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标题是江美琪的一首歌歌名,每次码字的时候我一般都是没有标题灵感的,我只是心里有一个大概的主题,然后就开始顺着思路写下来,一般写到一半或者尾声的时候,标题基本就已经出现了。
时间久了,我就不会为起什么样的标题能够吸引人眼球或者转发量深思熟虑,因为这从来都不是我所看重的事情,我所看重的,是看过我码字的人的心情与感慨,从字字句句不多的留言或者尾巴的评论中,我就能感受到别人对于我这些文字的温度感知有多少了,茫茫人海中,我能从半句三五个字的留言中,就能嗅出我的同类中人。
但是今天这个标题,已经存在于我的脑海里很久了,之前之所以没写,是因为我觉得当时自己的领悟还不够,虽然说永远不会有准备得最好的状态给我下笔如行云流水,就如我前天推送旧文那篇的尾巴电影截图《饮食男女》中说的一样,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都准备好了才下锅。
但是对于这个主题,我依旧是沉淀了一段时间的了,直到昨天我晚上我半夜动车从上海回到深圳,然后打开后台,看到一个姑娘的留言:喜欢你的文字,碎碎叨叨,清新又真实,不高不可攀,就像在我身边一样。
因为很累很疲惫,我洗漱完毕的时候都快凌晨四点了,但是我还是因为这句话而久久不能入睡,所以我还是列了几点思路以便第二天起来的时候还能记得这一刻我的灵感。
这个标题明显说的是个爱情故事,但是我要说的不是,我只是觉得这句话很适合我现在的心情,原谅我的任性。
我开始说了。
在我最近离职的前一份工作,我一直跟我的小助理Landy小姐合作的很愉快,有天下班回家,我们走在回家的路上,她说自己的薪水不是很高,在深圳这个城市很有压力,但是还不想那么快就回老家,于是这种纠结的状态一直困扰着她。
本来我的出发点,就是想拿自己做例子,刚进职场的前几年都是薪水不高,但是需要慢慢积累这一类的大话安慰她,但是我仔细回想了一下我当年刚进职场的时候,那一丁点的工资也是压得我喘不过气来,我身边也有前辈鼓励我,说小令你要坚持,刚刚开始就是这样子的,熬过去就好了。
于是回到Landy小姐的问题,我设身处地的回归到她当下的这一刻,我觉得这些我听腻了的过来人的话术,我不想用来安慰她,因为我想用个更好的方式,于是我想到了我之前看过的朋友圈上还算蛮火的一篇文章,小川叔的那篇《三十岁那年,我的梦想是年薪十万》一文,但是找不到原文了,于是我叫Landy小姐回去自己找找看,但是我当时说快了,我说成是《三十岁那年,我的梦想是年薪百万》,但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
第二天一早,我问Landy小姐有没有找到我昨天说的那篇文章,Landy小姐说还没找呢,我说为什么呢,一下子也就看完了呢,然后我还笑说,说不定你都不用到三十岁,就已经年薪十万了呢!
这时候Landy小姐跳起来冲着我说,不对啊,你昨天跟我说的是年薪百万,怎么这会就变成十万了呢?早知道文章说的是年薪十万的事情,我早就跑去看了。
这时候我才恍然,原来我自己昨天说错了嘴,把《三十岁那年,我的梦想是年薪十万》中的「十万」说成了「百万」了,也是因为这样,所以Landy小姐不再愿意去看,觉得又是一类打鸡血的超级励志故事。
于是我继续问她,如果这篇文章说的就是年薪百万的故事,你是不是就直接忽略我的建议,连看都不看了呢?
Landy小姐很严肃的看着我,然后回答,是的。
我问,那原因呢?
