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透析阅读的本质意义,探寻阅读给人生的力量。通过本书可以知道读书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如何能提升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兴趣,有哪些途径可以借鉴?阅读力跟人际交往能力有何关联?
第一章 塑造自我——自我形成所必需的阅读
每一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都要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都会在自己心里建造属于自己的世界。阅读的范围太窄,看问题就容易绝对化。
所谓有修养,指的就是在阅读上涉猎广泛,并能够做出综合判断的一种能力。
教养主义对所谓教养养成的理所当然的定位,是阅读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歌德、康德、尼采等人的作品,即以文学和哲学为主的,对人格塑造会形成巨大影响的书籍。
我们只有保持积极主动的态度去阅读,时刻自我反省,追问自己: “我自己究竟想做什么?”“我自己有进步吗?”只有这样才能开阔眼界,看见自己内心世界以外的广阔天地,能培养与复杂的事物共存的能力,才能跟社会精英对话,刺激上进心,提升人性。
自己花钱买书看
去书店自己花钱买书!花自己的钱在这里意味着自己单独去敲门造访。一对一单独面对自己的老师,明显会提升学习的效果。只有自己主动去叩开那扇知识之门,那些话语才会刻骨铭心。
懂得语言的力量
一个人独自思考问题的时候,基本上是用语言在进行思考的。如果语言的种类比较少,思考就必然显得比较粗杂。 一个人懂得运用丰富的语言,那么其思维和情感也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且缜密。这就是书面语言的功用。读书可以懂得更多的语言表达方法。
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架,并按自己的规则来排放
人的自我,不是仅靠自己一个人就能够塑造的,自我这种东西本来就是在自己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被塑造而成的。所以自我的形成靠的不是绝无仅有的自己,而是人际关系网。 阅读可以将他人的鲜活的价值观汲取到自己的思想中来,从而让自我得到不断的拓展,可以防止堕入与社会常识相隔绝的孤立的空想之中。有一种说法,只需观察其书架,便会了解其人。这跟“观其友,便知其人”的道理一样。所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架是一件让人心旷神怡的事。
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决定书与书之间的关系并按照这个逻辑排列更加有趣。 考虑到它们之间的内在关联,所以将它们排在一起。 根据该书跟自己的距离感来排列。将这本书与那本书联系起来思考问题的习惯无疑会迅速提升你的阅读能力。 可以说这一架图书反映出了主人的世界观。
藕断丝连却不断错位的阅读
阅读会产生连锁反应。读完一本书,你会产生去阅读下一本书的渴望,这就是所谓的阅读三昧。同一位作家的作品多读几本,就必然会对该作家的人格和思维方式耳濡目染。
从阅读某一位作家开始,书就像一张网,越撒越开。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的喜好不断出现微妙变化的同时,其审美观逐渐获得更大的包容性,这就是塑造自我的阅读诀窍。
图书馆绘制地图
图书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可以在那里绘制地图,也就是绘制知识的世界地图。知道或记得作者姓名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因此变得很容易跟比自己修养好且知识丰富的人对话交流
对于绘制知识世界的地图,从高中毕业之前到大学一二年级这段时间做的话效果最佳。
确认经验
人们通过阅读,反而会获得各种各样的需要身体力行的动机。自己的体验和实践通过阅读得到了进一步确认。
