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得到一个专栏《超级个体》有一篇文章讲:5个问题写出好文章!
在分享写出好文章之前,想先分享下写文章的三个误区:
1. 不知道写什么
2. 写不出来
3. 流水账,没有观点
这是决大多数朋友遇到的问题,我也是绝大多数中的一个,尤其是坚持日更一来,每天写文章都要想一想,我今天要写什么?写着写着,不知道要怎么写了?文章毫无结构,想到什么写什么,没有主题线。
有人说:写作不是灵感来了再去写,而是写着写着灵感就来了。其实很多时候是先后顺序的问题,就像学习理财一样,其实最基本的一个概念是:储蓄。储蓄是要先存钱再花钱,而不是先花钱再存钱,这也是绝大部分人存不下来钱,或者成为月光族的很重要的原因。
很多作家写文章并不是一气呵成,他们也需要积累素材,之前学习过一个卢曼卡片学习法,他是将看到、学到、听到的所有内容都分类整理到相关的主题盒子内。通过阅读、分类提取、提出观点想法这种方式进行学习的方法。
写作也是如此,需要大量的积累素材,根据素材形成固定的框架和结构,进行填充,就可以了。
解决了以上三个误区之后,就是文章结构问题了。写文章可以从这五个问题开始:
1. 有什么特别想分享给别人的事和观点?
用15分钟看完一本书,你觉得可能吗?但是有人就是这么看书的,就是成甲老师,他看书会挑出书中的主题线,即核心观点。
比如《花钱的方法》,这本书的核心观点是:好的花钱方式是把钱越花越多的方式。一本书不要想解决一个大的体系,能解释清楚一个概念就已经很棒了。
2. 观点的价值在哪?为什么与众不同?
在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这个观点与你其他的观点有什么关系?若没有掌握这个观点对你有什么坏处?若掌握了这个观点对你有什么好处?
3. 知道了这个新概念或者观点,还有哪些新的概念或者观点需要学习?
一般一个核心论点需要几个分论点来论证,大部分会保持在3个分论点,分论点太多会太烧脑。把每一个都解释清楚,会对核心的观点有新的认识和理解。
记忆,其实是一个联想的过程,对于新概念或者观点最好的理解方法是用我们大脑中已有的旧概念或者观点相关联,这样有助于理解。
4. 掌握了概念之后,应该怎么做?
韩寒曾说:道理懂了很多,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知和行是两个概念,知做到了,如何行?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大量看模型、模仿、假装做一个体系或者写本书。关于概念的方法和理论都很多,去执行的时候,不同的人结果也差之千里。
5. 自己的观点是什么
回答了前边4个问题之后,最后要表明自己得观点。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明白,你究竟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鲁迅曾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么一句话:我家门前有两颗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文坛大家可以这么些,作为初学者这么写有可能会被骂。所以还是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让读者也更清晰。
把五个问题讲清楚,一篇文章也差不多成型了。现学现卖,希望我和每一位读写朋友都能在写作的路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