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激发了认同感,做事就是自动的: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肯定要做这样的事儿。
比如实验表明,在考试之前,如果你跟学生说,我相信你们都是诚实的人 —— 给学生贴个“诚实的人”的标签,考试作弊的比率就会显著下降。
1.认同感和思维模式
人们经常用认同感来激励别人成长。老师和家长们都喜欢用这招:你是好孩子,你得如何如何;你是聪明孩子,你要如何如何……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Carol Dweck)的“思维模式”理论说人有两种思维模式,一个叫“成长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一个叫“固定思维模式(fixed mindset)”。
认同感,恰恰就是固定思维模式。
研究者分析,这是因为认同组的孩子陷入了非黑即白的固定思维模式:我或者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或者不是。本来他们也想证明自己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但是一次帮忙失败之后,就背上了思想包袱,害怕再次失败。结果再有帮忙的机会就没有帮……结果就认为原来我不是一个爱帮忙的孩子。
同样是做习题,研究者夸一些孩子“聪明”,另一些孩子“努力”,给他们临时建立一个固定或者成长思维模式。接下来如果是面对简单的题目,聪明组的孩子的确更愿意回答。但是面对难题的时候,聪明组的孩子就不愿做了,因为他担心难题会证明他不聪明,会崩塌他的人设。
而那些努力组的孩子,总是乐于尝试。
2.怎样改善自己的性格
我要说的第二个研究来自美国的南方卫理公会大学 [4,5]。这一次的受试者是377个大学生,项目是改善性格。很多人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意,有的人希望变得更外向一些,有的人希望头脑能更开放。研究者想问的问题是,性格,是说改善就能改善得了的吗?
而研究发现,这些任务的难度并不怎么重要 —— 真正重要的是你是不是完成了这些任务。
对外宣称要改善性格,这就相当于给自己贴了个标签。但是关键不在于贴标签,而在于之后能不能做到。能做到,这个标签就是真的;没做到,还不如不贴。
3.做人和做事
固定思维模式,就是琢磨自己是个什么人,也就是认同感。而成长思维模式,考虑的则是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事儿。
那怎么理解认同感对成长的作用呢?
对于一个在某一方面处于蒙昧状态、没有什么明显认同感的人来说,建立认同感对人的激励很有效果。如果一个小孩根本就没想过自己是不是个爱帮助别人的人,你突然给他戴一顶这样的帽子,他会给你一个积极反应。人的确可以出于认同感去做一些事。
但是成长初期的认同感非常脆弱。在这个时候人并没有真正的自信。这就表现在一旦遇到了任何挫折,比如一件事没做好,或者该做的任务没有做,他就会质疑自己的认同感。
比如说,家长总夸自己的孩子聪明,一开始孩子也信了,跃跃欲试,很想跟别的孩子较量。可是等他遇到真正的难题,发现自己的水平并不比别的孩子厉害,他就会觉得家长一直在哄他。他反而会认为自己其实是个非常不聪明的人。
坚实的认同感得有自信作为基础。自信不是来自别人告诉你你是什么人,或者你自己想做什么人 —— 自信来自一次一次把事情做成。
其实以我之见,哪怕一个人真的水平很高,有强烈自信,也不应该在乎自己身上的标签。标签和认同感,任何时候都是固定思维模式。
“人设”,其实是个枷锁。
学习感悟:
自己小时候就是“固定思维”,被父母夸聪明,就愿意去学习,但是遇到真正的难题,就会有挫折感,觉得原来自己没有那么“聪明”。长大后也会有这种感觉,最怕别人说你不行,这几年会好一点,慢慢意识到“成长思维”的重要性,不给自己设置限制。最近也从0开始学python,以前觉得自己对编程没有天赋,我需要成长思维,把python学好,不是证明自己,而是学会编程的思维,把学到的东西应用起来。
自信来自一次一次把事情做成。最近学的python课就是这样,为什么我学这个课就比较容易有成就感,就是因为每次课程都会有一些小的练习,很简单,让你有成就感,一次一次把代码写出来,让我建立了自信。一定要一步一步把事情做成来建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