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都回来很久了,然而身心好像还飘荡在那片深红色的重重町坂,这次是第二次去,赶在红叶季,上一次是夏季。两个季节,两种颜色,两抹不同的意象,交叠在脑海中,每一次交叠都让我多爱这个城市几分,导致心中觉得一定要写一写,才不枉自己的喜欢。
这次去是十一月末,因为台风,红叶在这个时间已显凋零,从山区到市内,这一波红色弥漫来了又散,给人留下的,就是炫目灿烂的印象。虽然来得的确晚了,然而还是有很多地方有红色的盛景。
自从夏天来了一次京都,感染到满眼的绿色和静谧、沉静的气氛,便深深在心中种了草,觉得一定要找个比较久的时间,专程在京都悠闲的过几天,在脑海中构想的图画,是坐在无人的寺院,喝杯清茶,看着叶子被风吹落,总觉得这样的安静时刻,哪怕只经历一个下午也好,因为极致的宁静,会使人顿悟,渐入佳境,很有仪式感的经历。所以这次的安排,是请了一周假期,在京都整整度过了七天,没去其他地方,连必经的大阪也只是路过。放几张夏天拍的图:
我以为这样长的时间,总可以透彻的遍历、感受,然而事实证明,我还是低估了这个城市的细节程度,虽然京都很小,市内和城郊都几乎可以在几天内用脚步走遍,但却还是觉得无法浸透它的美感,每当看到美丽的事物,我总想仔细的看清楚,想努力看懂这种精致究竟是如何达成的,可是京都是一个让我越努力去看,却越觉得迷惑而不可得的地方。
在旅程结束的时候,心里清楚,日后恐怕还是会再来一次,甚至也许每年都要来,什么时候?秋天应该不会了,有些害怕这种热闹,况且再感受一次这种极致的红潮,会担心冲淡了记忆中的唯美。春天樱花季也不好,道理是一样的。最合适的应该还是夏天,人少,大部分寺庙都只有一两人,而且夏天的京都是满眼苍翠的,绿色会比红色更让人心静。冬天,也想试试,虽然能想象到会很冷,但应该那个时候也会有种冷寂的味道吧。
这次在京都每天都会去到城中各个地方看红叶,有些是上一次没去过的地方,有些是已经去过,但还是想看看它秋天的样子的。身边有些人会问我,总是去这些寺庙不会审美疲劳吗?毕竟这种地方不会是很多年轻人喜欢的,不过在我眼中,完全不觉得是单调的事。每个庭院、门堂、庙宇拥有不一样的美感,差异在细节中。京都的庭院设计在我看来和大自然融合的很好,做到了极致,好像每一块石头的角度、每一棵树弯曲的方向、每一扇禅屋的窗景,都有设计师背后的良苦用心。行走在其中,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突兀的地方,很舒适,仿佛每个细节都是自然而然,本应是那个样子。记得一本设计的书上说,好的设计应该像呼吸一样,无处不在,但又不被人察觉。这样的设计观,体现在日本的各个领域,包括无印良品,我想,日式庭院也在此列。
此行中有几个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最美的当属在东南处山科区域的昆沙门堂,一个极小众的地方,交通很不方便,要转几次铁路,又要步行二十多分钟,到达真心不易,然而真的到了的那一刻,觉得完全是值得的。这里最引人入胜的是门前的参道,说是参道,但不仅仅是一条小路而已,门堂周围很大一片区域,全部都被细细碎碎的红叶铺满,洋洋洒洒,高树林立,人在其中,有种浪漫的不真实感。
沿着这条参道,一步步踩上去,到达门堂的正门口,已经是处于很高很高的位置了。门堂的整体面积并没有很大,然后我却花了很久时间在这里,因为想看清楚眼前的每一个像素,为什么可以组合成如此浪漫的一个个画面。
日式庭院神奇的一点在于,明明没多大的地方,却通过迂回曲折、重叠往复,让人觉得庭院深深、一步一景。当然这种手法,在中国的庭院也很常见,并不是日本独有的,我想很多人喜欢京都,也是因为这里保留了深厚的中式美感,一种继承的演绎。昆沙门堂的庭院是这种建筑的典型,所有的美丽不会一下子全都堆在眼前,而是要靠移动去一点点发现。进正门之后的正堂,我兴趣不大,毕竟对日本的宗教、历史了解不多,无心跪拜。就直接前往一侧,所能见到的最美的画面走过去。那是一个小小的鸟居,搭配上周围溢满的五色植物,让相机内整个画面都丰富亮眼。
