人、搞内斗,算不得什么好鸟),这几位偏安皇帝或被俘或兵败之后基本都做到“君王死国”,没有低三下四、主动投降的,民族之悲未演化民族之耻,也算是为汉民族保留了一点点可怜的尊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