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里是一件釉陶作品,名叫《折磨人的农牧神的脸》,猜猜它的制作者是谁?毕加索,嘿,没错,就是那个毕加索——作品拍卖到11亿人民币的、一生情人无数的毕加索。
我没有学过绘画,只是出于兴趣看过一些有关绘画史、画家传记一类的书籍,所以欣赏绘画艺术,我是个外行。不过我不以为耻,当然也不会厚脸皮到“反以为荣”。很多城市每年、每个季度甚至每个月都会有各种艺术题材的艺术展,很多参观者都是和我一样不是该领域的专家、也不是深有研究的爱好者,只是一个有所耳闻、慕名而来的普通人,那么,我们来看艺术展,究竟在看什么?
(一)作品:审美,与每个人都有关
对于艺术,专家们从来就没有唯一的定义。我们无法确定艺术从何而来,是像亚里士多德说的那样“艺术起源于模仿?”还是像席勒所说“艺术起源于游戏”,或者是劳动或者巫术?对于艺术的研究者来说,这很重要,这是他们的课题,而对我们而言,远有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嘿,你喜欢吗?为什么喜欢,又为什么不呢?
艺术从来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无论在哪一代都有人感叹,“这无用的艺术。”更有趣的是,“死人的艺术作品总比活人的更值钱”,嘿,有些“害人”的艺术。
艺术品带给我们的是最直观的感受,“我喜欢这幅画,颜色很漂亮”,“你看,这个造型很特别”。是的,这些评价太“肤浅”,但是却是最真实的感受。
正是千奇百怪的艺术品不断给我们以新奇,让我们好像“获得”了什么,我们凝视它、感受它,并联想到另一些东西——我们的生活和生活中某些深藏在我们无意识中的事物。审美,由此而生。
我们透过这些作品看到创作者所描绘的世界,也看到了我们的世界。是的,获得审美能力与经验远比解读作品更重要。
(二)艺术家:我们心里都住着一个艺术家
回到毕加索的身上,他是一位天才艺术家,也是一个“不咋地”的渣男,一生情人无数,他糟蹋过的女人数不胜数,他的画作里都有她们的影子,他的每一个创作阶段也跟生命中不断更迭的女人有关。最开始读他的情史,真的是对那些被他抛弃的女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直到看到吉洛特。她也是名艺术家,她曾这样写到:“遇见他时,我便知道这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而我不愿错过这场灾难。”
这句话深深地震撼了我,而在我们中又有多少人也曾这样奋不顾身的爱过,想着可以像那些远行的艺术家一样流浪,只是我们曾有过这样的冲动,又因实际的生活放弃理想。所以,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艺术家——唱过、跳过、写过诗、画过画。
后来啊,我们回到了平凡安逸的生活。那个艺术家,在心灵深处一直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喜欢了“很多无用的东西”,而最后我们所怀念的也正是它们。
当我们看艺术展的时候,我们看的是什么?是一个新奇的事物、新奇的世界,以及我们忽略了的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