Landy小姐马上回话说,我不是觉得自己没有年薪百万的命,但是我是一个实际的人,从我目前的出身环境,毕业学校,所学专业,结合目前这家公司的职业发展规划,如果让我三十岁以前达到年薪十万这件事情,我觉得是有参考意义的,但是你说三十岁年薪百万,或许对于别人而言有这可能,但是对我而言就是不接地气的,这样的文章,不看也罢。
我笑着点点头。
Landy小姐白了我一眼,说你别笑话我肤浅,我是有梦想,但是我更看重别人的励志故事跟我自己的切合度,否则多说了也无用。
于是我想起了自己以前大学的时候,看过一期《鲁豫有约》采访打工皇帝唐骏的专题,最先关注唐骏,就是当年看到新华都集团以十亿元转会费聘请唐骏担任集团总裁兼CEO,这种身价无疑成为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标杆,换句话来说,平均下来唐骏一天的打工就是过100万了人了。
可是当年的我自己,作为一个学传媒的学生,居然没有认识到媒介对于包装跟放大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人的光芒的这件作用,于是在接下来的大学日子里,我又相继看了很多其他的职业打工者的励志故事,于是满怀信心的鼓励自己,以后走进职场了也要像他们那样,努力拼搏升职加薪。
结果还没等我进入职场,当我还在大学开始在报社当实习记者去跑新闻的时候,我就发现了这个思路的错误性,那些我采访的企业家或者管理者,无一不是一步一步慢慢在职场中磨练出来的,甚至还有一个企业家在四十岁的时候还在家里的事业单位喝茶上班无聊,后面才开始南下到深圳,开始进工厂打工,然后积累资源,开始走上所谓的改变命运的道路的。
当生活的真相一一被揭穿,那种难过的感觉无法用言语形容,因为已经不光是难过的问题,甚至已经涉及到一种信仰的崩塌了。
关于榜样这个问题,我还能举出很多的例子,比如说我大学当时的自己很喜欢柴静,当然现在也很喜欢,只是那个时候的自己很希望自己也能做深度报道一类的记者角色,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不想选这条路了,因为需要见到太多阴暗面的东西,柴静可以抽烟失眠缓解自己,我不行。
比如说,当年我也很喜欢一些高级经理人写的励志书籍,比如「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之类的那一种,结果我就跟现在很多迷茫的小孩一样,当年看过无数的故事,依然解决不了自己的问题,因为当时的我不知道,别人的话可以听,但是自己的路要自己走,而我一度以为的就是,只要我跟他们一样考好的大学,学好的专业,工作中也拼命努力,我也应该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才是。
我难过的是,我是到了后来才听说到关于「生活的真想」这个逻辑,最经典的就是巴菲特的那个故事,原话就是:股神巴菲特的自传只会告诉你他8岁就参观了纽交所,但不会告诉你他国会议员的父亲带他去的,是高盛的董事接待的。
至于其他的,我一一看下来:华人首富李嘉诚的自传不会告诉你他娶了自己的富豪表妹庄月明,靠舅父的家族企业发展起来的,他通过塑胶花挣的第一桶金来自他舅父的资金支持;微软盖茨的书不会告诉你他母亲是IBM的董事,是她给儿子促成第一单大生意;万科的王石那些自传更不会告诉你,他的前老丈人是当年的广东省委副书记;华为的任正非不会告诉你其岳父曾任四川省副省长;腾讯的马化腾不会告诉你他的父亲是盐田港上市公司董事,腾讯的第一笔投资来自李泽楷,李泽楷与盐田港母公司啥关系无需多说。
就是这些,多得是我是你不知道的故事,就是被朋友圈满天飞的励志狗血故事各种转发所污染的了这些故事,当年的我自己,看着这些大部分经过了精致的包装的故事,我也一度陷入迷茫,当然也会有人安慰我,人各有命,但是我这个人就是作,我会纠结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真实的光鲜表象存在于我的身边?
