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名字叫做“时间”的老人,个性依旧是那般的古怪和顽固,做派依旧是那样的独来独往。随着期末监考老师的一声“收卷”,又一个学期就这样过去了。
同学们在一片欢声雀跃中背起书包踏上了回家的路,而N学校的老师们则是在夜深人静时,依旧灯火通明地做着批阅试卷等工作。G市H区这次五年级的期末语文试卷题量非常的大,这不仅给考生考场的发挥造成了一定影响,而且也给被安排阅卷的老师增加了不少的工作量。阅卷老师,从起初的5人组,增加到了后来的8人组。语数体三科老师组成的语文阅卷小组,其实并不怪异,很正常。即便没有这个因素,阅卷出现一些纰漏也是在所难免的。
话虽如此,理归理,情归情。五年级的一位叫袁愉的女生心情就不是很嗨皮。因为试卷统分上的不严谨,袁愉的分数没上90,所以她的总分排名也就刚好是进入了班级前十。想让一个十来岁的小学生完全去理解和接受这统分上的“正常现象”,未必是件容易的事。无关性别与年龄,每个人都会面临来自这样那样的压力。作为老师,班级合格率、平均分和优生率等数据会影响到工作的绩效考核等。作为学生,试卷上的分数关乎到自己的“荣辱”,因为绝大多数的师长依旧习惯用分数和排名作为学习能力的衡量标准。考得好,“真聪明”等各种赞誉可谓铺天盖地。考得不好,“蠢到家了”等各种不屑可以说是让人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相对于智商和勤奋,很多人并没意识到同为正常人的学习,后者更重要。一想到这种情况,作为老师还能平静地让学生去冷静对待自己的分数吗?考试是检测一个学习时段的成果的方式。当试卷的分数过于现实的时候,老师们通常会说试卷分数代表不了全部。事实上,某种情况下,试卷上的分数就被代表了一个孩子学习的全部。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