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扬说,她决定上山找我时,在白大褂底下什么都没穿。她就这样走过十五队后面的那片山包。那些小山上长满了草,草下是红土。上午风从山上往平坝里吹,冷得像山上的水,下午风吹回来,带着燥热和尘土。陈清扬来找我时,乘着白色的风。风从衣服下面钻进来,流过全身,好像爱抚和嘴唇。”
这是王小波《黄金时代》中的一句话,读起来让人有种欲黄未黄的感觉,非常之妙。
尤其是这句:“陈清扬来找我的时候,乘着白色的风,风从下面钻进来,流过全身,好像爱抚和嘴唇。”读起来不但没有“色”的感觉,反而有一种美感在里面,营造出的画面感很强,仿若那个美女陈清扬就在你的面前路过一样。一般的小黄文读起来,给人一种强欲望,然而强欲望之后就是一种失落感。王小波的妙就在这里,欲黄未黄。就像尼采所说的:“在半山腰看风景最美。”
“她到山里找我时,爬过光秃秃的山岗。风从衣服下面吹进来,吹过她的性敏感带,那时她感到的性欲,就如风一样捉摸不定。它放散开,就如山野上的风。”
“那时她感到的性欲,就如风一样捉摸不定。它放散开,就如山野上的风。”看到这里我都惊呆了,如果让我描述性欲是什么,我肯定想不出来,王小波直接用捉摸不定的风来比喻性欲,你看过哪篇小黄文有如此高深的写法?
《黄金时代》是知青小说中的情色文学,情色文学中的一股清流
如果你非要把他的作品当成小黄文,那也是小黄文中的一股清流。但是今天还是得替王小波澄清下,《黄金时代》真的不是小黄书!
《黄金时代》在香港出版的时候,被换名为《王二风流史》,这是把《黄金时代》定位为风月小说(色情文学)。当时王小波的哥哥王小平听到后,气得直跺脚,他说:“港人不识货。”
注:根据评判的标准,看一部书是不是色情文学,主要看其中的性描写是只是单纯地描写性,还是通过性在传达着另外一些信息。如果是前者,则的确是色情文学,而如果是后者,就不是色情文学,而是情色文学了。
显然王小波的作品,是后者。这么年来,很多人把王小波的作品当做色情文学,实在是冤枉了他。
《黄金时代》因为涉及大量性描写,所以有情色文学的成分,比如贾平凹的《废都》,性描写也很多,也沾有情色文学的成分。虽然这样说,但是《黄金时代》和《废都》又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情色文学。
其实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准确讲,应该定位为知青小说,属于知青文学作品。
什么是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是当代文学中非常重要的存在。1953年到1980年,中国经历了一代人的上山下乡运动,把城市青年群体以接受贫下中农教育之名送到农村,或者组织兵团到东北、西南、内蒙、西北开荒。在这期间,产生了知青文学。
知青文学的代表作:都梁的《血色浪漫》、梁晓声的《年轮》、老鬼的《血色黄昏》、叶欣的《蹉跎岁月》。
这些作品大多反应那个时代下,年轻人是怎么面对时代,表现一代人的困苦与艰苦奋斗。
然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却是知青小说中的异类,独树一帜。
他的作品从头到尾都没有要表达艰苦奋斗的主题。如果你只是把他的书当成小黄文,你甚至会认为,那真的是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真正要表达的涵义
如果你认真看完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你会发现,他通过大量性描写,要表达的主题是:时代变革下,性欲面对的困境。
王小波笔下的王二,就像beyond歌里唱着的“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他爱自由,爱陈清扬的身体,爱吃,爱笑,爱一切美好事物。即使去插队,对未来世界依然充满美好的向往。他思维活跃,逻辑思维强,不合群,有独立思想。但是他对陈清扬的爱不深刻,他对陈清扬更多的是肉欲,而不是精神上的爱。
王小波笔下的陈清扬,风情万种,因为被污蔑为破鞋,非常痛苦,所以她请王二帮她证明她不是破鞋。王二那时候只想着她的身体,一来二去,陈清扬就成了真正的破鞋。在陈清扬成为破鞋之前,她很痛苦,然而在她成为破鞋之后,虽然遭受批斗,但是却仿若解脱,再也不担心被人骂破鞋了。陈清扬因为王二拍了她的屁股爱上王二,但是那时候她不知道自己已经爱上王二,后来她发现自己爱上王二,却不敢承认。
