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记录几个今年读的一些小说,因为每篇的笔记很短,所以就放在了一起。
《解忧杂货铺》
小思
《解忧杂货铺》是读的第一本东野圭吾的小说,豆瓣评分不低,书的内容果然也没让我失望,这个本书让人感到这个世界很温馨。
一本打动人的书!就像金庸会写出鹿鼎记一样,东野圭吾也会写出解忧杂货店这种非典型作品,但是这不能妨碍它成为寒冷冬天的温暖解药,读第二遍感觉更好。神来之笔的时间空间转换,几个的小故事,人与人的羁绊,从低谷到转机,从忧虑到豁达,来自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杂货店。在奥运集训和陪伴男友中选择;鱼店音乐人留下的"重生";和父母跑路的木雕家保罗列侬;为经济窘境选择陪酒小姐的汪汪;而解答33年前疑惑的3个偷车人,在无意中抢劫汪汪出逃后,继承了店主的意志,最终收到了浪矢给出的人生解答:空白的地图要自己去画!杂货店和孤儿院,浪矢与孤儿院主人的感情凝结成神秘的时光隧道,两条神奇的脉络不断地穿插在各色人生之中,给人一种大片的即视感!在寒冷的冬天里给人无限温暖和希望! —— 来自豆瓣一位网友的评论
书中节选
“不管是骚扰还是恶作剧,写这些信给浪矢杂货店的人,和普通的咨询者在本质上是一样的。他们都是内心破了个洞,重要的东西正从那个破洞逐渐流失。证据就是,这样的人也一定会来拿回信,他会来查看牛奶箱。因为他很想知道,浪矢爷爷会怎样回复自己的信。你想想看,就算是瞎编的烦恼,要一口气想出三十个也不简单。既然费了那么多心思,怎么可能不想知道答案?所以我不但要写回信,而且要好好思考后再写。人的心声是绝对不能无视的。” -- 东野圭吾, 解忧杂货店, loc. 1346-1350
“这么多年咨询信看下来,让我逐渐明白了一件事。很多时候,咨询的人心里已经有了答案,来咨询只是想确认自己的决定是对的。所以有些人读过回信后,会再次写信过来,大概就是因为回答的内容和他的想法不一样吧。” -- 东野圭吾, 解忧杂货店, loc. 1426-1428
Notes: 1) 咨询烦恼的人其实都有其内心的想法。
以下这段话是给无名氏朋友。 我用老头子的想法反复思索了你特地寄来一张白纸的理由。因为我觉得这一定是件很重要的事,不能随随便便地答复。我开动快要糊涂的脑筋想了又想,最后理解为,这代表没有地图。 如果把来找我咨询的人比喻成迷途的羔羊,通常他们手上都有地图,却没有去看,或是不知道自己目前的位置。 但我相信你不属于这两种情况。你的地图是一张白纸,所以即使想决定目的地,也不知道路在哪里。 地图是一张白纸,这当然很伤脑筋。任何人都会不知所措。 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正因为是一张白纸,才可以随心所欲地描绘地图。一切全在你自己。对你来说,一切都是自由的,在你面前是无限的可能。这可是很棒的事啊。我衷心祈祷你可以相信自己,无悔地燃烧自己的人生。 我以后应该不会再回答烦恼咨询了。感谢你在最后问了一个很有价值的难题。 浪矢杂货店 -- 东野圭吾, 解忧杂货店, loc. 3955-3964
白纸的回信。 -- 东野圭吾, 解忧杂货店, loc. 3963
《白夜行》
小思
看的东野圭吾的第二本书,昨天晚上还剩40%的时候,熬到凌晨2点终于看完了,看到了结局,虽然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看的时候,只是感觉桐原亮司和西本雪穗的命运好悲惨,这个世界竟是如此的不公,他们虽然出生在不一样的家庭,桐原家的经济条件比西本家好很多,但却都是那么不幸,原本亮司的生命中开始出现了期待,可是现实的世界确实是那样的残酷,他还只是孩子,雪穗也一样,遇到了一个自私自利的母亲,命运比亮司更加悲催,最终他们开始走向了一条不归路。年幼时的这些经历,让亮司和雪穗变得很现实、不相信任何人、为了自己的目的可以做任何事情,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现实中开始攀爬,一个在明处、一个在暗处,亮司在黑暗里保护着雪穗,他们互利共生,虽然他们在朝着理想一点一点的前进,但让人感觉他们很可怜,如果他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人生就是另一个模样。
书中节选
喏,夏美,一天当中,有太阳升起的时候,也有下沉的时候。人生也一样,有白天和黑夜,只是不会像真正的太阳那样,有定时的日出和日落。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来一直存在的太阳落下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现在的夏美就是这样。” - 白夜行 第十三章
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成白天。你明白吗?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 - 白夜行 第十三章
《恶意》
今天花了大半天的时间一口气把东野圭吾的《恶意》看完了,网上有种说法叫做:《白夜行》为爱粉身碎骨,《恶意》因恨万劫不复
,《恶意》也号称是《白夜行》的姊妹篇,看过《白夜行》之后,这本书也就不可不看了。
正如书名一样,恶意
是这本书一直讨论的话题,书中首先从日高案发当天,以野野口修的角度来开启整个故事的过程。这个案件在开始的时候进行的可谓是非常顺利,没过多久作为嫌疑人的野野口修就被抓捕归案,而且对谋杀供认不讳,可是,刑警一直未找到作案动机,没有作案动机很多的东西都无法解释,日高平时对野野口修照顾有加,在儿时这样,成名之后依然如此,站在日高的角度,他至少是把野野口修当做朋友的。但是日高并不知道野野口修从小开始就对他充满着恨意,他恨自己为什么生活这个环境、为什么上这么差的小学、为什么会校园霸凌、为什么从小有作家梦想的他一直事业不顺、为什么日高这么顺利、为什么得癌症的是他......。当一个人微笑着面对你的时候,你永远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你永远不知道他对你是善意还是恶意?这是多么可怕,难道人性本恶!东野圭吾向我们塑造了一个内心充满恨、恶意的嫌疑人,这恨一直陪伴着野野口修,当看到日高日益成功、而自己事业不顺而且患上了癌症时,他内心的邪恶就被彻底激发了。至于他为什么恨帮助他的日高而不是在校园欺负他的校园霸王,这就很难寻找了,因为妒忌?妒忌日高的人缘好?妒忌日高面对欺凌从不妥协?还是那句话:我就是看他不顺?这个理由真的让人背后发凉,作者在书中并没有披露野野口修的内心告白,可能也是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想象吧!这本书也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与《白夜行》一样,这些嫌疑人后来的行为都与其幼小时的成长经历有关,也是呼吁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更多的重视,特别是对孩子的心理多一些关注,那些懵懂无知的孩子需要更多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