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近些天陆续的出来了,周围同事叽叽喳喳的讨论别人家的孩子如何的优秀杰出,自己当年的高考竞争是多么的激烈。蕊姐用笔捅了捅旁边加班的我,“嗨,小鹿,你怎么不说说呀。”我眯着眼睛笑着说,“十多年的事情了,哪里记得清楚。”沉下心来,2009年那个暑假的感觉,一下子又涌上心头,冲洗出这十年多的兜转弯绕。
虽然高考前我的模拟成绩已经有提升的迹象,但是远远追不上时间的速度,每个参加高考的人都希望自己会超常发挥,我当然也不例外,甚至有点深信不疑。所以,当成绩出来的时候全家人都是很沉默的,现在回想起来自己更多的是买彩票未中奖的失落感,但父母可能肩负的会更多。他们不敢完全的将情绪释放出来,有点小心翼翼的试探我的反应,气氛很压抑。我拿着手机将自己锁在房子里,得知我高中朋友全部上线的消息后,感觉到被世界遗弃。
志愿是随便填报的,一本写了清华和北大,自嘲有生之年被这两个学校拒绝,也不算跌份。
半个月后,我做了两个决定。一是交了800元补习费,去上高考复读班;二是答应了高中同桌的表白,要开始我人生的第一段公开恋情(当然父母不知道),即使他要去上的大学离我有三十多小时的绿皮火车距离。
按照传统的教学观念,我一个落榜生,又开始异地早恋,简直就是自毁前程。但是恰恰相反,正是由于这个男朋友的存在,为我在黑暗的补习时光里燃起了一盏明灯,他每日早上打电话叫我起床,督促我不断的复习反复,在补习的整整一年里,班级里认识的同学只有不超过十个人,我在班级里几乎是不言语的,只是很专注的学习。可能是朋友们的鼓励,也可能是年龄到了开始觉醒,也可能是自己心无杂念的态度,2009年,我比第一年提升了100多分,去了一所排名不那么难看的财经院校。
可能大家以为这是我谦虚的说法,其实并不是。我去的学校不是985,也不是211,并且背井离乡,学校破旧,宿舍是八人间。
大学生活过去的比高中还快,学渣的属性并没有因为高考补习的逆袭有任何的更改,微积分几次都是低空飞过,考证可谓是屡败屡战,屡战屡败,到大三的时候手里能拿得出手的证书只有普通话一级乙等,二级计算机证书和英语六级(还是426分),因为专业是工程项目管理,实习的地方都是工地项目组,我一个女生真的是提不起任何找工作的动力。大三时候舍友们都开始考虑未来的方向,想到公务员不愿意做,工地不愿意去,我似乎是别无选择,于是也随波逐流的去考研。宿舍八个人六个考研,我是唯一考上的。这不是我聪明,从我一塌糊涂的大学成绩表也能看出,我的基础真是差的要死,考研这事情我总结出来就是“天时地利人和”,我们宿舍的姑娘都比我基础好,但是报志愿太高,压分过重都有影响。我对自己有很清晰的定位,选了我们省比较靠后的一所211院校,因为不是学校的强势学科,所以竞争相对较小,又沾了211的名气,顶多算狗屎运好。
但研究生生活的3年的确给我人生带来的改变是无法形容的,并不是说对我的工作有多大的帮助,更多的是这三年接触和学习的东西让我终身受益。如果没有这三年,我会狭隘的以为所有的大学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认为眼界平台这些词都是传媒界的一种修辞,能够在自己青春年华去接触到更好的师资资源,更前沿的学术理论,真是太太太幸福的事情。我经常在研究生阶段给父母说,补习那年我应该在努力努力,我或许会有机会接触到更高的领域,会看到更多更远的风景,那我此刻的格局的想法会更加豁达和宽广。
我现在工作两年,没有去工地,但是也并不是想象中的精英白领,过着看似体面但是挑战重重的生活。高考十周年了,我似乎没有变成自己心目中那个很厉害的人,但是也没有成为落魄狼狈的样子。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大的风浪和波折,但是却在缓慢前行。高考这十年,还是有很多让我骄傲的痕迹,比如在自己的节奏里做到最好,比如不断的去挑战自己的极限,比如无论何时都不坠志,不盲目攀比。或许这辈子我都弄不懂一些题目,但还是会积极的生活和创作,和心爱的人经营好我们的每一天。
明天会怎么样,我们会行至何处,这些奥秘,就是生活的迷人之处呀。十年前在桌前痛哭流涕的我,哪里知道这些,傻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