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这便是我对三毛文字的第一印象。寥寥几个汉字,读一遍便觉戳心。想念那么浓,爱那么深,埋藏在无尽黄沙中的无尽思念不禁让人动容。撒哈拉的沙,细腻又不可计数,那便是三毛与荷西的爱情啊!
一直是“缘分说”的忠实拥护者,相信这人的一世所遇之人、所做之事,都冥冥之中自有定数。在寒假拿起这本书实属缘分,大力站长透过我的文字推荐了这本书,当时便觉得不能更合适。一直以来,三毛的名字赫然在耳,三毛的文字也广为传颂,然而三毛与荷西的爱情却是我对三毛的最初印象。在《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里,两人之间的爱情,就像那救命的水一般,滋润着那里艰苦又干荒的生活。
最美的爱情,其实并不是许你一世荣华,而是陪你一起为梦疯狂。很爱JJ林俊杰的一首歌“那些你很冒险的梦,我陪你去疯”,那便是荷西疼爱三毛的方式。三毛的骨子里有一股想要去全世界探险的野性,她常常不按常理出牌,心里住着一个随时准备浪迹天涯的自由不羁的灵魂。某一天她看见了杂志上一篇对撒哈拉沙漠的介绍,内心莫名其妙出现了前世回忆似的乡愁,萌生了要去流浪的冲动。撒哈拉并不是主流的度假国度,更不会是定居的合适选择,就是这么一个近似疯狂和不可理喻的念头,可能在三毛还没有坚定之前,荷西便不声不响地收拾行李,到非洲找一份稳定的工作先为三毛的到来做好准备,默默地去守护三毛那孩子般天真又任性的梦想。这个下巴浓黑胡须啦渣的西班牙男人,外表那么粗犷,内心却细腻地如同过了筛的小麦粉,用自己的方式为爱人烹制出面包,喂养着她饥肠辘辘的梦想。从遇见三毛的那一瞬,还只是个不经事的少年荷西便认定眼前这个长发披肩的女人便是一生所爱,即便中间横跨了六年分隔,服兵役回来的荷西义无反顾地坚守当初的誓言,娶这个心灵还在飘泊的女人为妻。他懂三毛的一意孤行,他呵护她的倔强,爱着她的我行我素的个性和作风,甘愿陪她四处飘泊。
其实,在我看来,三毛和荷西的爱情并非势均力敌,付出更多的是荷西,但一切又都是他的心甘情愿。三毛永远像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在我看来,她是个很特异的女子,她愿意为一个男子沉淀下自己骚动的灵魂,愿意嫁给荷西更多是源于感动吧。正如她所说“结婚,小半是为荷西情痴,大半是为了父母”,在世上,再没有人更懂她,再没有人更呵护她。所谓,一物降一物,荷西就是三毛的命中注定吧。三毛说“当初坚持去撒哈拉的人是我,而长期留下来是为了荷西。”即便步入婚姻殿堂不是因为矢志不渝的深爱,但时间是培养感情的沃土,在撒哈拉那么艰辛不易的生活,三毛以一个女子独有的柔情细腻把日子过出了滋润有趣。三毛应是慢热之人,在朝夕相处、相濡以沫的耳鬓厮磨间,爱情的树干上悄然嫁接了亲情的枝丫,不然不会有在荷西夜班离家时像个孩子一样追出去,抱着他请求他留下;也不会有在荷西身陷泥沼时,冒着被冻死和不知何时会被返回的歹人糟践的风险,也要救出荷西的决绝。撒哈拉漫天黄沙漫不过浓浓的情意,它见证了一切,也埋藏了这一切。
三毛的文字里有着对待生活的蓬勃生机,字里行间无不显露着她的乐观和情趣。“你的沙漠,现在你在他的怀抱里了”荷西这句宠溺的话语让三毛意识到,日思夜想的生活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开始了。褪去了理想中的幼稚想法,沙漠漫天的黄沙、苍凉凄烈的气候敲醒了那个看似完美的梦。“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这么一遭!”即便没有想象中的美好舒适,也从未萌生悔恨和退意。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她却充满热情地为着这简陋的家奔走劳累,凭着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内心的浪漫情怀悄然苏醒,用少女般的心情装饰着这个和荷西的二人世界,这便是三毛,永远那么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撒哈拉的故事》,书名让我觉得这会是一本充斥着对沙漠艰苦生活的抱怨和唾弃的血泪史。然而,书的内容却是引人入胜,在三毛的朴实生动的文字里感受着异国风情的浪漫美好,那是一个女子在条件艰苦的异国他乡努力品尝美好的手记,就像是在黄沙中找寻着散落的糖果,口感甜蜜,让人神往!
