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决定智商。
这句话引发了很多争议。
有钱人往往比穷人聪明,更没天理的是,有钱人的孩子比穷人的孩子更聪明。
这代人已经输了,下一代也要输?
陈胜在2000多年前发出荡气回肠的怒吼,“富贵宁有种乎!”。然而,跟陈胜一样敢于抗争的当代穷人,似乎要被当今的智力研究结果挫伤。
穷人家的孩子
穷孩子和富孩子的智力研究结果,令人丧气
近年来,关于穷孩子和富孩子的智力差异问题,国内外都做过一些研究和调查。这些结果,令人穷孩子极其家庭,倍感压力。
一、美国《自然神经科学》杂志做过一个研究,用大脑扫描仪,对1000多名3-20岁的孩子的大脑进行扫描,并对这些孩子的家庭背景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富裕家庭孩子的大脑数据优于贫穷家庭孩子。
语言、记忆力、执行力的强弱,与相关大脑区域的面积大小有直接关系。面积越大,相关能力就越高。
对这几项能力有重大影响的大脑区域面积,富裕家庭的孩子比穷人家庭的孩子要来得更大。这意味着富孩子比穷孩子更聪明。
二、数年前,杨东平先生主持的《中国教育发展报告》指出,1988年开始,重点中学里,来自政府、企业管理者和专业人员家庭的学生人数比例迅猛上升,而农民和工人子女的比例急剧下降。企业管理者的比例从7.8%上升至43%,产业工人子女的比例,从37.3%急跌到16.65%。
这样看来,穷人家的孩子,在考学和就业竞争方面也处于劣势。
穷人的孩子
富人家的孩子
富裕家庭的孩子凭什么比穷人家的孩子聪明?
大家可以想到的是,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资源足、视野广,除了学习,不要忧虑家庭之事,在交际中充满自信,父母在其教育上也舍得投入更多金钱。
相比穷人家的孩子,尤其是偏僻乡村的穷孩子,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玩过乐器,学过美术,跳过舞蹈,吃过很多东西,玩过很多玩具,去过很多地方,见过很多人。
这些东西,似乎过眼云烟,但实际上对孩子的大脑形成了各种有效刺激,让他们的大脑皮层厚度和面积、大脑沟回、神经纤维等得到了有益的增长。
以下这个试验,验证了上述结论。
生物学家马克·罗森茨威格做了一个试验。
将试验老鼠分成三组。
第一组老鼠,在标准的环境里生活,食物和其他生活条件较为普通;
第二组老鼠被分开,每只老鼠被单独关在一个隔间里。隔间很小,以不透明的玻璃隔离,光线暗淡,食物和其他条件很贫乏;
第三组老鼠,则群居在优裕的生活条件里,被给予了充足的光线、食物和水,此外,这些老鼠有很多“娱乐设施”,有秋千、滑梯、桥等等,老鼠们在吃饱喝足之后,可以尽情玩耍。
一段时间后,标准环境里生活的第一组老鼠,一切如常。
在贫乏环境地生活的第二组老鼠,行动迟缓,目光呆滞。
在优裕环境里生活的第三组老鼠,行动敏捷,目光活泼。
后来,试验者解剖了三组老鼠的大脑,研究后发现,三组老鼠大脑中,与智力有关的生物化学物质,都有明显的差异。
与智力相关的指标包括,大脑皮层厚度、大脑皮层蛋白质含量、大脑皮层与大脑的比例,脑细胞大小、神经纤维的数量、神经元突触数量等。
三组老鼠出现巨大的差异,第三组老鼠胜于其他两组老鼠,而第二组老鼠的各种数据结果最差。
试验者得出结论,在优裕环境里生活的老鼠最聪明,而在贫乏的环境里生活的老鼠最笨。
第三组老鼠饮食充足,心情畅快,同时在玩秋千、滑梯等设施时,接受了外界丰富的刺激,调动了学习能力并激发了大脑,最终它们的智商变得更高。
在贫乏环境里生活的第二组老鼠,被单独隔离,食物缺乏,也没有与其他老鼠玩耍互动的机会,更没有条件在玩耍滑梯、秋千,整天在暗淡的光下线,呆滞地生活着,缺乏必要的刺激,最终影响了智力的提升。
穷人的孩子,犹如第一组或者第二组老鼠,富裕家庭的孩子,好比第二组老鼠。
那么,穷人的孩子彻底没有翻身的机会?
以上种种结果看来,穷人的孩子似乎很难翻身了。
事实上并非如此。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千千万万普通家庭的孩子,通过努力,最终走向成功。马云和李彦宏,都是出身普通家庭的孩子,最终打造了各自的互联网帝国。
当然,这个例子比较极端,但我们在生活总,经常可以亲眼目睹一些穷苦孩子逆袭的鲜活例子。
只是,从许许多多社会统计和调查结果来看,殷实家庭出身的孩子,取得成功的人数比例,超过了穷人家庭的孩子。
这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穷人家的孩子,如何在有限的资源里,让自己变得更聪明?
