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 / 陈红华
冬日,慵懒了一个上午,沙发上的一整叠书也午睡了。算是假期前的一段空隙,我想着出去透透气,顺道武盛古街走走。
武盛古街,是老县城的一条主街。东西向,从东关头到西关尾,经五云山公园、药王庙、王家坊、俞家大院、城隍庙、梧桐祠,半个多小时可以走下来。在我的印象里,武盛古街并不是从东门大道入口,而是从分水中学(武盛古街重要的一处名胜,即五云山公园,内有施肩吾读书处、洗砚池等多个文化古迹)北门开始的。毕竟在这里,我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对武盛古街的零星记忆,也从这里开始。
出了北门,街边就有了鳞次栉比的店铺和居民的矮房子。
印象最深的是临街小吃。不大的店面,开个窗口,或者索性摆个临时摊,蒸笼面包,铁锅煎饼煎饺,大饼油条,出笼包子,炒面炒粉干,花样挺多。读书那会儿,馋嘴的时候,让镇上的同学带几个包子、菜饼,或是大饼油条进来,尝尝鲜。
一路还有不少的理发店,门面小,一两张木头靠椅,一个师傅洗头剪发刮胡,简单平实。校门口不远,两撇小胡子、有脚疾的春根,弄堂里剃平头的树勇,都是小镇出名的剃头师傅,如今依然在干老本行。
丁字路口的众新百货三部,店主是俩双胞胎美女,那时就有不少女性时髦品。副食品店,大药房,五金店,裁缝铺,也有几家。照相馆独老单一家,杂货店不少,肉铺菜摊也有。
街面并不宽阔,往来也算通畅。过时过节,人头攒动,一街的日常俗事,烟火味道。
据老辈人讲,“那时,老街的路是鹅卵石铺的,中间是一块块几百年的青石砖。店铺门全是大木板,开门关门,店家要一块块拆开又一块块拼回去。清早,天还朦朦亮,沿着老街去上学,走到新华书店门口有奶奶卖糯米饭,再有矮子包子铺,然后到了老满馄饨铺,他家对面路边有饼铺,卖的是三角饼,一定要刮黄辣椒酱。”
“二分钟,就好的”,矮子游哥,一边麻利地盖上小蒸笼,一边用筷子衔点肉馅,一手捏皮子,一下两下,放小笼里。不一会儿,均匀齐整地满笼了。这边热气腾腾的出炉,下边就顶上新的一笼二笼。时常是,几笼几笼地出。
“矮子包子”,在武盛街,文化馆与新华书店中间的小弄堂口。四五张方桌,几条长凳,几个煤饼炉子,几叠小蒸笼,夫妻俩,外加一二个伙计,忙得停不下手,喘不过气来。人们排着长队等候,挤占着道,也没人计较——谁会跟吃过不去!
吃起来,各有偏好。小碟子里放点醋,伴点黄辣酱,筷子一夹包子一蘸,就往嘴里送。油润细滑,温酥可口。也有不吃辣的,倒点醋,蘸着吃就行了。刚出笼的包子,热乎,烫嘴呢。吃香也各异,谁在乎呢?下肚了,饱了,打个隔,就舒服了。
那个年代,逢周末,乡下父母来镇上,也会带上孩子,专门来巷口吃“矮子包子”。
十字路口的百货大楼,五层楼,在当时算是高层建筑了。里面百货齐备,什么都有,媲美今日之超市。我惦记着一楼柜台的回力牌运动鞋,白底红边,硬邦耐磨,穿着也柔弹舒适。现在去镇上买双训练足球鞋,也只有在那里可以找到,价格实惠公道。还记得二楼曾改装过台球室呢。
加上百米外的新华书店、文化馆区块,算是武盛古街的中心地带,也为其他地点提供了定位的参照。由此看来,武盛古街的规模与格局,从清末民初以来,上百年里,基本没有什么变化。
90年代,良缘酒家、汾江宾馆就是古街上的时代节拍器,引领和呼应着小镇物质与文化发展的洪流,后来又多了文化馆二楼的追梦舞厅。
良缘酒家是当时镇上最好的饭馆,就在十字街口,紧邻汾江宾馆,二层小楼,有不少包间,装修考究,消费也属高档。车水马龙处,一时贵宾盈门。这里聚集的,都是些小镇上的光鲜人物。而平常人家请客,还不会选择这里,那时小镇已有不少大排档了。
