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的《乘风破浪》在这个牛鬼蛇神集体出没的春节档显得相当温柔清新而鹤立鸡群。但是很遗憾,它的出众并非因为长得高,只是因为对手腿太短。比如王宝强3.9分的《大闹天竺》已经让影迷怀疑马蓉出轨是否真的是一场炒作了。
韩寒是一个长于文字而弱于故事的作家,他的文字风格鲜明,风趣凌厉,却在塑造人物和构思故事层面捉襟见肘。无论是赖以成名的《三重门》,还是后来的《长安乱》《一座城池》等,你都会在文字的快感完结以后怅然地疑问,这故事究竟讲了些什么。
然而,电影正是一门叙事的艺术,在塑造人物和呈现故事层面功底薄弱的韩寒只能靠抖机灵的小幽默为自己找补。比如设置大哥用自己的女人考验兄弟的桥段,似乎只是为了搞笑而搞笑,而当徐太浪说出“我想静静别问我静静是谁”这种烂梗时,简直让人尴尬。
频频出现的金句和段子并不足以支撑起一部电影,穿越回1998年跟年轻时的父母相遇的徐太浪本可以做很多事情,用以解开人生的纠葛和困惑,可他却晕头转向像个无头苍蝇一样跟着父亲混黑社会,情节的推进散漫而随意,所有人物都很用力却支离破碎。由于缺乏动机和诉求,最后的父子和解只好强行鸡汤,莫名其妙。
抛开影片平庸的质量,如果它仍有哪一个地方在不经意间触动了你的情感,那恐怕就是对这个世界变化太快的感叹。
在韩寒所有作品里,我最喜欢的是他早期名不见经传的《像少年啦飞驰》。彼时的韩寒也是一个少年,他初出茅庐却心高气傲,向这个腐朽而世故的世界投去颇为不屑的一瞥。
少年心志,就是无来由的自信和狂傲,正如片中年轻时的徐正太站在楼顶对着亭林小镇的天空大喊:“我要像这个世界,永远不会变!”
而现实却会狠狠给你一个响亮的耳光,因为这个世界不仅在变,而且变化的速度让所有试图追赶它的人都望尘莫及。
于是,这部电影更像是成熟后的韩寒对自己曾经莽撞的少年情怀的一次揶揄。比如在片中,当日后创办腾讯的小混混马化腾说自己的工作是软件设计和程序编辑时,警察轻蔑地回应,那你这就是无业;而浪荡入狱的徐正太自以为英明地留给妻儿的宝贝,居然是一箱BP机。谁也不会想到,日后短短五年,腾讯依靠QQ渐成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半壁江山,而BP机则一夜之间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变化的除了世界,还有人。
当年在博客首页狂傲写下“不剪彩不写序不参加采访”等等几十个行为的韩寒如今也踏入了娱乐圈,玩起了拍电影的资本游戏。而中学时代疯狂追逐韩寒的叛逆少年们也行将为人父母。
回顾初中自己仿效韩寒的文笔对应试教育口诛笔伐的过去,不免懊悔自己的年幼。因为长大才知道,应试教育和高考虽然为千万人诟病,却已经是当下中国最公平的竞争方式了。如果应试教育真的改成素质教育,不看分数的话,那么贫穷的寒门子弟将因为资源的贫瘠彻底失去阶级攀升的途径,甚至会失去受教育的权利。
面对这个剧烈变化的世界,人们只能在描摹上个世纪晃悠悠的小镇生活中释放一声感叹。只不过不像电影中的徐太浪,可以经历一次时光的旅行而与此时的生活产生某种和解。慌张的人们拼命追忆逝去的光阴,却终究无法找到一个可以慰藉当下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