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远的背后带领》是2021年阅读的第一本做分享的书。本书的作者是安心,一个能安于当下一刻,享受着生活重点滴的幸福,内省但不内疚的人。
哈利 · 帕尔默和萨古鲁说的:真正的带领是在远远的背后带领。退至孩子的身后,给孩子空间与自由,同时保有连接和支持,这就是最好的带领。纪伯伦说,孩子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我们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当我们站在远远的背后,就不会想要操控孩子,而是尊重和允许孩子成为自己;当我们站在远远的背后,就能纵观孩子所处时空的全貌,真正看见孩子;当我们站在远远的背后,就不是在带领,而是跟随。愿此书与你共勉,愿我们都能高高山头立,也能深深海底行,活出所知所学,利己也利他。
时代已不同,生存不再是问题,允许孩子活成他们自己。他们或许会跌倒,或许会走错路,但我们会给予他们陪伴,而不是越界。
当我们谈及界限时,会有很多害怕,比如害怕界限会造成关系的破坏,因而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结果却是由于我们的不真实,关系越来越疏离。实际上,彼此保有界限的关系,才能更长久。比如如何尊重他人的权利与需求,如何为自己的感受和需求负责任,不侵犯,也不被侵犯。保有界限,哪怕是面对一名婴幼儿,你也会感叹,原来人与人之间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
可现实中,对于界限却是模糊不清的,许多人在无意识中越界,这些越界还被冠名“为你好”,于是就出现了妈妈冷、妈妈饿;不管孩子是否愿意,一把抱过来或一口亲下去,更有甚者,不亲到孩子哭就不算“疼爱”;催婚,父母好像永远都比我们知道该什么时候结婚,该跟谁结婚,上什么大学,读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
除了以上的这种越界,还有一种—隐形的越界。比如在生活中,我们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想推荐给伴侣看,但又担心对方没有仔细看,干脆就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对方听,结果就上演为一场激烈的争吵,受到对方的指责。分享文章给对方,并不越界,可当我们想通过朗读来确保对方仔细阅读时,其实就是在实施隐性操控,实质就是越界。而我们的伴侣,界限被侵犯时,无力为自己守护,于是采用攻击的方式,指责对方。这就是典型的反越界不成,反而演变成了越界。显然,生活中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我的界限、你的界限,纵横交错,混杂一处,加上投射其中的情绪,更是一团乱麻。
生活中常见的另一种反越界不成却变成越界的情形是以受害者的姿态出现,所有受害者内在上演的都是一种隐形攻击。通过展现自己的受害,来实施对对方的潜在攻击,而攻击就是越界。受害者会传递和投射内在的愧疚,通过罪恶感来操控他人。而这样往往从不失手,因为愧疚是那么深地根植于我们的潜意识,所以面对受害者,是很让人难受的。受害者更可怕的地方还在于,对于自己的被越界,不但不想去守护,反而觉得我终于找到你的罪证了,我终于可以实施对你的控诉了。这样的控诉往往有其更深的来源,大多数时候,受害者只是利用眼前事报之前的仇而已。第三种反越界演变成越界的情形是被侵犯的都是自我的界限,通常体现为自我憎恨、自我攻击,甚至是自残。
到底如何守护好自己的界限,又不去侵犯他人的界限呢?
