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的思维都是破碎的,只是他们不知道。他们不知道的原因是,他们从来没有对自己做过测试......
1. 能滔滔不绝表达的人,是专家。
许多人都没有想过,自己的思维是破碎的。他们更不会知道,思维破碎的严重性。
我们大多数的时候感觉不到思维的破碎甚至混乱,原因是我们都体验到一个连贯的“我”的存在。比如,晚上睡去,早上醒来,当恢复清醒的时候,我们跟此前的思维和情绪状态都链接起来。换句话说,我们还是感觉到了之前的那个我。这种连贯的“自我”感,掩盖了思维的破碎性。只有在很少的时候,我们才能感觉到自己胡思乱想。比如,在运动会的起跑线上,需要凝神贯注的时候;或者重大冲击下,想要让自己的心情平复的时候。等等。
如果将来有一架机器设备,能够把人的思维过程、大脑中的所有想象都以图像、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录到电脑里。然后再把这些形象连贯的放映出来。如果看到自己的“思维电影”,绝大多数人都会惊讶于自己的思维是多么的混乱。
我相信,将来肯定有这样的机器会被发明出来。
在这样的机器出现之前,只需要尝试做这样两件事儿就能够测试出思维的破碎程度:
1.在任何时候,一小时之内写下1000字的完整文章。
2.在任何时候,连续性就一个主题说上半个小时。
当然是在头脑清醒,没有发烧、发傻等特殊状况下。你如果发现了自己思维的破碎性,那么你就知道牛人为什么牛了。
世界上的牛人有许多种类型。这些人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有两个,要么能说,要么能写。比如,丘吉尔、乔布斯、巴菲特、芒格、孙正义、马云等等,这些人能说,无论是演讲,还是日常谈话。还有许多人能写,例子数不胜数。还有既能说又能写的,比如丘吉尔、蒙台梭利、阿西莫夫、富勒,等等。所谓的能说不是指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因为生活中,话唠很多,絮絮叨叨、说个不停的人并不罕见,但是他们说话不顾内容、不顾逻辑,仅仅是为了表达而表达,缺乏内容。
那么,能说和能写,究竟说明什么呢?能说和能写,是表象,背后的本质,是思维的连贯性。甚至比思维的连贯性还要重要,那就是思维的整体性。一个能说和能写的人,跟想了半天不知道能写什么,或者半天写不出字、说不出话的人相比,他们的思维结构是不同的。他们常常有立体的思维框架,而且是活的。他们能从一个主题上进行丰富的联想,推理。他们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和人生经验、经历连成一体。
能够围绕一个主题或是一件事儿滔滔不绝的说话的人,一定是专家。至少是思维技能的专家。
2. 我是如何体验到思维破碎性的。
今天偶尔翻看十年前的日志。那时候,学习、生活的节奏并不快,有充足的时间写日记。但是,每段日记的篇幅都不大。绝大多数是零零散散的段落和句子,偶尔才有段落连接成篇的。跟现在相比,我在那个时候的状态可以用一个词儿来形容:破碎化。如果用一句话来描述,这些日记是:有想法,但却是破碎的。举几个日记片段的例子,然后我用现在的眼光来评论。
关于成败。成功即是达成了设定的目标。无目标则无所谓成败。没有成功的人,只有成功的达成了目标的人。除了没有目标的人以外,有一种人做事已经超越了成败。例如爱因斯坦试图建立统一场论,但没有成功。
前面两句话我现在仍然认同。但是,这两个判断是怎么得出来的,当时并没有写。可以称之为是感悟。但是感悟也是有背景的。在什么情境下,想到了这样的判断。比如说,当时浑浑噩噩,急切的想要活的灿烂。还是看到哪一本书,哪一本电影,忽然意识到了目标的重要性。可惜,现在我无法追踪那时的思维过程。
关于后面的两句话。我当时要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没有目标的人分成两类,第一类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第二类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是他们所做的事情超越了成败。关于第二类人,爱因斯坦的例子并不恰当。爱因斯坦确实在晚年一直尝试构建统一场论,也确实没有成功。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目标。统一场论到现在,也没有人能够建立起来。可以推测,当时爱因斯坦很难为创建出统一场论设定明确的时间目标。但是,这可能是他的大方向,而在工作的过程中他是不断的有小目标的。包括对与之相关的问题上发表评论,或者发表阶段性的论文。等等。我那时是为了表达思维的完整性,而考虑到要把超越成败的情况也考虑进去。但这样考虑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该设定目标的情形下,没有有效的设定目标。这是人的许多精力浪费,或者半途而废的重要原因。