有一个词叫 “暗默性认知”,指有些事情当事人自己未见得主观上意识到,但他的身体和潜意识却对其有所认知。当人在阅读的时候,这种“暗默性认知”和“身体认知“的世界会浮现在我们面前,一些读者自己也说不清楚的事情,经由书中作者的语言变得清晰了。
要塑造自我,必须先否定现在的自我,使之向更高层次的自我升华。自我形成的诀窍就是在与他人共享事物本质的同时坚持自己的一贯性。有些事情即便自己觉得能够模糊地把握,再见到它被明晰的语言表达出来,便可得到确认,并将这次的经验活用到今后发生的事情上。
读书就是通过与跟自己拥有同样经验、同样思想的作者相遇,不光得到某种认可,还能读到比自己更为艰辛的人生经历,为此,读者便有了冷静地凝视自我的能力。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选择一些能够产生共鸣的书来读,进步会更快。
人间剧场
阅读能够让人胸襟开阔,从而变得豁达大度并大气沉稳。这是因为读者心中同时拥有好几位杰出人物的原因。待到读者心中有了好几种这样性格鲜明强烈的人物类型之后,只要举一反三,现实中的人物就变得非常容易理解了。
锤炼人的自我,靠的是深刻的内省,而自我的形成靠的却是与他人的接触和交往。
如果我们将这个世界看作一座表演的舞台,并且学会运用《人间剧场》的观点将世上的人们看作舞台上的演员,人将会变得越来越有味道。
把阅读当成一种人生体验
在很多的场合如果处于一种完全无知的状态去接触事物,则往往会忽略事物的本质。就拿欣赏艺术来说,只有先通过读书这一手段去探索和了解艺术的深刻含义,获得一定的理解,才能对作品的鉴赏有所裨益。
好的阅读方式会让阅读本身变为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读书的时候,我们不妨经常变换阅读的场所和环境。再就是配上音乐进行阅读,这也有助于记忆。 倘若你要获得这种阅读的体验,在某一段时期内持续阅读,并使之与实际生活的意境重叠。
读传记
人生在世如果有个高山仰止的对象,对普通人来说也会转化为一种生命的活力
三思而后行=经验的积累
将三思而后行以及经验的积累作为一种技能加以掌握,这才是以塑造自我为目的的阅读之根本。
书读得越多,看问题也就越相对化,也就越能够去冷静地咀嚼和思考各种各样的观点和主张。所谓阅读,并不是去听取观点跟自己完全契合的人的意见,而是训练自己将某种摩擦转换为正能量的行为。
品尝一种云里雾里但又充实的感觉
“以屈求伸” 就是自己想说的话并不是随口就说了出去,而是先在心中咀嚼一遍,再遣词造句将它表达出来的一种“矜持”。
读书也是一样,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不要放弃,而是克制住放弃的冲动继续阅读下去。后面的内容说不定能看懂,也说不定仍然云里雾里。甚至有时候整个段落或者长达几页的内容都不知所云,读下来仍然一头雾水。即便如此,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求索姿态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过程中,总会得到某种启迪使得阅读的人茅塞顿开。
第二章 锤炼自我—自我形成所必需的阅读
阅读一旦成为习惯就变成了一种自然的行为,然而阅读的能力却不是自然而然就能够掌握的,需要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朗读的作用
阅读文章时的节奏会让牙牙学语的小宝宝也喜形于色。而且,小孩子还不厌烦重复。只要是喜欢的,会要你给他(她)读很多遍。在这个反复阅读的过程中,阅读的内容就储存进了他(她)的记忆。
给孩子念小人书或者连环画的经验,作者还给大家推荐一套系列三部曲:第一本是《吉尔伽美什王的故事》,第二本是《吉尔伽美什王之征战》,第三本是《吉尔伽美什王的最终之旅》(岩波书店出版系列三部曲)。
给自己读书,推荐看宫泽贤治作品。
宫泽贤治的作品里,蕴藏着能够激活我们感官的丰富的语言表述, 由于宫泽贤治在自然描写中坚持不懈对语言进行锤炼,我们阅读作品的时候脑子里浮现的形象才被赋予了具体的色彩、声音、气味以及冷暖,能够像这样唤醒我们无比细腻的身体感觉的文学家,只可遇不可求。宫泽贤治的作品还蕴含有浓郁的伦理特性,最适合用来培养作为人的生活方式中最根本要素的伦理观。
步骤二:自己发声朗读
使语言身体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 朗读和背诵这些优质的古典作品,等同于在扩展我们精神的空间。放声朗读的时候,人的大脑也容易被激活; 人在发声朗读的时候大脑的活动区域最广。同时通过朗读可以进行长时间注意力高度集中的锻炼。
