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多.E.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中第一部分描写了她在集中营的经历。他写道:在集中营里,人的身体和思想由于受到压迫而处于原始状态。他所描绘的场景是身处其中的人们饥寒交迫,对自己的命运失去了外在的选择,每天都挣扎在垂死的边缘。为了适应集中营的生存环境,身处其中的人们日渐麻木,这种不正常的反应才是正常的生存状态。
其中有一个篇章说的是一个发生在某天清晨人们步行去工地时的例子。他们在黑暗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突然有人说道:如果我们的妻子看见我们这个鬼模样怎么办?我希望她们在集中营过得比我们好些,永远也不会知道我们经历的这些事情。这句话勾起了作者对妻子的怀念。前行的队伍默默无语,但是大家都在心里思念着自己的妻子。作者写道:有时,我偶尔望向天空,星星慢慢小时,清晨的霞光在一片黑云后散开。我的思想仍停留在妻子的身影上,思绪万千。我听见她回应我的话,看见她向我微笑和她坦诚鼓励的表情。不论真实与否,我都坚信她的外貌比冉冉升起的太阳还要明亮。忽然间,我一生中第一次领悟到一个真理,它曾被诗人赞颂,被思想家视为绝顶智慧。这就是: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我理解了诗歌、思想和信仰所传达的伟大秘密的真正含义:拯救人类要通过爱与被爱。我知道世界上一无所有的人只要有片刻的时间思念爱人,那么他就可以领悟幸福的真谛。在荒凉的环境中,人们不能畅所欲言,唯一正确的做法就是忍受痛苦,以一种令人尊敬的方式去忍受,在这种处境中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回忆爱人的形象获得满足。我生平第一次理解这句话“天使存在于无比美丽的永恒思念中”。
在思念妻子的过程中,突然有一个想法闪现在他的脑海中:不知妻子是否还活着。
“于是,我终于明白了一件事,如今我对这件事理解得更加深刻,那就是爱一个人可以远远超过爱他的肉体本身。爱在精神和内心方面具有深刻的含义,无论伴侣是否在场,是否建在,爱以什么方式终止是很重要的。……没有什么能阻挡我的爱、我的思想以及对于爱人形象的回忆。即使我知道妻子已死去,也不会影响我对她的殷切思念,我与她的精神对话同样生动,也同样龄人满足。"心就像被上了封条,一切如昨"”。
还有一次,集中营的囚犯们在灰蒙蒙的环境里挖壕沟,衣衫褴褛的囚犯们也是灰蒙蒙的。在黎明的微光中,作者再次与妻子默默交谈。尽管看守过来侮辱作者,但作者仍继续与爱的人交谈,他强烈地感受到她的存在,她陪伴在作者身旁……
还有一次在转移到其他集中营的选择中,作者决定留在原来的集中营,他请朋友奥托帮他转达遗嘱给妻子:第一,我每时每刻都在思念她,请你一定记得转达;第二,我爱她胜过爱任何人;第三,我跟她结婚后那短暂的时光胜过一切,也超越我们在这里遭受的所有痛苦。奥托逐字逐句地背诵他的遗嘱,哭得像个孩子。……
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书的前半部分主要说的是集中营里非人的日常生活,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住环境极其恶劣,还要在寒冷的天气里去做重体力劳动……这些场景看着已是让人提心吊胆的了。他们还必须在这样的条件下表现出自己还有能力干活,否则可能就被送去毒气室或者其他集中营,相当于是把废人人为地统一报废掉……那种未知的恐惧,无奈的处境,读着都让人心里发寒。但是,看到上面摘抄的他对妻子的思念,对爱的理解,真是可以让人心生温暖。
今天中午刷手机,看到李银河说到,现代人如果追求纯美的爱情的话,就要做好终身不婚的准备,如果觉得这辈子是一定要结婚的,那么就不要期待着一定要和有爱情的人结婚。
我不禁感叹,爱是如此强大,如此让人幸福,却又如此稀有。
不知道是现代人对于爱情的要求过高?还是现代人爱的能力下降了呢?为什么和自己相爱的人结婚会成为小概率的幸运之事呢?
因为我也不是社会学家,我并不了解这个社会中大多数的情况。虽然常常听到,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对比弗兰克尔所处的环境和时代,现代人的外在条件一定是幸福了许多许多倍的。但我们这个社会中,大部分人的婚姻和爱情不是一体的?不知道是否学者比较悲观,关注更多的是相对悲观的情况呢?
但是无论如何,综合这几天的阅读和李银河的悲观论调,在这个年代中,若有幸福的夫妻是生活在爱情里的话,那么一定要好好珍惜。珍惜这样的和平而繁华的盛世,珍惜婚姻里的爱人,活出幸福温暖的人生。
期待后续的进一步阅读。《活出生命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