脱鞋进入庭院内,沿着回廊慢慢走,每处回转,都会发现新的惊喜,比如一处池水,水对面有亭子,被背后的山、植物紧紧拥住,或是一个小小的禅室,微微朦胧的白窗中,偏偏留白了两处,透出对面的景色,框的像画一样,或是一角高高的亭台,搭配一方枯山水,前景再遮上几条红色枝叶,能体会到每一处都是有心的。
醍醐寺与昆沙门堂同处一条铁路线,所以人们通常会将这两个地方一同游览。然而我却是夜晚去的醍醐寺,也成了一个小遗憾。之前看到夜枫的照片,觉得晚上去会更精致,然后结果是,美则美矣,但灯光始终是人工所为,会导致看不到枫叶原本的颜色,虽然的确也是璀璨辉煌,不过终究还是白天会更自然。还有一个原因是夜间只开放了一部分区域,而事实上醍醐寺非常大,所以无法一点点走遍。
这样类似的夜枫,还有去了市区内的知恩院和青莲院,之后的几天就再也没有在夜晚去过了,深深觉得这些美丽的地方,夜晚去看很浪费,庭院的美感贵在古朴自然,被灯光映照后反而显得有点做作。
不过话虽这样说,感受一次夜枫,也是不错的经历,至少可以见识到是什么样子,第一次见也确实有些被惊艳到,知恩院是京都名气比较大的一个寺院,拥有最大的山门,沿着灯路走下来,视线时高时低,远望星星点点。最有触动的是一个池水中,有一尊矗立的佛像,搭配着一侧的石桥,以及背后一整片五光十色的树林。那一刻立马有类似源氏物语的风格场景涌进脑海,关于爱情、离别等等类似的凄美场景,很适合在种夜色中呈现,眼前的画面仿佛自带哀伤属性,盯着看了许久,也入神了很久,将这一幕印在了心底。
沿着醍醐寺、昆沙门堂这条铁路再向东南往下,就到了宇治,这座小城的抹茶名声在外,有一种苦涩的清香,也很细腻。不过,并不是不可复制的,北京的抹茶口感稍逊一筹,但也没有差的太远。让我比较震撼的是这里的平等院。这所院落较少游人知道,其实它在日本是大名鼎鼎的,日元硬币上刻的就是平等院中著名的凤凰堂的图案。
到达宇治的这一天刚好下着蒙蒙细雨,天空灰灰的,顶着雨走进这所院落,里面很多人围绕着院落中心的湖,其中一些是日本的学生组队而来。湖中间就是这座红白相映的建筑,叫做凤凰堂。初见它时,有些失落,因为来之前看到网上很多人说这所建筑很美,一些讲建筑的书中也对它颇有盛赞,然而看到它时却觉得很普通,顶部的檐角横向延伸、两侧飞起、略有雕琢,与日本其他很多庭院相比,的确比较大气壮观,然而也并没有那么的出人意外。
绕湖泊往院落深处走过去,还有一些小庭院、回廊,以及一个比较现代的博物馆,陈列一些日本古物,再绕回来的时候,天空突然放晴,见证奇迹的时刻...眼前的景象突然呈现出不真实的效果:湖水不再有水滴注入,如平镜一般,倒映着建筑与湖边的枫树,白云也被映射进这面镜子里,衬托的这座湖心建筑宛如腾云驾雾中。日本古语有云:若疑净土极乐,且看宇治凤凰堂。凤凰堂在当地是极乐净土般的存在,结合眼前景象,无疑这个比方是贴切的,眼前的这片幻境,清澈、澄明、博大、沉静。能够有这样的体会,要感谢这个时刻刚刚好的放晴。
此行中另一个触动很深的地方,是位于京都北郊大原区域的三千院,同样是一个交通非常不便的地方,要转几趟公交,再加上走一段山路。很多京都当地的老爷爷老奶奶会到这里来,这是一片乡野气息浓厚、原始、广阔的区域。去往三千院的路上,需要回环攀向山顶,路旁有很多农家商铺在卖手制的腌渍物,其实也就像咸菜的东西,五颜六色,包装的很文艺。三千院并不是以赏枫著称,这里的色调是绿色的,因为它是一所苔寺,养苔藓需要漫长的时间和纯净的环境,而能成就这样一大片一大片的绿色地毯,是很难得的。这所院落在深山之中,院中的古木很高大,地上会不时有一些可爱的小地藏菩萨。
大原山区不只有三千院,还零散分布着很多小而精致的庭院,比如宝泉院,一个让人感觉很亲切的地方,相比于一些寂寥幽深的寺院来说,这里的姿态是更低更亲民的,就像一个很有情趣的人在招待客人,开阔的门厅,可以坐在地板上,晒太阳,喝抹茶,四周开放的窗景,环绕着一些古老的树,可以给人一种很圆满的时刻和体会。