朗读的技巧:
首先,拓宽自己的阅读目视区域。
其次,用朗读来核查阅读能力
发声朗读可以用来检查自己的阅读能力到底如何, 到底有没有领会文章句子的含义,一听朗读的节奏或声调的抑扬顿挫就会明白。要做到既要朗读得流畅,而且还要让听的人容易理解,就必须在朗读之前弄懂文章的结构及含义。然后在朗读的时候根据文章句子的结构需要来调整呼吸的节奏。
对自己喜欢的文章句子,或大声朗读,或逐字逐句抄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书里的内容就逐渐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我们将读书视为一种邂逅,同时把别人写的文章变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中,我们的身体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步骤三:边画线边阅读
阅读的时候在书上画线是一件需要勇气的行为。因为你画了线,你的价值观和你的判断就表露了出来,而且就留在了那里。
掌握一本书的内容,具体说来,也就是在书里去发现自己有所感触、有所震撼的内容。 重读的时候,把握该书的内容只需第一次阅读所需时间的几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的精力就足够了。顺着你自己画的线读下去,一下子就能抓住该书的内容概要。经过几次对某一本书的反复把握,这本书的内容就在你的脑子里扎根了
巧用三色圆珠笔画线:
蓝色和红色表示客观的概括,绿色表示我自己主观认为有意思的地方。
具体做法:先用蓝色画出大意和概要。然后再在其中找出最为重要的部分画上红线,在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地方画绿色的线。其中,红线则只画在觉得跟该书主题思想有关的、相当重要的地方, 如果顺着红线阅读,则能迅速把握该书的核心内容。
注:客观”,指的是只要是有阅读能力的人,一般都会认为那是该书的要点
只要是文章,就不可能出现每一句话价值都均等如一的情况,一定会有重点和要点。能否将这些地方准确地用重点线画出来,并随着这种要点的画线练习不断地重复,不断地积累经验,我们的归纳能力就会得到锻炼。
通过使用三色圆珠笔和随意变换红蓝绿三种颜色,我们能够学会一种技巧,即把握自己主观和客观的切换,客观归纳的最重要和次重要的切换。
第三个步骤的三色圆珠笔画线法还能跟第二个步骤的发声朗读法结合起来。
边发声朗读,按内容分段画开,接着在这个范围内画线勾出自己认为的重点和要点,然后进入下一段。接下来依次反复,使阅读向前推进。
步骤四:阅读的换挡变速
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而决定阅读的缓急,迅速判断出与自己关系较深的内容,掌握一种能够驾驭轻重缓急的阅读技巧,才是合理的阅读方法。
追求质的精读与追求量的泛读其实并不矛盾,不但不矛盾,习惯了阅读的人两者兼优的往往占多数。
大脑的换挡变速:
一个人刚开始的时候也许很难自觉地意识到自己大脑的状态,然而,当他(她)读了各种各样难易不等的书以后,也能够自然而然地感觉到阅读不同的书时大脑的精确度所发生的变化。
一旦掌握了阅读的轻重缓急的切换技巧(即阅读的第四个步骤),我们就可以并行阅读几本书。当我们训练自己的大脑适应了多本书并读,大脑的容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大,于是我们也就有了充裕的时间来思考。
阅读步骤的发展,也是一个人的意识变得越来越灵活和越来越强大的过程
第三章 扩展自我——读书是交际能力的基础
会话的进行以及应答
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
读书首先有助于我们自我人格的塑造。此外,读书会使我们与他人的交际能力获得大幅度的提升。
读书和不读书造成的影响,在人际交流方面又会怎样体现出来呢?
可以断言,有一点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即与人对话时思路脉络是否清晰,语言表达是否顺理成章。
怎样才能掌握脉络清晰的说话方式呢?