如果你没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计划,那么别人总会搞乱你的生活和工作。责任不在别人,而在自己。
这两句话在今天看来依然是对的。自己生活、工作的目标和计划,是自己人生乐曲的主旋律。即便设定规划的不理想,但那至少是曲子。如果整天没头绪的瞎忙,那么连曲子都不会有。只是当时的所思所想,依然没有留下背景和思维过程。
了解人生。首先要了解人生,从生到死的全过程,了解人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其次,恢复内心之宁静,从社会、自然和宇宙的层次反思与体会。再次,才能看到人生的幸福和意义。最后,达到觉醒状态。
这段话里没有写背景。在什么情况下,想要了解人生?这件事重要吗?为什么重要?做这件事与不做这件事有什么差别?或者可能的差别?今天看来,上面这段话依然非常高明。尤其是那句话,“了解人世间形形色色的人”。在遇到许多人,看过许多人物传记,看了许多影视作品之后,我对这一点有了更深的感触。如果把人生比喻成爬山。那么通过了解形形色色的人,可以看到捷径,可以看到人迹罕至风光无限的少有人走过的路,也可以看到哪些路崎岖不平、坑坑洼洼,甚至哪些道路通向悬崖。
我在那个时候,意识到了“了解形形色色的人”这件事的重要性,但却远远低估了它的重要性。如果重新回到过去,我会给自己制定这样一个计划:一年读完100个人的人物传记。每个月认识一个陌生人。如果让我来设计、编辑语文课本。那么课本上90%的内容都将是各种各样的人物传记,并且这些人物传记都要尽可能的真实。
这段日志的最后一句话,“最后,达到觉醒状态”。真不知道那时候是怎么想的。我现在的认知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都沉睡着。套用心理学家詹姆斯的话,“与我们能做到的相比,我们只是半睡半醒而已。”用我现在话来说,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来一场“核聚变”。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沉睡着巨大的能量,只不过许多人都还没有找到让能量释放的方式。如果没有找到,那就必须寻找。不然,人生就是一种浪费。当然,最好释放出来的是正能量。
3. 拯救思维。
“关于网络生命体”,前一段时间,我发了几篇文章。有ID,不断发布作品,就是一个网络生命体。无论作品的形式是图文、是视频、是音频、还是绘画,等等。因为,所有的作品都意味着思维的完整性。
所以,构建网络生命体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拯救思维。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来。在大学的时候,我曾经有一个账号,昵称是“unfinished”,意思是“未完成”。我当时已经意识到了,我的思考经常处于“未完成”状态。这个状态,我当时把它当做是一个中性现象,就是既不好也不坏。因为,我那时认为,未完成表示思维在延续。实际上这是一种认知误区。无论是做什么,除非遇到极特殊的情况,都要完成它。即便它不完美,也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让它处于完成状态。因为这意味着思维的完整性。
我还在日志里找到了一段很猛的鸡汤,我特喜欢的作家爱默生写的,与你分享。如下:
“接受锡德尼的格言吧,‘看着你的心,然后开始写作。’谁为自己写作,谁就是在为永恒的大众写作。”——爱默生
模仿爱默生的句子,送给你我,也送给你一句话:
谁为自己写作,谁就是在为拯救思维而写作。
我是核聚,人生核聚变的核聚。阅读更多类似文章,关注我的订阅号“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