不去伤害,也不被伤害;放下操控与恐惧,不去侵犯;拥有内在力量,不被侵犯;尊重而不放纵,邀请而不要求;清晰自己的位置,做一个陪伴者和倾听者。
我们常在言语上侵犯孩子的界限,却丝毫没有觉察,甚至不觉得是侵犯,比如逗孩子的行为就非常不尊重孩子,充满戏谑,有时甚至是恶俗的。我们常常低估语言的力量,低估语言对一个人的影响。我们有很多言语和行为上逗孩子的方式,比如吓唬孩子“有弟弟了,你妈妈不要你了”……还有一种逗孩子,就是把自己的羞耻感投射给孩子。
如果父母带着羞耻感或羞涩感,带给孩子的能量也会是这样。如果父母是坦然的,不别扭也不扭曲,那么孩子当然也就不受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始于彼此的相同点。比如伴侣,一开始看见的总是对方与自己的志同道合,慢慢地,彼此的不同逐渐显露,然后开始紧张、恐惧,害怕那个不同是对自己的否定,害怕那个不同会带来对方的远离。若能把觉察带入这样的时刻,就不难发现,其实我们渴望的是对方的认可,期待被对方看见,而这份最初的渴望和期待来自父母。多少次我们对父母有同样的渴望和期待,但绝大多数时候这样的期待总是落空,于是,我们出发去寻找他人的认可和看见。我们也会把这样的期待投射到关系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大概就是基于这样的投射,所以我们更愿意与跟我们有相同认知和价值观的人成为朋友,与志同道合的人成为伴侣,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最初的那份渴望。不管再怎么相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哪怕是兄弟姐妹,在相同的家庭环境中成长,也常常个性迥异,双胞胎也有性格大相径庭者。期待必然伴随失落,还有最初不被父母看见的恐惧。于是在最亲密的关系里,当对方无法满足我们的期待时,就会激起我们最深的恐惧,关系越亲密,我们投射的感受越深。另一个常常被投射的对象就是我们的孩子,在父母那里的期待,一开始被投射到伴侣身上,然后落空了,又被我们投射到孩子身上。若是幸运,孩子具有反抗能力,能抵抗住这些操控,在荆棘中长成自己的模样。大多数孩子会在挣扎中屈服,重复父母最初的伤痛,他们又成为不被看见的孩子,长大后又开始到处寻找认可,轮回就是这样发生的。期待就是欺骗,期待就是越界,期待过度就是操控。在关系里,我们难免会期待,希望孩子身心健康也是一种期待,但如果我们足够清醒,就不会冠冕堂皇地用自己的期待去操控关系中的人。我有我的期待,若你能满足我,那很好,若你无法满足我,也不是你的错,我的期待只与我自己有关。能滋养彼此关系的,应该是爱而非期待。最好的爱是带着尊重,允许对方成为他自己,而不是成为我们所期待的样子。停止期待,其实就是开始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任。当你真正意识到自己才是生命的主人时,就不会在关系中投射你的期待了。若不再期待,你就自由了。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管发生什么“坏事”,很多时候我们的第一反应是“都是因为我”,
“都是因为我”太痛苦,就会演变成另一面——“都是因为你”。老板黑着脸,你会想要求真多、真刻薄、唯利是图;父母有情绪,你可能觉得老人家不理解你,不可理喻;伴侣脸色不好,你想到的是对方的种种不好;孩子一哭,你想到的是这孩子真不懂事、真难带;好朋友最近不怎么联系你了,你可能会想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干脆不理对方了。由于先有“都是因为我”的心理魔咒,那么出于防备,你就会发动攻击,找出“都是因为你”的各种理由。防备即攻击,没有防备就没有攻击。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间的争端,都是因此而产生的。
究竟怎样走出这个戏码呢?根本之处就是要破除“都是因为我”这个魔咒。老板黑着脸、父母有情绪、伴侣脸色不好、孩子哭了、好朋友最近不怎么找你了……可能真的跟你有关,但大多数时候其实跟你无关,就算真的跟你有关,此时被困扰的人也不是你,而是对方。解除这个魔咒的秘密就在于学会问题归属。当你知道如何归属问题区时,就会清楚,在那样的时刻,是对方处在问题区,是他们有情绪,他们有困扰,这是当下的事实,也是当下的唯一真相。问题归属,能让你更有觉察,而有了觉察,你就可以选择跟以往不同的做法。所以,当清楚地知道是对方处在问题区时,你可以通过倾听进行核实。如果是因为其他事情,你可以给予对方关怀和陪伴,如果是由于你的某个行为,你同样可以通过倾听,协助对方走出问题区。
可见我们要想界限分明地生活,就要知道如何对问题进行归属,当我们归属好问题区,清楚了界限,我们就可以做到没有防备,没有攻击,而是负责任,无伤害,达到一致性沟通。
我忽然间懂得:原来自己之前的情绪大多都是没有归属好问题区,而导致攻击和伤害。