马克·罗森茨威格的试验证明,要变得更聪明,就要让大脑接受更多有益的刺激。
穷人家的孩子,恰恰在这些方面较为缺乏。
但是,只要我们肯发现,便可以找到许多训练大脑的方法,而且这些方法,“性价比也很高"。
一、饮食保证:
如今,即便普通的家庭的孩子,也可以吃饱饭,同时也可以保证基本的蛋白质供应。如果肉吃得少,那么至少可以以奶粉替代。 在一些大型购物商场里,我们可以六七十元的价格,买到一公斤装的新西兰进口优质奶粉,基本可以吃一个多月。
以当今的社会状况,满足大脑发育所需的营养,是容易办到的,因此这不是最大的问题。
二、刻意的大脑训练:
1、与“哑巴老师”对话
我们请不起课时费高昂的老师,那么我们可以请书本这位哑巴老师来教我们。
只在学校念过五年书的民国大师王云五,就是靠向哑巴老师学习而成才的。他曾五金店的学徒,后来成为了 总统府秘书、教育司司长、经济部长、大学教授、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
他完全自己自学成才的。
作为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他的英语很牛。我们来说说他的学英语经历。他只上过5年学的人,英语底子很差,甚至完全没有,最后去成为英文大家。
他是如何向哑巴老师学习的呢?
王云五读到英文书籍中非常精彩的部分,就会将这部分翻译成中文。然而放到一边,一个星期后,再将中文翻译成英文。随后,将自己所写的英文与原文进行对照,找出用词、文法方面的差距,紧接着一一修正。
就靠着这种“刁难自己,死磕书本”的简单方法,他成为了英文专家。
王云五的起点和条件,或许比我们当代的穷孩子还差,但他用性价比极高的方法,让大脑得到高强度的刺激和训练,最终成功了。
以此类推,我们请不起钢琴老师,那我们可以购买一台几千元的钢琴,对着网络上的视频教程,死磕一阵,虽然不能像郎朗那样成名成家,也能让大脑得到相应的训练效果。
美术、舞蹈之类的,都可以如法炮制。
此外,互联网资源如此丰富,TED、全球名校公开课等应有尽有。我们可以在网络上看到全球最知名大学里最精英老师的授课内容。
实际上,坚持自学并养成强大的自学能力,远比老师指导下亦步亦趋的学习,更加高效地锻炼大脑。因为自学的过程会更难,更有挑战性,但对大脑的刺激更大,对智力的提升更有益处。
越是刁难自己的学习方法,越是有助于智力的快速提升。
我此前写过一篇《草根成长之路:快速提升智商的捷径——自我刁难学习法》, 较为详细地讲到这个问题,可以参照着看。
2、勤于写作,分享所得
写作是一种输出的过程。
许多东西,你自以为很熟悉,已融汇贯通,但真正要你写出来时,往往捉襟见肘。此时,你会发现,哪个知识点理解粗浅,哪个地方完全不懂。然后,我们针对这些不足,再次读书、询问,将漏洞补回去,接着将文章写完。
写作即输出,如果你肚里没有干货,那么就倒逼自己再次输入更多知识,循环往复,你可以走得很远。
如果你缺乏一个好老师,没有别人告知你的不足之处,那么写作是一个检索自身不足,并有针对性弥补不足的有效方法。
一个人的智商高低,与大脑皮层的面积大小有关。人脑的容量大体相同,但有些人的大脑面积更大,有些人的更小。这就是与大脑皮层沟回数量有关,沟回越多,大脑皮层的面积越大,智商也越高。解释一下,所谓的沟回即我们看到的大脑解剖图的里看的,沟沟壑壑的皱褶。
写作和王云五的自我刁难的学习法,都是一种倒逼自己高强度刺激大脑、增加沟回数量,并提升智商的有效方式。
3、咬着牙在社会上磕碰和尝试
虽说富人的孩子更聪明,但是全球著名富豪家族的创始人,一半以上是穷苦出身,从洛克菲勒
到曾登榜全球首富的Zara创始人阿曼修·奥尔特加(Amancio Ortega),无不如此。
穷人的孩子在智力上没有天然优势,但是后天的改造,也可以后来者居上。
Zara创始人阿曼修·奥尔特加的父亲是铁路工人,每个月300元,经常撑不到月底,每个月都有一段青黄不接的时间。
阿曼修·奥尔特加12岁辍学,早早进入社会。每一份工作,他都认真对待,勤恳学习,受到了每一个老板的认同。在裁缝店干了好多年,熟悉了服装原料采购、成衣制造、终端销售的每一个环节之后,他决定创业。通过大胆尝试,推陈出新,终于创立了世界最大的服装公司,并成为了世界首富。
可见,穷孩子的学习,不一定非得在学校,社会上、工作中,都是学习的地方,成长的阶梯。
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大家熟悉的刘强东。刘强东幼年经常吃不饱饭,努力考上了人民大学。创业初始,他在中关村卖光碟和数码产品,做起了小贩。但他的女朋友也看不下去,觉得做小贩没有前途,有辱人大毕业生的身份,与其分了手。刘强东充满远见,继续坚持,最后做成了市值几百亿美元的上市公司——京东。
我们看到千千万万的穷人家的孩子,最终出头了,那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悲观,尽可能地利用有限的资源,用尽各种方法,最终让自己成长起来了。
最后,用一句广东俗语勉之:莫欺少年穷,终须有日龙穿凤,唔信一世裤穿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