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以前非常信任的一个老师,一年没参加她的课程,因为我的几万元库存想通过原来的同学流通出来,涉及到一些利益问题,她对我几次阻扰,甚至讥讽我读书没用。当我一开始看到她的这个点时,我是非常失望的,心理落差让我对她有一些抨击的念头。但我发现,我的抵触其实对她没有丝毫伤害,反而伤害的是我自己。因为这件事让我不能静下心来,念头不断冒出。我开始去反省这背后的原因,并很快转变了思维习惯,开始去看到整张白纸上的那些白色部分。我看到了许多人在她的带领下,少了很多烦恼,多了一些明白和快乐。我内心坦然了,也完全接纳了这个点。
这个视角的转换让我的心灵更广阔,也让我重新平静如初。我明白了,为什么在菩萨眼里是没有好坏的,因为好坏都是从单方面的角度来衡量的,并非事实。而超越好坏,不仅能还原实相,也令行者不着两边,始终处于如如不动的境界中。
何况,众生在没有成佛时,都有不尽人意的一面。在前行的过程中,一切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如果我们将思维固化,认定他就是这样的,那么于事有何益处呢?
当一个人心里盛满光明时,他的世界是敞亮的,真诚的,充满了爱与关怀的,对任何人都能起到滋养作用;一旦陷入执着的观念里,就远离了大道,烦恼开始驾临。
就在昨天,当我叙述这件事的看法,想批判人性的丑陋时,我隐隐感到不安。我想,如果我传递的是丑陋,我的内在势必也是丑陋的。那么,我是向世界传递光明,还是丑陋,这是我的选择,也仅是一念之差。而这一念,将会影响多少人?这么一思量,发出去不到两分钟,我就把文章私密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份清明,也守住了一个底线。
当一个人无法自主心灵时,痛苦总会存在。因为真心不能遍满生活的每一刻,便会时常陷入妄念的牢笼中。妄念导致烦恼产生。上次读书会一个朋友说,真心犹如大海,执着就是突兀的礁石。礁石的棱角就是心灵大海的刺,刺伤的首先是自己,让自己无法安住在宁静的海洋中。
我想,智慧便是在这些反省中逐步圆满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