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桃花源的梦想。
那里,没有世俗纷争,没有金钱诱惑,没有物质追求,也没有利益之争。
在桃花源里,每个人都生活的幸福快乐,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极其融洽和美好,那里的人们多么悠闲,多么自在,多么淡然。
真的有那么一个“世外桃源”吗?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jiā)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xián)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这是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他从乱世红尘走入桃花源中,亲耳所听,亲眼所见,桃花源中的那种安宁祥和,那种自由美好,他将桃花源中的种种青山绿水,男耕女织化作了这样的一篇文章,留给我们一个温暖而幸福的梦。
姑且不论这个世外桃源是否真实存在,单单就这份质朴纯真,返璞归真的生活,也让我们每个人为之向往。
说说陶渊明吧。
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古今隐逸者,人数很多,有的人归隐只是套路,其实是内心向往更多的欲望,不过是借隐逸之名达到自己重回人生巅峰的目的;有的人归隐只是无奈,其实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在夹缝中终于坚持不下去的无可奈何。
而他的隐逸生活,却是他喜欢的生活,是他遵从于本心,活出了一个最真实的自己。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一篇《归去来兮辞》就是他田园生活的最真实的写照。
一生清贫,却又内心富足。
吃穿住行,样样简陋。
他怀着欢快的心情看山望水,赏花品酒。
他放声高歌,亲近自然。
他辛勤耕耘,不遗余力,总是悠闲自在。
这样的生命,乐安天命,顺其自然。
这样的人生,这样的生活,却也是我心之所向。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来吧,归来吧,这是人之天性。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最简单的生活,往往最得人心。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即使历经波折,仍然不改初心。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徘徊丘垄间,依依昔人居。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杇株。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薪者向我言,死没无复余。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人生变化无常,那就纵情山水吧。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山涧清且浅,可以濯吾足。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那份安适悠然,是生活最好的样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如果还有人问生命的意义,那这就是最好的答案。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来此人间,只为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