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1-15
“妈妈,我觉得我好丑。”9岁的儿子洗完澡,莫名地说出这句话。
“你很好啊!”我当即安慰道。
“我真的觉得自己很丑。”儿子又一次说道,似乎在向我强调着什么。
我心里一紧,那里出现一个画面:我捧着他那颗柔软而脆弱的心。“你很好,因为你是独一无二的,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么一个你。”
我的安慰让他平静下来,像静谧的湖面柔软而平顺。
我们已经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孩子,看着出生时“一团和气”的小肉球,我们的心也柔软着。
其实,懵懂无知的小屁孩才具有着纯净的神性,弱小的躯体看似不堪一击,也只会用哭闹来表示抗议,但正因为念想单一,才显得如此倔强而执著,而且直接有效。
孩子渐渐长大(包括我们),学习了好多好多知识,原本认为自己可以把这个世界看得更清晰,可以更加理性而果断地分析问题,但实际上却愈发地举棋不定、瞻前顾后。有限的知识束缚了无可限量的思想。
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逐渐用所学的知识来引导自己的人生,用外界的评价来判定自己人生的对与错,我们为自己的言行贴上各种标签,“可”与“不可”、“能”与“不能”、“好”与“不好”。
可我们到底有没有感受一下过自己当下的内心?当那个地方忽然有一个念头闪现的时候,我们是否顺着那个念头表达自己?我们是否因为在乎外界会如何评价自己而放弃那个地方出现的念头,转而用理性与头脑整合出另外一个“想法”?而当我们把这“想法”表达出来后,有没有再去照顾一下那里?那里是不是平静?亦或是焦躁不安?亦或是压抑烦闷?或者是喜不自胜、欣喜若狂?
接下来,那个地方有没有再持续出现过之前闪现过的念头?亦或是再也没有?
照顾好那里,那里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聚焦的地方。
修·蓝博士用棒球比喻它。他说“生命中的棒球是神性,你必须始终聚焦,回到零状态上。没有记忆,没有模式,就是零。”
前几天凌晨,在我睡梦中闪现了这么一段话,我立即起来把它记录了下来:你并不需要思考做或不做什么,神性会指引你的下一步行动,按照神性的指引,你终将到达你想要的状态。
你的心是你自己的,为何要被别人的情绪打成筛子。 照顾好那里,它柔软,需要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