抓住对方说话的要点是什么,在理解把握其要点之后再从自己的角度进行对话。与人交谈的王道,是准确把握住对方说话的主干,然后顺其延伸展开话题。这种准确把握对方谈话主干的能力,可以通过阅读和归纳要点能力的锻炼来加以提高。
更高层次的体现,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替换”。一种是简单重复对方的话语;再往上提升一个档次,用另外一套语言来表达同样的意思,更能准确无误地向对方传达你已经充分理解了他(她)所说的意思。
“语言替换”能力,属于人与人交流过程中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抽象的语言可以替换成略微具象的话语;具象的语言以稍微抽象的话语去加以替。也就是针对别人的一般性言论,你就提供具体事例;倘若对方举出具体事例,那你就进行一般化概括。若想用自己的语言去替换别人的话语,词汇量必须丰富才行,这一点可以通过读书得到有效的锻炼。
人的阅读经验能够发挥作用的是运用一种技巧,在自己的话语中巧妙地引用对方于五分钟前、十分钟前或者二十分钟前说过的话。就连正在跟你进行交谈的人本身也没意识到的那些关键词,你把它们重新搬上会话的舞台。还有一种更加巧妙而机敏的会话方式,那就是设法将对方所说的一些并无关联的话语用某一条线串起来。
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对方谈话的核心语义是什么。就必须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哪怕时间再短,也都要记简单的笔记,有时也以草图代之,因为记笔记容易抓住对方说话的要领。
做笔记的能力也能通过读书得到锻炼。
在关联不大的话语段落中探寻其间的脉络,这种练习可以锻炼并提高我们记笔记的能力。因为书一般会有明确的观点,所以比较适合用来练习梳理思路的脉络。而且书中的内容比会话要多得多,借读书来练好这种能力,待到运用到实际会话当中的时候,提纲挈领就更加容易了。
通过与性格各异或者类型不同的作者接触,我们的人格就会得到锤炼,能够做到虚怀若谷地听别人把话说完,说明你的社交能力已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运用书面语讲话
人是否喜欢阅读,有时候只需听这个人的口头表达便知
一个人如果具有把握思路和脉络的能力,那么就意味着他掌握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这种文脉拆开的能力。只有在说话时既能掌握本质性要素(画红线的地方),又能添加一些具体的事(绿色线的地方),会话就会变得有滋有味。
多用成语,提高语言品位
口语体跟书面体两种灵活使用。口语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被我们学会,而书面体却要靠我们有意识地通过练习去掌握-写作。
沃尔特·J.翁说,如果视说话为一种自然行为的话,那么书写则属于一种对自然的人为偏离。
所谓人际交流,必须既会“合”又会“离”才能舒畅无阻。要想与对方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必须学会“离”的技能。而这种人为的分离,也就是写作。写作就必须要用到书面语言,通过读书去掌握书面语言,人的智慧会得到培养,并逐渐修炼成宠辱不惊的冷静而坚韧的性格,书读得越多,一个人就越容易养成一种独立于自己主观之外的既冷静又客观的就事论事的姿态。
同时,时代也要求一种基于缜密而严谨的逻辑思路,既言简意赅又富有强烈节奏感的口语表达方式,而训练这种表达方式的方法就是读书。读书,将会使人获得客观审视自己的崭新视角。
创办读书会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凡是参加读书会的人都必须把规定的书从头读到尾,这是办好读书会的先决条件。如果实在达不到,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先让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记得用三色圆珠笔做好符号画好线。读的内容不必贪多,只要求他们在自己所读过的范围内先指出各自认为有意思的地方在哪里,用绿色笔画出的重点在第几页第几行。然后再说出为什么觉得那些是重点,以及读了有什么感想。与会的其他人作为听众,按照发言者的指示找到该书的页码进行确认。比喻说有人如果只读到了第三十页,那么他(她)只需在这个范围内指出重点或自己觉得有趣的地方即可。对那些读完了规定内容的人,则尽量要求他们承担后面部分的发言。
