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量许久,一为本文该如何开篇,二为该文应以第一人称还是第三人称陈述;感触颇深,一是呵斥还在纸醉金迷中的我,二是为笃定对我渐失信心的人的心。
作为罗辑思维的忠实听众,一直以其互联网思维去约束自己;在这种思维的鞭挞下,度过了大学时光;在罗胖的推荐下,知道了李笑来和他的《把时间当做朋友》,读过后又喜欢上李笑来这个人(可能是李笑来和马自乐名字过于相似吧),《新生—七年就是一辈子》是在《把时间当做朋友》出版七年后写的,里面的种种事例无不透漏着一个以时间为准则的基本理念,也重点说了厚积而薄发;其中开篇是调侃的一句“别怪别人当初小瞧了你,谁让你的潜力那么大来着?”关于潜力这个问题,书中又说了“我选择了知识积累,并且笃信知识的效用——我知道、我相信,在许多年后的某一天,知识会变现的,而且它一旦变现,很可能瞬间就能抵消过往所有的挫折。”这就是所谓的复利效应,犹太人对此尤为重视,类似于高利贷似的;可能笑来兄就因为相信厚积而薄发吧。
昨天女友谈起了未来,我仍旧说自己心中有打算,男生面临的压力大,心中肯定会为未来的生活考虑。回答的理直气壮,但真的让她看到了吗?同样,我的奋斗在哪里体现的?难道就仅仅是时间的充分利用?还是博览群书的豪气?又或者是知识的积累、厚积而薄发?自己所为的这些,真的对未来有用吗?真的要等待着他的(请在这里允许我称知识为他,因为我一直把他当朋友)变现,等待着他觉醒?呵呵,笑话。
当跟女友说起一块来公司的一批同事,有的都已经买房啦,虽然压力重重,负债累累,但也有了居身之处;本以为是个可以畅想未来的话引子,但得到的是“那么你呢?”我:“我在等待厚积而薄发”。这样的回答,我信,女朋友信吗?即使让人相信,首先得先让她看到你在为未来奋斗。自己都感觉到自己越来越陷于纸醉金迷;可能自己一直认为自己的优秀,比着周围圈子的人要更珍惜时间,对未来想的更多,早已被这种优越感所蒙蔽。心理学上的圈子效应(身处什么样的圈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正是发生在了我的身上,明知道不要深陷其中,但又说服自己说你比他们优秀啊,不像他们一样没把时间当朋友。
现在回想一下,大学关系好的两个宿舍八个人,排除考研,自己所在的公司也算是优秀的,自己的职位也算是登得上台面的,这就给了我一个充分的理由(知识的变现)去麻痹自己,去给自己的纸醉金迷一个更好的理由;虽然心还是那份心,但志却早已面目全非。当初的志,体现在周末起早贪黑的兼职老师,即使是洗衣服、路上蹬车、等公交、跑步锻炼时都一直耳机不离身,去听各种讲座,科普各种知识,那时候相信厚积薄发无可厚非;但现在呢,已经毕业一年,仍旧拿着大学的那种心态去生活,去工作,如何行得通;现在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工作虽然稳定,但这样的工资如何能够付得起首付?如何让父母为自己骄傲?如何让女友幸福?曾经一直思索着创业,一群有志青年也互相勉励,但一直实施不了,理由是经济危机,市场各行各业形势不好,先在社会上积累经验,看看,又归于厚积而薄发上了;难道真的没有勇气开始这一切?真的只能被动的等待他的变现?量变达到质变我也知道,人人都懂,但这是我颓废的借口吗?
先在想来,厚积而薄发只是一个麻痹人大脑的麻醉药,虽然让你感觉不到疼痛,但一旦药效过后,那是揪心的疼痛,青春不正是如此吗?
很早就给自己说过,不要再最能吃苦的年龄选择安逸,但自己做到了吗?很早就给自己定过,每天进步一点点,自己质变了吗?心灵鸡汤知道不少,我承认自己在时间的利用上,在青春的认识上还是很透彻的。李笑来说:“时间度过了,才能算近生命”“法定节假日是约束企业的,不是约束自己的”,我相信我已经比一些人多活了六七年啦,但我不想让自己在这么大的优势下还失败。
我依然相信厚积而薄发的力量,但不会坐等他的变现,更不想让他成为我的枷锁,成为自己颓废的借口;我把时间当朋友,但我不能当他为女朋友,我不是一个人,背后有一个家;现在自身的薄发才是当务之急,改变,从现在开始。厚积而薄发,我不等你啦,但我仍旧把你当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