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春英
序
九月的秋,天高云淡,红衰翠减。漫步美丽的校园,一阵微凉的晚风拂过,顿觉神清气爽,我的心境亦变得格外沉静、澄澈、明亮。
暑假里,我用心阅读了高丽霞老师的《我有一间教室》,书中谈到朱永新老师在第十二届新教育年会“缔造完美教室”的主题报告中的一段话:“从物理视角讲,一所学校,是由一间间教室组成的。而从社会学角度看,每一间教室都是一所小学校、一个小社会。一所学校的品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一间间教室的品质决定的,新教育实验的最终成就与品质,也取决于每间教室里的故事与成就。”
教室是什么?常丽华老师说:“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我们想要到达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是我们共同穿越的所有课程的总和,它包含了我们论及教育时所能想到的一切。”
高丽霞老师说,教室是一个充满神圣感的地方。在这里,几位老师和几十个孩子怀着成长的愿望,相聚在这样一个小小的叫做“教室”的地方。对于老师和孩子们来说,生命中许多宝贵的时光在教室里度过。这里承载着我们的喜怒哀乐、成就与挫败。这里是一个创造奇迹,上演故事的地方。
高老师和孩子们的故事,像一块磁石深深吸引着我,我期待着开学的日子,期待着在一间明亮的教室里,和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开启一段诗意、温暖、幸福的旅程……
一
金秋九月,梦想在这里起航
早上六点半,我扒拉了几口饭,便匆匆奔往学校。像刚入学的小孩子一样,我激动着、兴奋着、盼望着。学校的教学楼粉刷一新,与新建的西综合楼和谐地矗立在校园,旗台旁那棵古老的塔松舒枝展叶,巍然屹立,好像一位智慧老人在欢迎老师和同学,又像在深情地述说着学校的历史变迁、精神风貌。
来到教室,孩子们已经在打扫卫生了。张可欣说,张嘉琪和张佳一转学了,张嘉琪到郑州去上学了,张佳一到道口去上学了 。我心蓦地一沉,虽说早知道她们两家分别在省城、县城买了房子,转学是迟早的事,但这一刻真的来了,仍不免有点失落。人和人在一起久了,那份美好的情愫只有在分开的时候才会真切地体悟到,何况是朝夕相处四年的师生情?
午间,张嘉琪的爸爸打电话问学籍的事情,说孩子在郑州那边状态不错,尤其作文很受老师赏识,还说非常感谢这几年我对嘉琪子的培养。其实,我很清楚,像张嘉琪这样聪明、勤奋的孩子,哪个老师遇见她都是幸运;我更清楚,让班里所有的孩子因为遇见我感到幸运,才是我一辈子努力的方向、追求的目标。
新学期,新气象。师生互相问候之后,一起打扫教室卫生。扫地、擦桌、拖地,一会儿,教室里窗明几净,焕然一新。接着是排座位、发新书、发新本……我一边发书一边叮嘱孩子们,要爱惜书本,封面只能写名字,不可以乱写乱画。
然后,我提议:“咱们给班级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好不好?”同学们都兴奋不已。耿旭豪随即说:“叫晨星班吧。我希望咱们班每一个人都是早晨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启明星。”这孩子脑瓜机灵,思维活跃,平时总是率先回答老师的问题。我让他把班名写到黑板上。原本以为孩子们还会想出不少有创意的班名,不料想孩子们都沉默不语。于是,我让孩子们慢慢想,想好了再告诉我。于是,班名就暂命名为:晨星班。
“晨星班”诞生之后,我便向大家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你们是否希望这个班成为一个温暖、和谐、积极向上的好集体?
第二,若要让我们班成为好集体,需不需要每个人都克服自身的弱点?
第三,为了保证同学们克服自身的弱点,需不需要共同制定一些班规公约?
孩子们成了晨星班的一员,自然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感觉,一个个竞相发言,为制定班级公约出谋划策。一节课的时间,班级公约初稿完成。
下午上课前,我在教室里巡视,赵晨伊悄悄告诉我,我觉得咱们班就像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是啊,班集体就应该是温暖、和谐的大家庭。赵晨伊活泼可爱,擅长绘画。我建议她和伙伴尽快出一期黑板报,主题是:相亲相爱一家人。她微笑着点点头。
班里有几个孩子性格内向,为了锻炼他们的胆量,我决定实行小班主任轮流制,按学号每人当一天小班主任。小班主任负责处理班级各项事务,当天以班级日志形式如实记录晨星班发生的重要事件;次日早读前,站在讲台上宣读班级日志,再把班级日志簿传递给下一个小班主任。以后每周的班会课上,对表现突出的优秀小班主任及进步较大的学生,我将给予表扬,为他们颁发优点卡。
其实,这些做法我都是从李镇西老师的《心灵写诗》一书中学来的。早在2001年秋季,我接任的五(2)班就是采用的这个管理模式,当年五(2)班的班名是创新班。2007年,作为县级研修员,我在进修学校和老师们分享了两个专题讲座,其中一个专题就是《以人为本,创建和谐班级》。
晚上,我坐在书房,翻阅十几年前的讲稿,泛黄的纸张,熟悉的名字,勾起我太多美好的回忆,曾经年少的他们,现在正是风华正茂,他们过得可好?可否会忆起当年一起度过的花样年华?
是的,又该出发了!晨星班的孩子们,2019年这个金色的秋天,我们的故事开始了!
金秋九月,梦想在这里起航……
—— 写于2019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