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成甲老师《好好学习》这本书,成甲老师把如何学会“学习”,真正将知识内化一层层讲解,并提供了实操方法和步骤。其中关于“反思”这一话题,我非常有收获。
首先,书中对学习的定义是“学习是一个不断改变我们假设的过程”,我们一般做事的顺序:做出假设—采取行动—产生结果,反思的顺序则是:观察结果—研究原先假设—反思调整假设,那么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复盘过去的思考和行为过程,找出使结果并不理想或尚待改进的地方,并追问自己最初做决策的假设是什么,有没有更合理的假设?
对于这个概念我感觉还是很模糊,因为我意识到自己在做很多决策的时候,好像并没有一个“做出假设”的过程,而是想当然下意识去做的,看到后面才知道,这就是我们需要避开的一个大坑--“跳跃性假设”,即未经理性思考,面对某种场景立刻做出的反应。
比如,我在面对权威人物或一些正式场合时,会下意识沉默被动,这种反应在我童年就产生,那时我大脑的默认假设是“沉默乖巧是安全的,是讨人喜欢的”,然后这种行为模式就一直延续到现在,限制了我的社交圈子和学习提升的可能。我要改变这种情形,就需要去调整自己的假设“适当的表达自己才有可能引起注意、建立联系或者暴露问题获得提升”。
更进一步,在这种经常性“跳跃性假设”的行为模式下,我们省去了很多独立思考的过程,深入思考的能力也非常薄弱,导致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是不想说而是说什么的问题,这也是我面临的尬尴处境。我要去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钥匙并不是在“多说话”上,而是在多思考上。毕竟你有想法但是选择不说跟你没看法不说是两码事。这是反思的一大功能,发现问题矫正行为。
反思还可以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也就是在反思一件事情时多去进行联想和联结,“过去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吗?自己是怎么做的”,“别人在类似的情况下是怎么做的?有什么可以借鉴?”,“有什么方法可以用到现在这件事中吗?”这样就可以将分散的生活经验重新组织,产生新的认识。
这种思考要求显然更高,我们需要去调动自己记忆,建立关联,还要善于观察和总结生活中他人的相关经验。
在简单实践时我发现,一方面会遇到上述所提到的“跳跃性假设”问题,回顾过去,发现自己往往在同一问题上摔倒无数次,另一方面就是无法调动、联想到有价值的记忆。过去少走的路,现在挣扎着也是要开始的,先从写反思日记开始,把生活中的小事去拆分、总结、升华,同时学会去借助书籍和其他工具来解决问题。
反思还有第三个重要的作用:督促我们检查学到的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貌似知道、熟悉的知识真的掌握了吗?实践才是硬道理。成甲老师给出一个很有借鉴意义的反思方法,他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要求与自己行为每日进行对比反思,有标准有反馈更容易坚持和提升。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提前设定一个期望标准,比如我今天学习到的反思方法,成甲老师是怎么做的,建立相应的行为标准,每日对照自己行为。
书中成甲老师复盘了自己训练反思能力,坚持写反思日记的过程,我印象非常深刻,感受到自己与老师思维上的巨大差距。
一开始我们都经历了一样的过程,进行流水账记录,一段时间后对自己写日记的行为产生质疑,“写的都是每日这些事,究竟有用吗?”这可能是我们在一件事情没有什么结果时都会问出的问题,我坚持日记三个多月后,也是败在这个问题上。
而真正的不同也是从这里产生,老师在动摇时,是做出了一个全新的假设“反思日记一定是有用的,只是自己没做对”。然后基于这个假设,他去改善自己写日记的方式,去借鉴总结其他人写日记的方式,然后调整改进实践,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记录方式,并最终受益无穷。
我在发现一件事情并没有产生预期效果时,要么就很快放弃,要么就盲目坚持,最终还是会因为缺少正向反馈而放弃。我缺乏的就是这种反思变通、去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产生怀疑时,去反思调整假设,寻找问题的根源。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种“X,真有用,坚持下来会变得很牛逼”的感觉,但是说来惭愧,这种体验我经历的并不少,现在回顾竟然也记不清楚了,都是因为没能很好落地实践并内化。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在一个人眼里能改变命运的知识在另外一个人身上只不过是廉价的鸡汤,“知识不是一个客观存在,它取决于了解他的人是否能用这些信息改变自己的行为,产生新的结果。”
反思这把武器,我要好好打磨,真正变成自己有利的武器。
ps:给你们送来迟来的中秋节大礼,大家不要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