如果要再挑选一个此行中觉得美出意外的地方,应该就是这片森林,它有一个非常浪漫文艺的名字,叫虬の森。它在市区鸭川河流交汇处的一个幽深的角落,连接了下鸭神社与河合神社。色调很像宫崎骏中的动画片,一种水彩式的颜色,远望处有朦朦胧胧的虚景,伴随秋风,还有叶子静默旋转掉落的效果,很像漫画,走在其中很不真实,尤其是耳边有日本的小学生说那种萌萌嗲嗲的日语,感觉就像进入了卡通片。
还有一个地方,鼎鼎有名,说到京都,不得不说到它,就是岚山。这是我上一次去过的地方,这一次又跑过去了。这一天下着冷雨,做了两个小时的木船,冷透了。一路上河两岸都是高大的树林,显得有些苍凉。岚山是一片很大的区域,算是一个小乡镇了,有山区、有河流、有出名的豆腐、小火车,还藏着众多古老遗迹。这里有一家印象很好的甜品店,叫老松,夏天有一种限定的柚子糖,清清凉凉的,像在吃月亮。这次特地跑过去,不过这个季节没有月亮吃,吃了一些莫名的东西,很失望,还是放一下回忆中的柚子糖吧。我不算吃货,所以这也将是本文中唯一提到和吃有关的片段,请珍惜。
走到山里的深处,隐藏很多寺庙,其中不乏上演很多悲情历史的,比如祗王寺,实际上是一个尼姑庵,本来被一名武将宠爱的叫袛王的女子,因另一个女人仏御前的出现而失宠,就和妹妹、母亲一起在这里出家,后来仏御前也紧跟着出家住在这里,之后四人相处和睦,一心念佛。。这故事情节,不想多说什么了,我只是来看风景的。
还有几个其他又小又僻静的院落,有些还是红叶季节才开放,比如厌离庵,名字很诗意。
还有清凉寺、宝筐院,不同的建筑和树木结构呈现不同的味道。
当然,以上这些小小的院落都不能与岚山的至尊媲美,这所至尊就是常寂光寺。曾经来过的地方,夏天的样子,没有让我失望,秋天更是让人惊喜。寺庙很大,逐级向上一路爬山,两边有青苔、竹林、石灯、白塔、坟冢、溪流,已经到处的红色地毯。山顶可以看到辽阔的京都市景,走到这里,天色已经黑了,整个山中只有自己一个人,经过有坟墓的地方,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自己把自己吓得魂飞魄散,匆忙的跑下来。
市区内的红叶掉落时间会比山区更晚一些,其中有两处是最受欢迎的。一个叫做永观堂禅林寺,这里的特点是枫叶呈现彩虹渐变色,这个形容有点奇怪,就是红色、绿色、黄色,斑斓交织。有的树木还是内圈黄色,外圈红色,像有一圈艳红的裙摆。
这所寺庙也是洄游寺,也就是意味着要脱鞋在地板上从头转到尾,转啊转,很长很幽深,但是我好不开心!因为好冷啊!好想出去晒太阳啊!地板好阴冷!但是不能中途出去!亭台楼阁中没有下去的楼梯!去日本的寺庙一定要穿一双厚点的袜子,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另一个市区内超级有名的红叶top1就是东福寺,胜在枫树多、豪气、王家风范、密集、霸道。站在中间的桥上,两侧被红色的海洋包围,唯一的感受就是,太!红!了!
在京都的最后一天,去逛了下美术馆,和东京比起来,这里实在不算是展览很丰富的地方。不过仍然是有一小片区域,密集了一些美术馆、图书馆、咖啡店、书店,闲逛一整天,是完全足够了。嶌屋书店连接着星巴克,有一些日本的绘本、摄影集,翻到了草间弥生、蜷川实花的作品集,还有好多软妹子的写真集...
京都的老人气比较重,随随便便经过的角落都是历史,不超过百年都不能叫老店,但活力是少了一些。这里的人喜欢沉静、精致的缓慢生活方式,连和服都是以素为美。对于我这种不懂也不爱日本历史的人来说,可能不能完全领略到京都某些地方背后的story,而且整个过程中,
内心是平静、放空的,没什么大彻大悟的波澜,也故意什么都不想去想,所以整篇记录写的很干。
喜爱这个地方,只是单纯的因为很养眼、也很养心,有数不清的独处发呆或慢慢散步一整天的地方。这里可以让我放下身上和心里的各种不别扭,找到一种舒适的状态。也许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类似这样与自己的气场很合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