良缘红火了好多年,店主陈忠根就是当年小镇餐饮界的大咖,后来也经营过分水宾馆,时过境迁,终是物是人非。如今,“良缘”只在人们的记忆与话题中,那些如在眼前的繁华场景,觥筹交错的热闹场面,如同“红树林饭店”、“东门大酒店”、“九龙宾馆”、“金鑫宾馆”、“玉华酒楼”、“分水宾馆”,渐次退出了舞台,湮没在历史的尘埃里,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唏嘘的谈资。
有了温饱的小镇人,晚间娱乐日渐丰富。汾江宾馆一楼的溜冰场,来晚了,还租不到38码的溜冰鞋。哪怕就在一边看着,顺便喝杯雪碧,也是刷存在感的。
至于后来的追梦舞厅,不用多说,也是有故事的地方。
我那时对文化路口的书报亭情有独钟,先是《山海经》《课堂内外》《新体育》,后来又有了《人民文学》《乒乓球世界》《足球世界》,都是省着零花钱,兜底买的。
我惦记着的老哥书摊,如今还在吗?小人书,连环画,最喜欢武打小说了,《射雕英雄传》《鹿鼎记》《四大名捕》……每一次借阅,捧回的都是几大本。金庸,古龙,梁羽生,少年时代崇拜的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不知道小镇上,有多少人,每一天,是在借书还书中度过的,如今是否依然想念?
至于小馄饨,那是销魂的小吃。出锅了,烫烫的。放点葱花,倒点醋,先舀口汤喝,试试温热;再与切碎的肉末,连着薄薄的皮子囫囵吞,怎一个爽字了得。有时候,一坐下来,就想着再来一碗。
我想着这些的时候,街上并没有什么人。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石板路上,有些孤独,且悠闲走着吧,反正赶上武盛那场喜酒就行了。
慢着走,抬眼看,挂在青砖黛瓦上的店名有些惹眼,如同不少江南古镇一般,还原了当年的场景。但仍有不少歇着,好像时间都掐算好了,开门迎客,或是闭门谢客,都由着自己。又或者他们并不在乎,古街有个门面,也是市场的一部分。
眼镜店、理发店里有人,副食品店、菜铺、大药房、眼镜店也有人守着。反倒是几间棋牌室里,人都满桌的,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老县城人的休闲状态,也印证了一句话——“热闹是别人的。”
古镇古街,理应是步行街才好。我对停在街边的电瓶车不待见,觉得它多少有些煞风景。连拍个照,选个角度也难,让古街保持一种朴素单纯的原味,多好,于是不免有些可惜。还有古戏台,前面的横幅,不远处停着的几辆车,怎么也让人高兴不起来,更不用去想象当年人们扛着板凳,来看戏的热闹场面了。
但古街保持着日常,还是令人欣喜的。毕竟重修与还原,都是那么艰难。即使如建德梅城这般强力的经济与人文支撑,也须用时光去慢慢重现。
我本想去熟识的张记茶馆坐一坐,但门紧闭着。新华书店还是原来的门店,小众,保持着一贯的人气。我经过“小满面馆”的时候,看见小满和他妻子正在揉面,就进门打了招呼。小满给我泡了杯茶,我坐着聊了一会儿,起身去“城隍庙”。
“城隍庙”三个金黄大字,仍嵌在厚重的牌坊顶端,高高在上,寂静无声。每一次来,它都一个样,彰显着古街非一般的历史与威严。只有在这里,我才摒弃了浮躁,并真正懂得,武盛古街之于小镇的意义。
于我而言,这就足够了。
有时间,我还会来走一走。阳光透过的斑驳石板路,微雨中撑把小伞,都可以融入武盛古街的韵味。
往生与当下,武盛古街,终是属于每一个行走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