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你需要这些仪式来把抽象和虚拟的感受实体化。把这个时刻作为一个时间节点,告别或整理以前的自己,郑重的迈入人生下一个阶段。
01不是我想要一场华丽的婚礼,而是要郑重的宣布你我至此携手一生
橙橙是我中学时代的好友,她和大部分大学毕业的女孩子不一样,不甘于一辈子待在一个小县城,大学就填了一线城市,毕业之后就留在这个城市工作。
和老公相识也在这个城市,两个人都是奋斗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普通人,每天挤地铁带便当,住在合租的房子里,晚上连看个视频都要带着耳机,生怕声音大点就影响到了合租的室友。
这么辛苦,就为能早点攒钱凑个首付在老家省会城市买套房子,整天关注房产信息和国家政策,但橙橙愿意吃苦,因为她觉得两个人感情好就能抵御一切。
今年2月份两人结婚了,没有办酒席,没有宴请亲朋好友。只因为年前刚付了首付订房子,她老公说就直接领个证好了,手头没钱。
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给她送去红包和新婚贺礼的时候,她看着我,一句话没说,直接哭了。
这个每天勇猛穿梭在上海早高峰晚高峰地铁里从未抱怨辛苦的女生,
这个为了买个床单能便宜50块钱和我周末在七浦路逛半天也不喊泪的女生,
这个遇到黑心房东为了别人每个月多付300块就把行李扔出来也没喊老公自己大冬天再找房子的女生,
只因为没能请我好好吃个饭分享她新婚的喜悦,手里握着我给她买的水晶摆件和红包,哭的一塌糊涂。
我一直知道,心里一直都知道,她上学的时候是多么的娇气,多么喜欢教堂式的婚礼,想穿着洁白的婚纱和心爱的人一起走过鲜花铺成的路,在朋友亲人见证下交换戒指,接受大家的祝福。
这本该是,每一个步入婚姻的女孩子,应有的仪式。可她没有,却也没有抱怨,因为心里知道,房子买了之后,能省就省,每个月月底的房贷和上海的房租都在那摆着,可就是忍不住啊,心里莫名的心酸和委屈。
一生就这么一次的婚礼,没了。苍白的把戒指自己套在手指上,没有求婚,没有婚礼,没有围成一圈的好友的祝福。
她告诉我,都不敢通知我们这些好朋友,因为没办婚礼,怎么通知啊。每一个人得到消息来送红包和礼物,她心里都要难受好久。
我心里顿时有点埋怨她的老公,再没钱,起码摆个两三桌,婚纱租个便宜的也行啊。怎么就能这么不重视,话到嘴边,又忍住了,毕竟已经结婚了,不能再伤到橙橙了。
但是我暗暗心里想,我结婚,无论如何,都要好好办一次婚礼。
虽然现在很多人都说婚礼越来越程式化,太过麻烦,有的人还旅行结婚直接不摆酒。但我这个人天生对于传统的节日和仪式有种坚持。
婚礼不是显摆你嫁给了一个多么有钱的人,你比其他人多么牛掰,你过的多么好。而是它就是在这么重要的一个时刻,在一个庄重的场合,向亲朋好友宣布,你,结婚了。宣告着两个新人和两个家庭的结合。
由此也让自己铭记,以后身份栏上多了一个妻子,媳妇的称号。要好好经营自己的婚姻和生活了,人生从此迈入另一个阶段。
如果什么也不办,就这么悄无声息的领证结婚,亲朋好友不通知,总觉得对于婚姻太过随便。
02那些远去的灵堂丧事和祭奠仪式
每年的清明节,无论我爸身在何方,总要被爷爷召唤回家扫墓上香向家中先辈磕头,一次不落下。
上个月,一个老同学的伯父去世,他因为在外地上班没有请假回去。微信群里说起来家中办丧事的事宜,一直在痛批村中长辈坚持请戏班唱戏和搭过路棚灵堂哭灵守灵的恶习。
言谈之中,仿佛有深仇大恨,说对这样的农村陋习嗤之以鼻,不应该为了面子大肆铺张,对逝者的敬重不是这样表现的。要孝顺,早干嘛去了,这个时候丧事办的再好也晚了。
从他的聊天里,我得知,伯父有两个儿子,都在县城做生意还不错,在市里买了房子,每次会村里的时候,都要开车奥迪显摆。但伯父却并未从事业有成的儿子那里享受到什么,仍旧住在老辈盖的青砖瓦房里,四周邻居早已盖起了二层小楼。
到了夏天,村里大部分人家都用上了太阳能可以日日洗澡,伯父还是院子里晒着一大盆水擦擦身子。早年身体好的时候还去村附近的河里游几圈,最近两年因为查出来有冠心病,也没再去了。
儿子媳妇从来没有说过修缮老宅,也没听说过要接老父去城里享受享受。母亲早逝,靠着老父给人挑泥兜子做瓦匠盖房子的手艺养活供到大学毕业,落下一身病痛。
老同学感叹,伯父盖了一辈子房子,自己却没住上好房子,
人走了儿子却为了好名声敲敲打打,再花钱也晚了,不孝的名声已经传遍了。
我们群里几个人开始了辩论,一些人和他一样愤慨,说现在越来越多这样的陋习,像农村的丧事哭灵什么的就应该取消,孝顺平日多照顾伺候老人就好,人都走了还弄这些虚的。
我则不以为然,老祖宗传下的规律到现如今,已经丢弃的太多了。虽说恶习要剔除,但关于逝者的祭奠和祭拜,却是万万不能少的。
人总是需要信仰,在他的既定信仰世界里,有着自己的规则,善恶,这和物质世界是不同的。
生命的逝去,需要着一场仪式,不仅是寄托哀思,还有着某种意义上期盼逝者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生活的幸福的念头,安慰自己,抚淡因死亡带来的哀伤和恐惧。
在这场丧事里,我对死亡的感受从未如此的明显和心生敬畏,它让我真真切切的知道,亲人真的走了,再也不回来了。以后的生活中,再没有这个人的存在。能让我更加珍惜眼前身边的人,提醒我好好的生活,因为,生命是如此的短暂啊。
还有就是对逝者的尊敬。来祭拜的人,都是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他们不像家人一样,可以在家里摆上照片和牌位随时叩拜追思。他们需要这样一个场合,需要这么一个地方,来表达哀思和尊敬。
这种特定场合下的行为被赋予了一种重要的意义,它有很强大的神圣感,这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或民族的传统和支柱,不然,就不会有国家法定节假日清明节了。
一个人,如果连这些都抛弃了,那么,活下去还有什么追求,还有什么指望呢。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 王阳明
这个社会是由物质构成的,而你我的人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往往不是物质,而是感情,来一场重要的仪式,来向身边的人证明它的存在,鼓励和暗示自己,获得一个安全感或幸福感罢了。中间若是夹杂其他阴暗或不理智的因素,变成一些以此来炫富或是表达其他含义的话,也只是,人附加上去的罢了,仪式本身,原本就是纯粹的。
而我们,需要这些仪式,来更认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