我从来都知道,没有人会随随便便成功,只是那时候的自己年纪小,愿意相信这个榜样的故事去激励自己,如今自己走进了社会走进了职场这个坑,明白这些真相后,我花了好长一段时间调节自己,让自己不至于落入自暴自弃的天地,然后还得为自己已经碎去的三观再次重建新的信仰体系,从想要改变世界的梦想,渐渐变成开始明白,来这人世间一场,「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一句狗血的鸡汤TMD才是我自己最大的难题跟使命。
也是这样,我终于明白了Landy小姐说的那一番的话的逻辑,真正榜样的力量在于,TA是一个看得见的偶像,看得到TA最最真实的生活及职场经历的一面,并且这样的经历跟你自己的当下有类似之处,你可以参考TA的人生大概复制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子,否则,那TA就是神,神是用来敬仰用来感慨,用来供奉用来羡慕嫉妒恨的,这样的人,看看也就算了。
去年的时间里,我参加过很多分享会,大部分也是涉及到我们年轻人如何在职场跟生活中获得成长的种种议题,有一次有分享者聊起了自己每周会坚持看多少本书并且会做读书笔记,这个观点我一直认同并且也在坚持,后来我看到这个分享者的微博下面有人留言,大概意思就是,我听了你的分享会,也坚持每周都看一本书,但是我家人一直说我晚上不愿意照顾刚出生的宝宝,我是听你的话了呀,可是他们都不理解我。
还有个男生也在这个分享者的微博下留言,说自己老婆参加了分享会以后,每个晚上吃了饭以后就不干活了,拼了命的逼自己写东西还有看书,家里有老人生病了不去帮忙照顾,并且信誓旦旦说要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能被闲杂的事情影响。
每每看到这样的事情,我总是哭笑不得,一是觉得那些励志每天要活出自己的人,你不知道你的那些偶像家里是有保姆有管家帮自己负责家务事一类的,所以他们每天休闲看书的时候对他们而言是一种放松,而放到你身上就是每天的任务所在,并且还得跟家人作斗争不能让其影响你。
二来是觉得,崇拜偶像这个事情大部分也是当下的媒体包装出来的,要知道当年明星圈里高冷艳那个时代也已经过去了,互联网时代你要不来个自黑如杨幂,接地气如黄晓明调侃自己的「脑太套」,不仅瞬间黑转路,路转粉,外加还让自己的逗比也成了一种形象塑造的手段。
这一切种种,我想表达的是,如今随着遇上的人越多,我开始学会「私人定制式的」为我自己去寻找偶像榜样,然后找自己可以用的那部分来完善自己,至于有些人天生所拥有的天赋或者条件,我也不会去纠结,毕竟很多时候,任何人的成功或亦别人眼中的光鲜,依旧是如同饮水,冷暖自知罢了。
回到后台这个姑娘给我的留言,会有人因为我的碎碎叨叨而觉得我清新又真实,也是因为我也不过就是这北上广深漂泊一族中,每天苦逼挤着地铁伸着脖子等着公交的一个妹子,所以我对于跟我同龄的人所思考的迷茫跟难处,才会体会的那么深。
我一直觉得总有一天,我自己一定能过上好的日子,有牛奶有面包有大大的房子,但是我觉得那个时候自己,也依旧不会是一个高不可攀的姑娘,因为我在自己有所成就之前,已经把这些当中的种种都思考了一遍,即使哪天我不小心发了财了,我一定会是那个不惊喜也不慌张,然后把钱存起来,哪天高兴了就飞去某个小岛看看夕阳然后回来的人儿,然后这件事情也不需要告诉别人。
可惜的是,这样的同类中人,我寻找了很久,那些很厉害的牛人忙碌得没有时间没有心情跟我分享,那些小有名气的身边同学已经开始包装自己去混圈子去混人脉,也离我原来越远了。
每每如此孤独的时候,我总是问自己,为什么就不能来一个靠谱的人在我身边?
于是我只能选择在这个角落里,悄悄地说半点些可能很多人也不知道我在说什么的几千字,然后偶有人赞同偶有人反馈。
我其实我最想做的,不过就是成为一个非啰嗦版的祥林嫂,碎碎念着我的这个时哭时笑的日子,这个时候,突然有个姑娘跟我说,很喜欢你,感觉你就像在我身边一样。
嗯,我一直都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