王小波笔下的当地农民和领导,这些人明明也有性需求,却不敢表现,在批斗陈清扬的时候,因为陈清扬比较丰满,很多看客包括领导都有了生理反应。尤其是在要求王二和陈清扬写材料报告的时候,领导强力要求写得详细点,特别要求,写不详细不放过他们。这里要表达的是那群人对性的渴望,但是他们又不得不压抑自己,不敢表露。
6070年代是非性年代,面对需求,人们压抑,导致扭曲,通过批斗别人来窥探性。王小波要表达的是,越是封闭性,人的窥探心理越强,反而放开了性,人的窥探欲望就没有那么强。这也是为什么后来王小波说:“性,是非写不可的。”
王小波真正要表达的中心内涵是: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需隐藏,也无需强调性,越是压抑性,越容易导致人性的扭曲,把性当成和吃喝拉撒一样对待,让性自然而然是最好的,符合老子的道法自然。
20岁是陈清扬和王二的黄金时代,然而那个时代并不是黄金时代,幸好的是,陈清扬和王二并没有因为时代而放弃他们的黄金时代,老来也无遗憾,毕竟青春无再来。
我想这就是作者取名《黄金时代》的意义吧。
《黄金时代》与文学创作新方式的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编辑白桦说:“《黄金时代》把以前所有写性小说全毙了!”
《黄金时代》的出现改变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学的看法,以前外国人觉得中国都是严肃文学,几乎都一个样,有点审美疲劳。《黄金时代》不仅有趣,还有料,读起来就像在欣赏一幅长长的时代历史画卷,让人心神愉悦,有时候还会捧腹大笑。
王小波受罗素,卡尔维诺,杜拉斯影响,他认为小说有很多种写作方式可以进行,不要只是局限于严肃文学的方式,千篇一律,读起来很沉重,老是有负重感。这样读者累,作者也很累。文学作品对读者的教育意义应该是自然而然,而不是要通过鸿篇巨制的书写,最后得出一个官方的答案。
王小波一直在做小说形式的创新与探索,比如他的《红拂夜奔》,《万寿寺》,都还处于摸索中。中国传统文化太重了,就像米兰昆德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提到,太重了就是负累。我们不应该囿于传统,困在传统里。如果有新的思想,新的方式出现,文坛将会进行革新。
可惜天妒英才,王小波只活了45岁。著名作家刘心武说,小说的去世是中国文坛的损失,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
作家王小波
王小波去世后,张晓舟要在《南方都市报》刊登一条“著名作家王小波逝世”的消息,刊登时,编辑问:“他真的是著名吗?”
王小波一直都是一个小众作家,即使他的小说《黄金时代》获得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人民日报刊登他获奖的事迹之后,也还是寂寂无名。直到他死后才真正大火,一时间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甚至有了后来的“王小波热”。热度过后,他还是那个角落里的王小波。
这跟王小波没加入作协,没有参加讨论会有关系。王小波说他连作协的大门在哪里都不知道,没有机构背景,没有同行的推荐,当然只能是一个小众作家,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的作品不是严肃文学,反而有点“小黄文”的味道,当然不受正统喜欢。
即使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王小波引发了文学界对小说的探索,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还有这种方式。他的《黄金时代》,有大量的性描写,但是不会让人读起来觉得恶心,黑暗,反而给人一种积极地,蓬勃向上的张力感,用食物来形容,那就像是一盘绿色的蔬菜。
与贾平凹写的性不一样,《黄金时代》的性是绿色的,而《废都》里的性是黑色的。传统文学的目的是揭露,而《黄金时代》则没有目的。庄子说:“无用之用。”用这句话来描述《黄金时代》再好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