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去黎里教堂,神父、先生都去金家坝了。在汝家桥南的小店里,买了一个萝卜丝饼。油墩还在锅里炸。
一个人在办公室整理档案。
十二点,去老街,在豆腐坊里吃了一碗大馄饨。店主是个六十岁的阿姨。馄饨不算很好吃。但阿姨很热情,吃完,她问,要不要喝水?答,不要了。
阿姨说,家在庙桥头。
继续整理。至五点左右返。车上看《念楼序跋》。亚东本古典小说重印,缘于王子野提议。时间是一九九三年夏天。汪原放是原亚东的校点者和发稿编辑。主编是胡适。胡适自己写很长的序文。亚东印过《胡适文存》和《独秀文存》。
当年,胡适提倡白话文,提出了"死文学"和"活文学"的问题。他说,死文言不能产出活文学。中国若想有活文学,必须用国语,必须做国语的文学。并举出《水浒》《西游》《红楼》和《儒林外史》四种白话小说,作为有生命、有价值的"活文学"的模范。
《亚东本古典小说》,海南出版社1994年至1995年陆续印过十六种。
因未见过,所以不知道是哪些书。
在孔网随意浏览,与男色的书摊邂逅,此书摊记得是几年前某文友介绍的,说是吴江人。以前曾去看过,但未买过书。今天认真看了一下,书摊上书虽不多,但文史类的不少,有郑逸梅的《艺坛百影》(82年一版一印,中州书画)、孔海珠的《聚散之间•上海文坛旧事》、王永健的《苏州奇人黄摩西评传》、许纪霖的《一溪集•杜亚泉的生平与思想》等,还有《民国史料丛刊书目》、《近代词人考录》、《苏州文博》(苏州博物馆刊)、《苏曼殊诗文选注》等,我都收藏了。
男色的书摊,名字很有意思,记得好几年前,某诗词论坛上,有个人叫男蝴蝶,印象很深,他的作品已不记得了,网名因比较特别,就记住了。我的记性,随年龄增长,显得越来越差,有些事情,转身就忘。比如,前几天晚上,妻子手机充电,叫我临睡前拔掉,但几乎每次都忘掉了。
但有些人或事,你不想记住,却记住了。记忆这个东西,说不清。
男色的书摊,公告中没有什么说明,因此,不确定他一定是吴江人,但他是苏州人,是能够肯定的。
草草写完日记,就到莘塔汽车站了。
到家已近六点。
陈于思似乎更调皮了,他要吃手里的餐巾纸,不让他吃,拉开他的手,他又迅速把纸塞进嘴里。拉了几次,他生气了。
晚上,骑电动车给女儿买一得阁墨汁,要练字,参加系统的比赛。从街上回来,去弟弟家看望母亲,母亲已上床,弟媳把她叫了出来。过了一会,张建英、张中弟两人也来了。一起喝茶、吃瓜子。聊至十点多回家。
续看《念楼序跋》,补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