其次,采取每人定时发言的形式。与会者人人参与,指出自己觉得哪些地方有意思以及觉得有意思的原因何在。
再次,讨论的时候也不是空泛地随便谈,而是在讨论的同时准确地说出问题所在,这种方法对参加讨论的全体人员来说都非常有用。只要选读的书内容充实,哪怕并未深度阅读的人所指的那些地方,全神贯注地解读它的深刻含义也绝不会徒劳无功。
绘图式交谈方式
在进行交谈的两个人之间放一张B4大小(约250mm×353mm)的白纸。两个人一边在这张纸上写关键词一边交谈;如果是读书会,参加者不止两个人,其办法是先分组,四五人分成一组,每一组都按照这个方式,每人边在纸上写关键词边参加交谈。既可以写下别人发言时提到的关键词,也可以自己边写边发表自己的见解。
刚开始还不习惯的时候可以这样做:先写下书里的登场人物的名字,然后再用箭头符号标出人物之间的关系,借以勾勒出作品世界的大致印象。
比喻被称作被称为“人间喜剧”的写作风格,就是有的人物分别在好几部小说里登场,有的人物在某一部作品里充当配角,而在另外的作品里却是主角。
要写的不仅仅是登场人物的尊姓大名,还有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可能的话最好将书上的具体页码也写进去,只要我们从书中精选出能够表现该人物的关键词,并将这些关键词跟该人物名字一块写在纸上,读书时的理解程度必然会加深。
所谓绘图式交谈,是几个人的通力合作,既不会觉得难也不会觉得累,通过互相矫正偏差,阅读会变得更加有深度。
在白纸上做记录的时候,最好分别使用蓝、红、绿三色笔
绘图式交谈还有一个窍门,那就是要放开交流,不要有所顾忌,趁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热烈氛围和勃勃兴致大量地做记录,而不是首先追求绘图时归纳得得体不得体、漂亮不漂亮。
分组进行:
各小组对别的小组公开发表本组的成果。具体做法就是
先将那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示意图出示给听取汇报的人,然后绘图的小组定好搭档围绕示意图上的内容进行汇报,另外一个小组作为听众一边看图,一边专心听发言。汇报的内容包括:第一是简单介绍小组讨论的大致过程,第二是汇报通过讨论交流搞清楚了哪些问题,以及对问题的结构分析。每个小组分别做为时三分钟左右的总结性汇报。 进行这种绘图式交谈的时间,二十分钟左右为最佳
共同制作阅读问答题
一本书如果读懂它就算完事,那也不错,但如果能够以此再创造点什么的话,那就会更有生气和悬念感,制作阅读问答题,既触及作品的本质又非常具体,才是高质量的问答题。
阅读之后告诉别人
需要牢记在心以备一时之用的,首先是对自己来说尤其重要和有趣的地方,未必是内容的全部。我认为有一种办法颇为行之有效,那就是阅读之后马上把那本书的内容告诉他人,如果可能的话,同样的话题最好跟三四个人各自说一遍。谈到这本书的时候一定要具体引用书中的话语,哪怕引用的内容再短再少也没有关系,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尝试写作
用笔记本将自己喜欢的那些句子抄下来是个不错的办法,然而更多的是在所写的文章中引用那些让我有所感慨或受到触动的语句,这也是作文的一种技巧。
“三色作文”:
第一步是大家一起阅读短文。第二步是各自用三色笔画线。第三步是把用红线勾画的部分抄写在作文稿纸上,然后跟着简单地写出为什么自己会认为那些地方最重要,以此作为自己的观点。第四步是抄写绿色笔勾画的地方,然后跟前一步一样简单地写出觉得它有意思的理由。如果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来写,那么一篇好文章基本上算是写成了。
阅读指导
当自己有比较大的阅读量时,就可以给人推荐读什么书,但必须根据该人的年龄、兴趣以及阅读的能力等具体情况来推荐最好的书。
阅读指导有两种选择:一是让当事人从简单易读的读物开始;另一个选择的前提是当事人决心很大,可以推荐从正规阅读开始入手,有时候这样做反而容易唤醒对阅读的强烈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