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参加写作训练营第四天了,看到自己的文章多数都是叙事散文。我惊讶于自己竟然改变了文风。曾几何时,我满篇的花前月下,风花雪月的文采飞扬;曾几何时,我爱诗词歌赋,满腹经纶的抒发感慨。什么时候,我变得满篇的蝇营狗苟,絮叨着自己的凡人生活。
记得青春年少,特别的喜欢宋词,几乎每周都要写出一两首词。那时候沉迷于看厚厚的《宋词三百首》,里面的宋词的解析,甚至比宋词本身都让我痴迷,那时候觉得生活到处都是诗意。看见一棵小草都会春情满满,仿佛自己就是那位佳人,在拈花思念自己的情郎。于是,每天都在写各种词牌的词,拿着新华字典研究着平仄,音韵。想到此处,记起辛弃疾的词“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那时我写的词多数是词藻华丽,没有更深层次的内涵。“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现在苦笑一声,哪有那闲情逸致的赋词一首。人生好像只剩下了埋头苦干,各种滋味,一言难尽。
未成家时,本人依然是个文艺女青年。每天捧着《老子》《庄子》,念着《地藏经》,听着于丹,余秋雨的《百家讲坛》。追着《尼采》《佛洛依德》的心理学。那时我可以演绎全套的茶道,可以研究紫砂壶的工艺方法 。一个人在陶然亭的“中华名园”找写作的灵感,一个人去博物馆看各种展览。突然觉得,每天生活除了上班也依然是灿烂无比。那时最大的希望是在相亲时有个能和我一起聊这些的他。这个他一直没来,等来了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人。
婚后,成了太太,妈妈。中年的时代了,经济的压力,父母身体的健康,孩子成长的艰辛,让我变得实际了。觉得那些文艺的生活是奢侈的,遥远的。我成为了辛苦的背奶妈妈,每天奔波在上下班的路途中。渐渐的,那些文学梦,那些文艺范,都被岁月磨平了。眼角的鱼尾纹和点点的白发让我感叹时间的力量,更撕扯着那颗敏感而温暖的心。心上长了老茧,感觉迟钝了。渐渐抱怨多了,总觉得自己该多看看《甄嬛传》之类的小说,学学有用的《厚黑学》。生活的标准变成了“有用,没用”。书,陈列在书柜上。笔,悬放在笔架里。日记本不知道被我丢弃在那个角落。我甚至不敢再去翻看,因为看后心会疼。那个时候,我那里有时间去享受这些。现在,只有工作。
之后,有了微信。看到了很多文艺的公众号。蠢蠢欲动的心似乎被一篇篇深情款款,哲理深厚的文章给唤醒了。依然,我离不开文学,它是滋养我灵魂的源泉。灵魂了需要文学的浸泡,才能开出沁人心脾的花朵。
心长了茧,需要慢慢的磨掉才会变得敏感而细腻。磨砺的过程就是写作。写作在鞭策着我要全力以赴的面对生活。用一种文艺的情怀,过一种浪漫的生活。虽然生活是艰辛的,社会是复杂的,但是我把这些写入我的生活,那才是一本精彩的书。一本值得玩味巨著。喜欢这次写作训练营里李喆老师个人签名:浅水喧哗,深水沉静。做一条鱼,在浅水处汲取养分,涉猎世间的故事;在深水处静默思考人生的意义,于灵魂深处得到最大的平静,这是我要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