我们要知道沟通的本质不在于好坏对错,而在于沟通双方愿意坦陈自己和尊重对方,共同面对当下的真相,寻求帮助或给予帮助。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是我们父母处在问题中,孩子的一些行为让我们情绪高涨;我们的需求被干扰;我们内在被压抑的情绪被触动等等,此时需要我们表达面质性信息,就是非责备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然后去倾听,而不是让别人承担压抑的情绪或伤痛,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到别人身上,特别是孩子身上。
有多少时候,我们错把投射当成爱,但这不是爱。真正的爱,伴随着觉察,有了觉察,才不会在心理上越界。在关系中要带着觉察和觉知。真真切切地去看,看自己、看生命、看他人。看到投射,收回投射,自己处理自己的部分,才能真正地陪伴对方。
其次关于抗挫折能力:身为父母,在内怀有信任与尊重,是养育孩子的最好土壤;在外给予高品质的陪伴,是孩子充满安全感的港湾。无条件养育是最好的抗挫折教育,爱是最好的抗挫折能力。
当有人在我们面前起纷争时,我们容易陷入法官的角色,直接进入对方的领地,评定对错。不是让双方直接进行沟通,而是我们代为沟通,我们成为沟通的重要部分或途径,其实这也是一种越界。
而我在两个孩子小时候发生冲突时,恰恰就是越界了,我没有做到积极倾听,今天在学习中,真正懂得什么是积极倾听:是指在沟通过程中,对孩子的语言反馈不掺杂父母个人的信息,只是对孩子之前的信息做如实反馈。反馈的内容就是事实和感受,也就是帮助孩子表达出他经历的事实和感受。
我曾做了那么多错误的处理…………
很多时候,孩子的某些行为,哪怕是父母认为不合理的行为,其实跟大人一样,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是安全感的需求,可能是生理需求,或其他需求。当然,也有可能是一种情满而泄,由于压抑的情绪导致了某些行为。而我们太容易掉进评判的习惯中,用好与不好或是乖与不乖来评判孩子。这其实是对孩子的行为我们不接纳,而给孩子贴上“不乖”的标签。
当孩子处在问题区,我们总是用各种说教、命令、威胁,让孩子妥协,之后我们就又非常后悔和心疼,如此反复。学会积极倾听孩子,对每一个想成为智慧型父母的人来说,真是一门必修课。”
怎么做才是不评判呢?
学会倾听,当我们学会倾听孩子时,就可以避免评判孩子。倾听最根本的意义在于同频回应。当孩子处在问题区时,最需要的是被我们回应,我呼你应,便足矣。所谓倾听,只是把频道调到与孩子相同。
描述事实,表达感受,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孩子是会重新做出选择的。结果就会是皆大欢喜的。
孩子不适应幼儿园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有的妈妈采用环境调整,为孩子换一家幼儿园;有的妈妈接纳孩子的行为,不去幼儿园,自己在家带孩子,过一段时间后,孩子自己提出要去幼儿园;有的妈妈处理了自己的焦虑情绪后,孩子去幼儿园不再是问题。很多父母问我遇到这个问题应该怎么办:表达真实感受,核实彼此信息。拥有同理心的倾听,而不是以命令、威胁、嘲讽、追问、转移注意力等回应方式阻碍沟通的顺畅。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很多时候都在替孩子决定他的事情,小到吃喝拉撒,大至孩子的所思所想。于是,孩子渐渐觉得,我不需要为自己负责,反正都是父母说了算。“他人会为我负责”的惯性养成,孩子会变得依赖,父母又开始埋怨孩子一点儿都不自主。孩子是完全独立的个体。作为父母,分不清楚界限的负责任就是在扼杀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阻碍孩子发展自己的力量。美其名曰负责任,实质却是控制,是父母的恐惧,而不是孩子的需要。其实我们爱孩子,就把责任留给孩子自己承担。对于父母来说,为自己负责任,就是不断让自己成长,让自己完整。当我们越来越成熟时,我们才能以生命影响生命,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
父母与其担心孩子,不如成为孩子最好的支持者,用爱充实他们的心灵,而长出与风雨共舞的翅膀是他们的本有智慧,是与生俱来的。与其去教育,不如去爱。一个内在感觉安全、被接纳的孩子,会进行自我教育,发展出健康的人格。当然,不教育并不意味着放纵,当孩子的行为给我们带来干扰时,我们不能直接告诉或命令他该如何做,而应敞开自我,坦陈感受以及该行为带来的影响。用我信息告诉孩子,哪些行为能接受,哪些行为不能接受,有时甚至可以态度强硬一些。当孩子的行为完全不可以接受、完全不能再发生时,父母需要坚定、强硬、内外一致地表达。重点在于,孩子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起改变的责任。举例来说,孩子播放音乐声音很大,父母表达了这个声音对自己的干扰,但并不告诉孩子该如何做,孩子自己决定戴耳机或者回屋听音乐,他承担改变的责任,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被理解、被信任的孩子,更能学会自己负责,当然也会更自律。