黄沙漫天,酷热难耐,食物和淡水稀缺,撒哈拉威人顽劣与友好,政局动荡不安,这一切都使得日子变得紧紧巴巴,想来不会滋润自在。三毛也并非超人,她有过埋怨和嫌弃,但终究不是轻言放弃的人。越是艰苦,以她的性格,越是要在沙漠中开出灿烂的花。凭着好人缘,她与邻舍关系友好,即便落后的生活方式让撒哈拉威人有些冥顽不灵、人情不顾,她也怀着一颗好心肠无偿地帮助他们。她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教育着那里弱势的女性,用少量的常识和药品解决他们的苦痛。她用心去感受着沙漠里的一切,感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美,感受在沙漠笔直公路驰骋的爽快,感受与荷西假日里深入沙漠的探险与刺激,感受为解决生计奔波百里捉鱼变卖的乐趣,更感受政局动荡下撒哈拉威人的煎熬和苟且。三毛撒哈拉的生活不惧眼前的苟且,她的心中拥有诗与远方。
我是典型的双鱼女,心思细腻又敏感,容易被感动,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心潮也常随着文字而涌动。三毛拥有诗人般敏锐的心思和细腻的情怀,她表面看似大胆不羁,实则内心柔弱地像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童,缺乏安全感,而这一切荷西明白。初来一个陌生又艰苦的国度,首先要能活下去,才有资格谈幸福。两人的家庭,荷西担任经济支柱,为了生计很少有时间陪伴。三毛担任后勤,精修厨艺,打理家中的事宜,为疲累的荷西创造出一个舒适温馨的家。他们时而为琐事小打小闹,时而为生活的气色欢呼雀跃,这样的状态便是沙漠生活最美的缩影吧。两人的爱情没有山盟海誓,也不是轰轰烈烈,只有双方默默的付出,和淡如水唇齿回甘的惺惺相惜。我想这是爱情最美的姿态吧!
三毛,性格里总是有股劲在骚动,让她不甘于稳定。从小的叛逆助长了成年的漂泊不定,她并不是个寡情无义之人,从书里的撒哈拉与台湾书信中便可知,三毛反而是个重情重义的孝顺女儿。她任性,她随性,她选择了撒哈拉,但内心深处仍然有一根细细的线,牵引着她的思绪飘向台湾。那里有她放不下的人,有她牵挂的家。她也埋怨自己的我行我素,她也憎恶自己不能膝下尽孝,她也自责自己的漂泊让父母难以安心成为负担。可是她的灵魂在召唤她呀,自由不羁是她的生命啊!于是,遇到了荷西,她选择了安定,在撒哈拉,她用心经营着自己的爱情和家庭,只愿将后半生安稳度过,以报答父母一生对自己的牵挂,只能尽到“守身即是孝”,言语中有着无尽的哀愁和自责。在那些诉衷肠的家信里,我深有感触,自己和三毛一样,深爱着家人,因为学业离家求学,每次通话便是家中一切信息的来源。接起电话的一瞬,细心地听着家人讲话的语气,缜密地分析着里面可能的难言之隐。一旦有些不好的情况,心就像被一只无情的大手狠狠地揪在一起,焦急又无助。就像三毛收到家信,信中缺少某人的笔迹或问候,便胡思乱想,自我折磨,直到下次来信后才肯安心。在外游子的心都是一样的啊,脆弱又坚韧,只愿远在千里的家一切安好。
一个女子,最幸福的归宿便是此生有个依靠,让飘泊的心有所安放。三毛遇见了荷西,漂泊停滞在撒哈拉,从此三毛成了荷西放在心尖上的人儿,疼着爱着,在沙漠里倾尽无限柔情。撒哈拉的昏黄落日,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三毛每分每秒的思念,终成撒哈拉。
愿你得一人,陪着疯尽那些冒险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