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随着李健的一首《异乡人》,一种种莫名的情绪涌上心头。漂泊在外的游子,会想起故乡的灯光了吧。虽然,我未曾漂泊异地,可我见识到着许多为实现自己的北京梦而默默攀爬的异乡人,他们就像蜗牛一样,移动缓慢却步履不停。
经常能和外地人做上邻居,他们的故事我也略知一二。记忆很深刻的一个外地邻居是卖菜的,他们好像是安徽人。北漂应该20多年了。每天早出晚归,非常辛苦。记着我小学时,早上起床见不到他们的身影,晚上睡觉时仍然见不到他们的身影,我一度产生了他们家没有人的错觉。当然,这种误会慢慢就消除了;他们的菜摊搬到了我上学的路上,每天天不亮就开车去20里外的蔬菜批发点进菜,此后一天无休,直到深夜。应该是怕菜卖不完,放时间长了就不新鲜或者坏了没人买,所以他们一直在坚守,就这样坚持到了现在,虽然好多年没做邻居了,不过他们的菜店多年未变,故事也没变化吧。
图片与文字无关
说来他们即使这样兢兢业业,生活也只是勉强支撑;稍有点钱就被生活中的琐事剽走了。他们家的大儿子那年也上小学,比我小一届,说不清是脑袋瓜不灵光还是怎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差,常年班级倒数。他的父母不甘心,用微薄的收入也要让孩子上补习班,补这个补那个,钱花出去不少一点也没看到成效。现如今,那个孩子辍学了,有时还能在那个菜摊看见他,用着陌生的眼光看着我。他们家的小女儿在安徽上小学,没有带到北京来,因为家里看不了两个小孩,索性就让老家人帮忙带着;小女儿上的是私人小学,因为当地的公立小学据说条件很差。于是小女儿的学费生活费也高的吓人。就这样各种琐事压着这对夫妻让他们不敢停歇。他们的妹妹一家也住他们附近,两家人共同卖菜共同依偎,能得到些许安慰吧。
还有一条街上,家家户户做铝合金生意。他们好像还都互相认识,老家是一个地方的。每天砂轮摩擦金属的声音不绝于耳,焊接飘来的沸热味也弥漫着整条街。不知是谁最开始在那个地方做铝合金的,我的记忆中那里总是很热闹。年纪尚小的小孩每天在各个铝合金的屋子穿梭;稍微成熟点的孩子则早早操持起了父业,焊接铝合金。好像是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孩子上完小学就够了;在北京他们的孩子也顶多上完初中就不能念普通高中了,要么会老家,好一点的会有机会上职业高中,那样的话还不如一开始就学好自家的手艺,省去那份学费了。说他们生活单调,可他们还每天乐呵呵的;说他们的生活还行,他们又吐露着北漂的艰辛。好像未来不会有什么希望,来北京也只是随大流。
还有许多漂泊在外的异乡人的故事,他们不是那学历非常高而受欢迎的知识分子,而是一些普通人。他们渴望能做点事脱离外地人这个身份,到头来又是不断的循环往复,就像是卖菜的儿子将来继续卖菜,做铝合金的后代还在做铝合金。不过,既然选择了北漂这条路,即使艰辛也要步履不停,有梦想总是好的。
漂泊在外的异乡人,你们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