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吴晓波老师的节目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之前中央电视台联合多家互联网公司和大数据研究院,对全国104个城市和300个县的10万个家庭从十多个维度进行了《经济生活大调查》。吴老师受邀做客陈伟鸿的高端对话节目,当时节目邀请的嘉宾是格力的董明珠,华为手机的余承东和李宁服饰的李宁,节目组将《经济生活大调查》中对消费者的部分问题,问到了到场的嘉宾,看看这些不同领域的企业家的回答和对消费者的认识,和10万消费者本身所想是不是一致。
结果有趣的事情发生了,企业家和10万消费者自己回答有很大的出入,一连进行了4道题,都是一样的结果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吴老师经过思考后给出了答案:
1、角色的错位。
董明珠、余承东以及李宁,既是企业家又是消费者,当回答这类问题的时候,会不自觉的产生角色的紊乱错位,回答的结果也会和真实消费者出现偏差!
2、小众圈层消费时代的来临
当今中国,不是一个大众消费时代,而是一个圈层社会,小白、中产,高净值人群,他们的消费水平和理念各不相同,没有标准答案。
3、当下和眼前
十万消费者是根据自己目前的情况,面对当下给出的答案,而优秀的企业家是需要有前瞻性,需要看到远方,看到不确定性。对消费趋势的判断,是未来趋势的判断,而不是拘泥于当下的判断。
从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对于消费者的喜好和市场的接受度,谁都不用说自己是对的,也不用拿多年的经验来压人,消费者的观念在变化,市场也在变化,仅凭自己的想当然做出的决定不一定就是适合消费者的,只有经过不断的快速的进行尝试和调整,再尝试再调整……
这让我想起了PDCA循环
不同圈层有不同的观念,包括在消费和生活方式上都会有极大的不同,只有深入这个圈层,了解圈层的特点以后,对自己的服务进行不断的调整适配,才能满足针对圈层的需要。
满足所有人的等于所有人都不满足
最后一点,前瞻性是需要能力积累和代价的,圈层化社会到来,集中优势,服务小众可能活的更滋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