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围城》
作者:钱钟书
字数:25万4完结时间:7.10-7.16
摘抄:
1,随你怎样把作品奉献给人,作品总是作者自己的。
2,这船,倚仗人的技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玷污了人气的一小方水面,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际的大海。(P002)
3,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砂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会给人一种不期待的痛。(P005)
4,有人失恋了,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花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事过境迁,像战士的金疮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敬佩。(P108)
5,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像你们的报纸宣传品、训练干部讲义之类。(P126)
6,男人肯买糖、衣料、化妆品,送给女人,而对于书只肯借给她,不买了送她,女人也不要他送。这是什么道理?借了要还的,一借一还,一本书可以做两次接触的借口,而且不着痕迹。这是男女恋爱必然的初步,一借书,问题就大了。(P138)
7,他想也许女孩子第一次有男朋友的心境也像白水冲了红酒,说不上爱情,只是一种温淡的兴奋。(P147)
8,烤山薯这东西,本来像中国谚语里的私情男女,“偷着不如偷不着,”香味比滋味好;你闻得时候,觉得非吃不可,真到嘴,也不过尔尔。(P173)
9,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P177)
10,我发现拍马屁跟恋爱一样,不容许第三者冷眼旁观。(P182)
11,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结交作朋友。(P182)
12,结婚以后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颠倒的,应该先同旅行一个月,一个月舟车仆仆以后,双方还没有彼此看破,彼此厌恶,还没有吵嘴翻脸,还要维持原来的婚约,这种夫妇保证不会离婚。(P182)
13,不幸的是,科学家跟科学大不相同,科学家像酒,愈老愈可贵,而科学像女人,老了便不值钱。(P183)
14,撒谎往往是高兴快乐的流露,也算是一种创造,好比小孩子游戏里的自骗自。一个人身心畅适,精力充盈,会不把顽强的事实放在眼里,觉得有本领跟现状开玩笑。真到忧患穷困的时候,人穷智短,谎话都将不好的。(P197)
15,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他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新标识。(P211)
16文人喜欢有人死,可以有题目做哀悼的文章。(P221)
17,年龄是个自然历程不能超越的事实,就像饮食男女,像死亡。有时,这种年辈意识比阶级意识更鲜明。随你政见、学说或趣味如何相同,年辈的老少总替你隐隐分了界限,仿佛瓷器上的裂纹,平时一点没有什么,一旦受着震动,这条裂纹先扩大成裂缝。(P252)
18,天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没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P266)
19,可见结婚无需太伟大的爱情,彼此不讨厌已经够结婚资本了。(P277)
20,可能为了唐晓芙,情感都消耗完了,不会再摆布自己了。那种情感,追想起来也可怕,把人扰乱得做事吃饭睡觉都没有心思,一刻都不饶人,简直就是神经病,真要不得!不过生这种病有它的快乐,有时宁可再生一次病。(P277)
21,老头子恋爱听说像老房子着了火,烧起来没有救的。(P278)
22,开同学会都是些吃饱了没事干的人跟阔同学拉手去的。看见不得意的同学,问一声"你在什么地方做事",不等回答,就伸长耳朵收听阔同学的谈话了.(P285)
23,只有女人会看透女人。(P287)
24,远别虽非等于暂死,至少变得陌生。回家只像半生的东西要回锅,要煮一会才会熟。
25,睡眠这东西脾气怪得很,不要它,它偏会来,请它,哄她,千方百计勾引它,它拿身分躲得影子都不见。(P292)
26,拥挤里的孤寂,热闹里的凄凉,使他像许多住在这孤岛上的人,心灵也仿佛一个无凑畔的孤岛。(P305)
27,老实说,不管你跟谁结婚,结婚以后,你总发现你娶的不是原来的人,换了另外一个。早知道这样,结婚以前那种追求、恋爱等等,全可以省掉。谈恋爱的时候,双方本相全收敛起来,到结婚还没有彼此认清,倒是老式婚姻干脆,索性结婚以前,谁也不认得谁。“P322”
28,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P338)
29,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感悟:
看书的过程中,每次到一本书收尾,写感悟的时候,脑袋总是一片混沌。倒不是说空白,因为零零散散的感悟总是有的,但是总也比不上他人解说的透彻到位。所以不敢下笔献丑,但是觉得真不写出点什么来,仿佛又浪费了一本书。
看这本围城,进度较慢,各种原因,直到今天早上断断续续四个小时,才把最后一部分读完。合上书之后,或许因为读书时间跨度太大,脑子里浮现全部是今早上读到的文末杨绛先生为《围城》写的后序中,描写的那个“痴气”十足的钱老。
诚然,我更喜欢后序,更喜欢钱杨二人生活的点滴。杨绛先生对本书的写作背景,人物解析,让人对书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同时,她笔下还原了一个更加鲜活真实的钱老。
回到小说本身,因个人浮躁等原因,中间一部分读的屡屡犯困。但是书中各个人物的特点,还是在作者笔下栩栩如生。
本书对一些出身名门,有学历的人进行了讽刺,比如苏文纨的自恋与辛酸,到了可笑的地步;再比如方鸿渐本身,怯懦无能。李梅亭的虚伪,顾的溜须拍马阿谀奉承……
三闾大学体制内的拉帮结派,明争暗斗。
尤其方鸿渐和孙小姐结婚前后的改变与两大家庭的矛盾,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两个原本感情还可以的人,共同走进了婚姻,最后被家庭,观念,生存摧残到歇斯底里。
围城外的人想冲进来,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去。这是人生的悲哀还是原本就是人生的本质?
就如文末所说:“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时间不可重来,世事不可回转。把人圈住的并不一定是围城,而有可能是人本身。
另外,读书的好处我觉得是充满了惊喜,你会发现之前看到的句子出现在文中某一处,豁然开朗:原来这句话是出处是这里!
比如关于先旅行再结婚的解说;
比如男女间借书的缘由。
还有一些其他哲理,被作者三言两语就表达清楚,让你觉得说的好在理,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
有时,于我这种理解深度不够的人,这种惊喜对我来说,也可以当作读书的意义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