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一股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马丁·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他们认为: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
积极心理学以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培养人的正向心理,把人的优势和美德发挥出来,从而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对人类优势和美德的挖掘,积极心理学与历史上不少哲学学说有共通点,也有自己的特点: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现代社会中,以抑郁症为首,患有心理疾病的人越来越多。对此,积极心理学重视对心理疾患的预防,提出积极预防思想,认为通过挖掘困境中的个体的自身力量,就可以作到有效地预防。这与提高人体免疫力来预防疾病的思想相似。
人具有社会性,以往的心理学往往忽略了这一点,甚至脱离人们的社会环境孤立地研究人的心理。积极心理学则认为必须在社会文化生态大系统中考察人的心理,注意到人的体验、人的积极品质与社会背景的联系性。把个人的幸福与社会的和谐联系在一起,这是积极心理学最值得肯定的地方之一。
以往的心理学,研究以人性的弱点、缺点为主,形成一种悲观人性观。积极心理学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注重人性的优点倡导研究和探索人类的美德,恢复了人性的积极面。不过,积极心理学忽视心理消极防御机制作用、不能直面人性的弱点也是受到质疑的地方。
据了解,积极心理学是国际心理学界近十年来兴起的学术研究思潮,并迅速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国内,虽然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和探索还处于起步的阶段,不过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把积极心理学引入学校教育。作为心理学界极具生命力的新兴思潮,积极心理学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空间和广阔的前景,国内许多学者对积极心理学的发展抱有期待。
有学者认为,积极心理学因为发展的历史较短,缺少有重要影响的纵向研究以及跨民族和跨文化的研究。例如,由于文化差异,人们对于快乐、幸福的理解会有所不同。人的心理,有普遍性,更有特殊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应该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在学术界,已经有不少探讨积极心理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论文。有学者指出,“修齐治平”、“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穷则独善其身,大泽兼济天下”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心理学思想。
以笔者看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能与积极心理学融通的还是儒家思想。如马丁·塞里格曼研究发现,人类具有6项普适性美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精神卓越。而这6项普适性美德,儒家早已经有类似的归纳:仁、义、礼、智、信。在儒家看来,达到“和”,人才能快乐、幸福。和,是人内心的和谐、是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社会的和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科技与人文的和谐。
儒家的心学一派,肯定人先验的道德意识——良知,以追求天理(“仁、义、礼、智”的总和)为目标,又以“知行合一”、“知行并进”推动人的积极性、挖掘人的潜能。“善”,既属于道德范畴,还属于效益范畴,应该是道德和效益的统一。积极、快乐、幸福、你好我也好,都是“善”,反之就是恶。心学认为良知有分辨善恶的本能,那么,在分辨善恶之后,在生活工作中“为善去恶”,即儒家的“积极心理学”。
原载于《增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