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炼金术》金句:
市场最大的规律就是你永远也摸不到全局,学会利用反身性,做投资的先行者。
█ 一个故事
相信大家都听过索罗斯的大名。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是著名的慈善家,货币投资家,股票投资者。他的一生可以用“翻云覆雨”四个字来形容,他通过自己独特的投资理论,掀起了本世纪初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他不理会所谓正统金融理论,反而认为金融是一门哲学。并独创金融“反身性理论”,这是指导索罗斯投资最重要的理论基础,也是我们今天拆解的核心。
在拆书之前,先给大家讲个有趣的故事。说到绑架,估计很多人想到的是“破财消灾”,可你们有没有听过绑架了人之后,绑匪不仅把人质送回去,还给失主一大笔钱的案例?事实上还真有,著名作家欧亨利就曾把这啼笑皆非的事儿写成小说,名字叫做《红毛酋长的赎金》。
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不知好歹的家伙,很缺钱,看到家乡富豪的孩子一个人玩,于是决定绑架他,趁机发一笔横财。他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孩子抓住之后,写信给他的父亲要求支付2000美金,否则就撕票。谁知道这父子都不按套路出牌,一时间让两个绑匪“一脸懵逼”:绰号红毛酋长的小孩儿非常愿意跟着这俩绑匪,甚至哀求他们不要把自己送回去。而红毛酋长的父亲则淡定异常,甚至轻松地与绑匪讨论价格是不是太高。
半天之后,两个绑匪终于明白了原因:这个看起来乖巧可爱的红毛酋长,实际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自从捉了他之后,他们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着,孩子压根不吃威胁恐吓那一套,想撕票又没那胆儿。被折磨得狼狈不堪的绑匪只好与孩子父亲商量降低赎金,而孩子的父亲依旧冷静淡定,熊孩子却越来越变本加厉,就要在两个绑匪焦头烂额之际,孩子的父亲回了他们一封信,声称只要绑匪亲自把孩子送回去,并给他250美金,他就愿意把孩子领回家。两个绑匪闻言如释重负,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把孩子送了回去。
最终,他们一边哀求酋长的父亲多看着孩子一会儿,一边仿佛像遇到危险的兔子一样逃之夭夭。两个本想依靠绑架图财的绑匪,结果钱没拿到,自己还倒贴了一笔,这正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 一个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这就和“反身性理论”有关。这两个绑架者之所以选择铤而走险,目标就是发一笔横财。他们的思考回路很简单:我绑架了你的孩子,那么家人为了赎回人质肯定愿意拿出赎金,如果对方不愿意,那我们可以通过折磨人质等方式达到目的。然而超出他们意料的是,这孩子不但不让家人喜欢,反而他的父亲巴不得把孩子扔出去,而这个小孩子本身,也调皮的过火。
就这样,本来精心策划的一场绑架,变成了倒霉的绑匪恰好帮助他们解决了问题。以至于绑匪不得不倒贴钱把孩子扔回去,还落个差点精神崩溃的下场,最终逃之夭夭,偷鸡不成蚀把米。
我们仔细看这个过程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事实和认知相互影响并不断加强的过程:开始事实作用于认知,后来孩子和父亲的心态又反作用于事实。
索罗斯在他的著作《金融炼金术》中将这种现象命名为“反身性理论”。它是指在政治、经济领域存在一种“自我加强”的现象,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到最后的快速调整而结束。反身理论对于金融市场的直接指导意义在于能够让你更了解市场变化的曲线,在走向繁荣或崩溃的情况下争取获利。
我们都知道,投资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最好的策略莫过于认真学习相关知识,找到其中的那个平衡点,从而在获利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然而,索罗斯本人对此嗤之以鼻:他认为在金融市场内寻找长期的均衡纯粹就是天方夜谭,而我们无论如何努力,都没办法掌握完整的信息。为什么他会这么认为?反身性理论到底是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今天通过拆解《金融炼金术》这本神奇的著作,从而向索罗斯学习,如何用哲学性的思维,去解决投资中可能面对的问题。
█ 理论的内涵
什么是反身性理论?说到底就是投资者与市场之间相互影响的过程。索罗斯表示,金融市场与投资者其实具备一个微妙的关系:投资者根据他当下掌握的信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测市场走势并进行相应的行动,而其行动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二者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相互影响。因此根本上看,不可能有人掌握到真正完整的资讯。再加上投资者可能会在这个过程中因个别问题影响到其认知,从而对市场产生“偏见”。
应用到投资领域,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当人们买股票的时候,如果股市上涨,会让人们觉得牛市到来,从而加大投资,推动更大的牛市到来。而更大的牛市更加坚定了人们的思维:这是牛市,不会改变。然而,股市却走向了反面,投资者瞠目结舌地看着熊市来临,而嘴边的笑意还没收回。
举个例子,2008年,在中央政府四万亿投资需求的拉动下,铜、铅等有色金属的价格大幅度上涨,有色金属板块的股价也水涨船高,大幅增长。有色板块的龙头西部资源意识到这个商机,他们利用投资者对公司股价的高溢价,不断以低于二级市场估值的价格先后收购了一大批有色金属公司,公司的净利润也因此不断上涨,股价更是逐年增加,最高时超过14元每股。然而,2011年因为下游的需求放缓,有色金属的价格下滑,投资者对于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再无热情,西部资源的股价迅速下滑,市盈率更是大幅下降,甚至最低跌到了8元每股的历史低点。
