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经文讲到孔子发脾气了,温、良、恭、俭、让是孔子非常重要的特质,那发生了什么,使孔子发起脾气,且忍无可忍,不就是跳个舞?在孔子的文化体系中,他对于风俗的重视,会超越现实的利益。民风民俗有这么重要?
不仅仅孔子重视民风民俗,他的得意门生往往得到了他的真传。孔子有个非常得意的学生叫子贱,《论语》中记载:子谓子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鲁国难道没有君子了吗?鲁国如果没有君子,请问子贱他的品行是从什么地方学来的?
《孔子家语》中记载了有关子贱的这个故事:子贱在单父(今单县)当行政长官(县长),有一年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路过单父,于是单父的年龄长的人,来向子贱请求:地里的麦子已经熟了,现在齐国来侵略,来不及让每个人去收自己的麦子,咱们想一个办法,把百姓全部放出城,让他们去收城外的麦子。因为咱们不去收,路过的敌人就会把麦子收了。别管谁种的麦子,咱们的百姓放出城收麦子,一方面增加了我们粮食,同时也不会资助敌人。
这位老者向宓子贱出的主意怎么样?这位长者去请求了三次,子贱都没听他的。后来,城外的麦子都让齐国的军队给收了。鲁国的大官季氏听说了这件事,非常生气,派人去责备子践:百姓种麦子,一年才收成一次,粮食是命根,长者都提醒你了,不听,到底想干什么?
子贱非常恭恭敬敬的说了下面的话:今年没有了麦子,明年还可以再种,但如果让不耕种的人得到了收获,会让百姓喜欢有敌人入侵;而且收获今年一年的麦子,鲁国并不会因此而更强盛一些;丢了这一年的麦子,鲁国也不会变得更弱。但如果让百姓产生了自由拿取的念头,由此而造成的创伤,一定是几代人也平息不了。
当季孙氏听到了这个念头以后,非常的惭愧,他说:什么地方有个地缝,让我钻进去吧,我怎么好意思再见到宓子贱。
回过头想一想,孔子为什么发脾气?是在意那些形式吗?不,他在意的是——人心。人心不能乱,如果人心乱了,其他的乱就不可想像了。他在意的是——民风和民俗,民风和民俗是由人心组成的,有什么样的人心就有什么样的民风和民俗。人心醇厚是礼的的根本。
礼的本质是仁爱之情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礼,它的本质是承载着满满的感念之情和仁爱之心。因为仁爱和感念,所以礼尚往来,礼的本质加重了情感。对于人来说,最美好的还是有情感。美好的情感,平静的生活。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礼,是整个社会有序进行、和谐相处的根基所在。礼之本,好比是树的树根一样。孔子这样回答:子曰:“大哉问!”一个“大”字,古典语言的特点简单而深刻。
礼有很多,比如八佾舞于庭,是礼;“三家者以《雍》彻”,祭祀时,撤祭品都有和它相应的曲子,是礼,但这只是一些特殊的场合。一般的场合,在日常的生活当中,“礼,与其奢也,宁俭。”礼与其讲究太多,宁俭,俭,简约、简单、节俭,能够表达礼基本的意思,就可以了。
《论语》真正在意的,还是日常的生活。在众多的礼中,丧祭之礼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丧,与其易也,宁戚。”易:在丧礼上一切都治办的非常妥当,就是易。把各种程序安排的妥当非常重要,但《论语》所表达的,往往是比我们知道的重要还重要的重要,叫宁戚。戚,悲伤。悲伤是丧礼中最重要的事。
但在现实的世界,家里亲人去世,自己人哭不出来,花钱请人来哭。《论语》看似简单,但其实不简单,《论语》终究是要引领我们的生活。
有人说,不要学那些繁文缛节,繁文缛节必要的时候还是必要的,但孔子讲礼的本质,并不是繁文缛节,形式和内涵应该配起来。如果形式和内涵发生了矛盾,那孔子的选择是它的内涵,在意的是礼的义,礼的本质,这才是礼的根本。
正统的重要性
3.5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夷狄,少数民族。中华文化有一个文化上的概念,文化上的概念即是夷夏之辩。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一个事:大一统。有“一统”,就开始重视“正统”。正统和一统什么关系?一统是我们团结在一起,在一统的思想下,文化和文明开始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今天,汉族和各个族的概念,慢慢会越来越淡化,这种民族的概念,会成为我们内心的一个坚守。合到一起,就是一个族——中华民族。
孔子那个时代,有很多的邦国,还有中原的政权,中原的政权一直被视为正统。周边开始有夷夏。夷狄,夷,东夷部落,东夷、北狄、西戎、南蛮,一般是这样分的。
这句话有两个含义:一一种含义是,夷狄,即周边的这些民族,有君尚且有君主,不像诸夏当年的中原政权,礼崩乐坏,目无君长;还有一种含义说:夷狄不如诸夏。即虽然夷狄有君,但他的文化落后,也是不如诸夏。实际上,这段话是孔子对春秋这段历史的评价。
当时社会,弑君的情况非常多,乱成一团。根据当时的历史现状来判断这句话的意思,可能第一种情况更接近,就是诸夏还不如夷狄。中原政权已经乱了以后,还不如人家周边的这些所谓的蛮族。人家还知道目有君长,还知道尊敬老师,还知道仰望中华文明等等。
所以说,为什么出现孔子啊?为什么孔子奔波在道路之上,为什么孔子要投身于滔滔的天下?就是因为天下滔滔,才真的是很需要人投入呀!正是因为乱成一团,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才更显得重要和必要!
拨乱反正、正本清源不一定在当时的时代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但是还是为子孙后代指明了方向,为今天的我们指明了方向。当我们心中有一点点迷茫、困惑、不清晰的时候,我们还是可以回过头来,从《论语》当中去汲取智慧。因为它总是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路上。
礼违背了理,就没有了意义
3.6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旅,不是去旅游,而是旅祭,祭祀。季氏要去泰山祭祀。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你能救他吗?对曰:“不能。”他说不能。孔子就很伤心,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孔子为什么说要去救季氏呢?
季氏去泰山,一是去显摆;二是祈祷希望泰山能够保佑他。可是泰山神保佑什么人?泰山神保佑的是那些守礼的人,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可是如果违背了天礼,即便是有泰山神,他会保估我们吗?不会。不要说求泰山神,就是求老天,他也不可能保佑呀。
这个道理只要是懂一点理的人都明白,就像林放还知道来问礼之本。既然这个道理连人都明白,那神又怎么能不懂呢。所以,即便季氏去祭拜泰山神,神也不可能保佑他。孔子叹息,不仅是因为季氏违背了礼,孔子是为人性的不能改变而叹息。
到了悬崖边,应该干什么?四个字:悬崖勒马。可是季氏为什么不绕着走?而是大步的跳向悬崖,那是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地方是悬崖。想一想:不知道什么地方是悬崖的人这个世界上真的只有季氏吗?一定不是。太多的人不知道什么地方是悬崖,别是拉他,他也不一定知道这是好意啊。所以,如果真的靠近了悬崖,一定要悬崖勒马。
向上仰望,不切断和我们祖先的联系。
向下扎根,不切断和一方水土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