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路
这个产品的设计目的是国家地震局为了提高普通群众对地震事件的关注度,传播关于防震抗震的知识与新闻。而关于地震,人们懂得关注点主要是在于新发生的地震事件,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但一旦过了时间就没有太多人关注。而且,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一生可能遇不到一次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地震,所以关于地震的相对单调又不怎么用得到的地震知识并没有人有兴趣去了解。
因此,整个产品的功能的核心应该是新闻资讯。而关于地震防范知识的传播,层次上应该放在地震新闻资讯之后,以更丰富的方式进行传播。在此之外,也要有方式让未受灾的其他用户参与到正在发生的地震的事件中,比如直播与公益捐献。最后,放在整个产品的层次最后的应该是在地震灾难发生中使用的抗震自救的功能。因为即使实在地震的时候手机上正好有这个 App,但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人们因为场面混乱、精神慌乱,人们并不会停下来看 App,使用自救的功能。也因此,即使是提供人们在地震中求生的功能的着重点,也应该在于地震后受困情况下自救的功能。
目标用户
从下面的这两张图中可以知道,在 2013 年 9 月到 2017 年 8 月关于“地震”这个关键词的百度指数的分布。从 08 年汶川地震开始,近年来多次受灾的四川地区是搜索地震最多的地方。然而,在四川境内搜索量最大的不是受到非常大伤害的汶川、九寨沟等地,而是在四川境内经济最发达、人口最多的成都。扩大到全国来看,我国的地震多发区主要在四川-甘肃以西(地理中的第三阶梯的部分),在百度指数上的排名并不高,反而是经济发达却不怎么受到地震影响的东南沿海一代搜索“地震”的数量巨大。
在关于搜索词来去向关键词来看,有近期发生地震区域的地名、有我国过去发生的两次重大地震的地名(唐山、汶川)、有电影名、还有一些关于地震的一些奇异故事与谣言。但是却没有任何有关地震知识、地震逃生的名词出现。而在舆情洞察和上面来看,近四年内搜索地震关键词的高峰全部都是关于地震发生的新闻。
从性别分布与年龄分布上来看,搜索地震的用户中,男性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 68% ,30-49岁人数占了全年龄段的60%。综合之前的数据与特征。可以知道,本产品的目标用户群体应该定于一二线城市中30-39岁有有家庭有一定资产的男性。
功能分析
产品框架
在产品的整体框架来说主要分为了地震资讯、地震抗震、公益中心这三个部分。其中地震资讯中用搜索+Banner 主题+新闻列表的这种方式,是想在不同的情景下的用户都可以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新闻列表这一部分在平时除了新闻以外会有抗震的科学知识、视频、公益活动报道等不同类别的新闻加入到新闻列表中;而在国内有重大地震灾难发生时会出现地震每日数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新闻列表中也会出现地震救灾的现场直播的入口。
在防震抗震这一部分,预防地震的产品层级要高于抗震自救。预防地震中会通过不同的媒介(文字、视频、小游戏)来传播关于地震的防范自救的知识。而针对产品的主要的目标群体(一、二线城市的30-39的男性有一定资产的群体),加入了与家庭相关的考虑,可以通过家庭演习,防震测试让其他的家庭成员也加入其中,从而提高整个对于地震事件的认知。当用户位置定位在正在发生地震的区域时,用户会 看到地震预警的界面,包含了地震发生倒计时以及一点简单的提醒,另外地震预警也为用户在危急的时刻提供一个快速进入防震自救的入口。
最后在公益中心这一部分。借鉴了一些众筹 App 的做法。用户可以在捐助的时候选择不同的捐助等级并看见不同等级捐献资金的用途来进行捐献,而不是自己定一个数来进行捐献。在我的公益中,用户可以看见公益平台用自己捐献的钱购买的救灾物资的发票等票务证明。这样也是为了提高公益过程的透明度,让用户更加信任平台。另外,当用户捐助完成之后会获得代表捐助者的徽章、当公益平台进入灾区进行救灾物资发放时,有相关捐助的用户也会收到直播的推送。这是为了尽量在没有任何物质奖励的情况下,向捐助善款的用户提供反馈,提高用户参与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