我们分析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在国家带动、市价上涨的情况下,投资者形成了有色金属大涨的主流偏见,在这种偏见的影响下,西部资源收购采选公司提高股价的举措让投资者对西部资源的股价更进一步地追捧。然而,在国家调控的影响下,有色金属行业下游的需求下滑,股价的下跌让公司没办法继续收购低市盈率非上市公司,最终公司利润下降,股价也大幅下跌。这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反身性案例。
█ 为什么会出现反身性
在了解反身性之后我们可能会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反身性?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著名的“墨菲定律”,当你畏惧错误来临的时候,它就一定会来。当我们听说某个银行有问题,可能一开始只是有几个人觉得是,然而后来相信的人越来越多,不断参与进来,最终可能原本只是一场乌龙的事件相当大几率会变成真的信任危机,甚至最终导致银行倒闭。
当然,反身性理论大多数时候还是有事实依据,只不过更多时候,是当参与者的影响超出了事实之后,最终市场会用极端、惨烈的方式矫正现状。索罗斯本人就非常善于把握纠正的过程获取暴利。比如说,1992年9月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结果到1997年的时候,泰国政府被国际投资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
█ 对创业者的启示
启示一:转变思维模式
通过前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市场的变化和交易者的预期心理息息相关,那么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如果想要获取巨额的利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会运用逆向思维,转变交易理念,把思考方式从“我认为……,所以我……”变成“如果……,那么我就……”。
索罗斯曾这样说道:“我的方法极少给出确定的预测结论,他的作用只限于在过程中提供进行理解的框架.....”反身性说到底,就是逆向思维的运用,当我们想要完成自己目标的时候,不是立刻着手去做,而是先从反面出发:验证其他是错的,从而证明自己是对的。“我认为……所以我……”这种思维模式看似有理有据,实际上一开始就给了自己一个固定的结果,从而行为也是固定的。而“如果……那么……”的思维方式是预设一个猜测,然后去求证,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思考到更多的结果,从而不被既定的思路束缚。
启示二:不要轻信参与者
反身性理论告诉我们,其实我们没必要专注于参与者的认知和行动,我们反而可以通过对市场变化的分析反推参与者的认知和行为,从而判断在这个环境中,参与者会对市场形成怎样的影响。
中国股市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叫做“股市大妈现象”:当你发现股票市场里坐着的都是广场舞大妈的时候,基本上这一波牛市也就到头了。
据统计,中国股市中总交易额大于1000万元人民币的用户中40%为女性,显示了中国大妈们的投资魄力。然而,由于缺乏基本的投资知识,大妈们往往选择最热的股票一股脑去买,这样反而不利于交易市场的稳定,以至于股价下跌。
2015年的时候,上证综指攀升5178点高位,股民一阵狂欢,然而还没开心多久,股市崩盘。“疯牛”从高位狂奔向下,融资崩盘、千股跌停、千股停牌……相信这一次股灾让很多人都印象深刻。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很多专家指出,与不少投资者“中国大妈”式的投资思维有关。她们往往搞不清楚自身的情况,听别人说什么挣钱就买什么,轻易相信各种所谓“内幕消息”,最终,当初响应“4000点是牛市开端”而入市的投资者们,大多在股市中惨败。
可以看出,参与者对市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但每一次的力量并不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在投资的过程中,参与者的认知和行动最好区分对待,比如说牛市末期,为什么会迎来末期?其实就是大部分参与者依旧认为市场还会上涨,可是因为资金有限,没办法进行下一步的买入,当买入小于卖出的时候,自然会迎来牛市的结束——这一点,对于把握牛市和熊市的切换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这时候投资者多关注一下其他参与者的买入力和态度的差距,就能正确分析市场好坏的时机,从而适时投入,获得利润。
█ 总结
我们总觉得投资是一门科学,但索罗斯告诉你:投资虽然具有规律,但投资的规律是:它和自然科学大不相同!自然科学中,科学家想要研究一个特定的理论,可以通过在相应的实验下完成,而实验的结论本身不会因为参与者而改变。但投资过程中,投资者和市场是相互影响的,你没办法用各种数据简单的推断股价的走势和最终的结果。这就是索罗斯的经典理论:反身性理论。
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反身性理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有两点:
首先,在思维上转变模式,给自己更大的思考空间,不要一开始就有一个既定的结论。
其次,认识到参与者在知和行上的差异,因而在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参与者对投资标准的变化和相应的行为,并区别对待,从而找准投资的最佳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