弗洛伊德曾说,再完美的父母也会养出伤痕累累的孩子。托马斯 · 戈登博士则认为,比起完美,做真实的父母更重要。
内省不内疚。我们能够用一种好的方法向孩子展现如何解决冲突的时候,孩子就会学习关心对方的感受,也会懂得冲突并不是一件坏事,也会学习解决冲突的智慧。
唯有当你停止让别人负责时,当你停止说别人在给你制造痛苦时,当你开始意识到你是自己痛苦的创造者时,这份内在的完整才会到来。这是走向成熟的第一步:这是我的责任。无论发生了什么,都是我造成的。”
忽然间发现自己一直都没有成熟起来,很多时候,当发生什么的时候,我总是先向外找原因,其实一切都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有所期待造成的,也就是不想对自己的一切负责任,总想着最好让别人来承担就好。
另外在与人相处时,我随身带着矛和盾,就如同时刻让自己置身于战场,伤害总是难免的。这就是我的习惯性语言,自带杀伤力。因而大部分表达都是在发泄情绪,或指责对方,而非真正的表达。值得我去好好思考,书中给到的方法:要做到无伤害地表达,就要把语言中的攻击性去掉,把“你”改成“我”,把“评判标签”改成“行为”,把“指责”改成“感受及影响”。可以通过我信息的表达去掉矛;当对方呈现攻击性时,通过倾听去掉盾。相信当我不再传递攻击性时,他人也会为自己负责,并且很乐意改变自己。
最后尊重孩子本来的样子,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把孩子比喻为不断成长的小树,如果我们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枝剪叶,甚至设计好生长的方向,这样的养育方式,有可能会养出很好看的盆景,但每一盆盆景都在诠释着什么叫扭曲或非自然。如果我们对孩子有足够的尊重,愿意放下“我比你大”“我比你懂”的权威式养育,我们便敢于不对小树实施操控,只浇水施肥,至于小树长成什么样,我们愿意去信任。在安全的养育环境下,春来草自发,孩子自然有向上和向善的内在成长动力,会成长为他自己的样子。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的感官需求,让他们自己选择吃什么、穿什么、听什么、闻什么,我们会尽力协助孩子发展自我管理能力。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的思想,包括想法、意识甚至信仰;允许孩子去经历和探索他们的内在世界,学会与自己、与世界相处。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做出的决定,孩子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选择他们更感兴趣的外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放手,是孩子学会自我负责的最好方式。与其操控孩子的成长,不如给予接纳。托马斯· 戈登博士把接纳比喻为肥沃的土壤,把孩子比喻为蕴含成长能量的种子,他说,接纳就像土壤,能够使孩子发展并实现自己的潜力。无条件养育,不是带着预设做父母的过程,是不断看见自我、面对自我的一个过程。稍有觉知,我们就会看到,我们常带着预设,或带着期待养育孩子,而这些预设和期待往往就是父母内在匮乏感的投射。
本书最核心的就是PET的四个部分:
第一倾听:当孩子困于某事,情绪高涨时,要伴随同理、接纳和真诚;协助孩子情绪流动;创造解决问题的空间。
第二表达:表达“我信息”,而非“你信息”。
第三应对冲突。
第四关系建设。
PET的精髓:“行为窗口”不以对错进行问题归属;谁被困扰、谁有情绪,即处在问题区。
做到一致性沟通:1.不越界:不去侵犯,也不被侵犯;少些期待,多点界限;解除“都是因为我”的魔咒。
2.不评判:问题是用来了解的,而不只是解决;表达真实感受,核实彼此信息;同理心倾听。
3.负责任:觉察,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4.无伤害:零惩罚、零奖赏;责任感养人,罪恶感毁人;真正的道歉,互相尊重。
5.自我调整:拥抱情绪;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是要对错还是幸福;一起转念。
愿本书能开启我们人际沟通的探索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