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晚上睡觉前突然想到,最近博客好几天不更新了,总觉得空落落的。正好最近看了较多的泛心理学书籍和文章,得到了很多东西,却一把抓不住,很零散,很乱。
于是想,写个总结吧,提炼一下。
首先,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读一些泛心理学类书籍,这类书籍带来的好处是终身受益的。讲人话就是:认识你自己。对,他们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己。它们提供一扇窗,窗外是你所不了解的更大的世界(有点恶俗,但是对)。
其次,得到了不代表掌握了,存储知识不代表吸收知识。「活学活用」这四个字被说烂了但确是真理。得到、掌握、运用,这是三步。就和减肥一样,不可能跑个一年就变成瘦子。
我很喜欢刘未鹏叔叔的一句话:“你的大脑是你唯一的工具,要正确利用这个工具,唯一的途径就是去了解它”。很不客气地说,我们大多数人完全不了解自己的大脑,所谓的反思也仅仅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学会思辨,学会用自己的心智解读自己,是作为「人」的一种优越。
我们每个人的天性都是目光短浅的,很难拒绝当下的利益。「我们常常需要用理性的声音去说服内心的原始人」。
记得当时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的时候,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概念就是「心智」,书中的可谓是 Slogan 的就是「运用心智,获得解放」。李笑来叔叔在书中甚至不客气的说,只有意识到你的心智,运用好它,你才可以称作为「人」。大意如此,我很赞同。
那怎样去了解、解读并运用心智呢?我想了下,把它们分为了三步:
1. 认识自己
2. 思考问题
3. 为人处事
嗯,分的很不科学也不学术。好俗呢。
认识你自己
人类在经历了漫长的千年进化,终于来到了现代社会,但是我们的大脑却远还没有适应它,我们的大脑更倾向于用原始人的思维去思考现代的问题。人脑中存在一个高级认知模块,它可以为当前的事情作出一个更为理性明智的选择判断,但为什么却往往事与愿违呢?这是因为我们有一个更加强势的情绪模块。
这个情绪模块往往是「无意识」的,正如《乌合之众》里面所说的,人脑是由「无意识因素」占主导的,很多决策与判断的真正动机与理由,本人也是说不出所以然的,你以为的原因也只不过是你以为,真正深层次的原因无人知晓。
从《逃出你的肖申克》(以下简称「逃」)系列我们得知人脑的情绪还有很多特点,其中有三个是我们需要了解的:
1. 高优先级
2. 迅速粗糙
3. 黑盒
「高优先级」不必多说了,很少人能完全掌控自己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理性往往被它打败从而做出明知错误的行为。比如你明知打游戏没有学习好,明知抽烟有害身体健康等等。
正如其第二个特点,情绪是在弹指之间就蹦出来的,几乎没有人可以第一时间阻止情绪的发生,迅速且粗糙,粗糙在于情绪模块是我们大脑几千年来一直使用的一个模块,它远远还没有适应现代社会,它不懂社会。所以,情绪的反映往往与真正的事实是有偏差的。
「黑盒」,顾名思义,它在暗处,你捉不到摸不透,这也就是所谓的「无意识因素」。我们常常感悟的「失去后才懂得珍惜」便是如此,我们往往在拥有的时候并不能正确感悟到正确的情绪,失去后才会发现。现代的心理学发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人类对自己大脑的认知也才在摸索阶段,可以说,心理学是一门非常不成熟的学科,它远不完整。
初步了解了人脑情绪模块,想必也就知道了生活中那些所谓的「蠢事」发生的原因。对,在面对事物的时候,情绪模块相比高级认知模块一定是占上风的,它可以让理性失败。一旦任由情绪模块发挥,接下来便是一连串的自动化行为。例子可多了去了,比如打架。
更加让人沮丧的是,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甚至都还没有来得及触发高级认知模块,就已经被情绪模块所接管,而且自己还没意识的到。这就是《逃》中所说的「任凭直觉自动驾驶」。
这些话说出来可能大家都懂,但是想想看,为什么一面临事情的时候你又犯了你所懂的错误呢?有一个解释可以很好的解释这一点,那就是你仅仅是知道了,但是你并不清晰,你无法「具体」的诉说出你犯的错误的特点。你只知道不该这样,我刚才过激了等等。都说你能说出来的东西才是你真正掌握的东西,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通过情绪我们从一个侧面了解到了人脑的先天性「缺陷」,这些缺陷会导致我们产生更多的「缺陷」。它们可以归纳为「认知失调」。
我们的大脑有时候会耍一些小聪明,它可以替我们节省能量,节省成本。这个小聪明就是「经验」,它会将它认为相差无几的事物自动归类,一起判断,也就是所谓的「贴标签」、「地图炮」。这也是「偏见」的来源。它还演化出一个技能 ——「先验假设」,只不过这个假设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大有裨益,用不好损人损己。生活中的很多小行为都是用好的代表,比如你看见筷子(你的大脑会第一时间假设)知道它是吃饭的,不是用来爆自己菊花的等等。至于它的坏处,相信每个人都经历过,谁没有被别人误解过?被别人误解正是因为他人将自己的「假设」当成了「事实」。
佛人所说的「初心」,正是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先验假设」的困扰,直面事物。
我们往往倾向于眼前利益,在做决策的时候尤其如此。《怪诞行为学》(以下简称「怪」)里面提到的「诱饵效应」说当有 A 和 B 两个选项时,人们可能会偏向理智一些,但是如果再加一个比 A 稍微差一点点的 -A,那么人们选 A 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最近我的 iPhone 5 坏了,屏幕修好后,正逢我爸换了 iPhone 5s,我说和你换吧,他说好啊,前提是你要买两个 iPad mini 给我,我当时竟然一口答应了。事后想想简直不可思议。看,这就是因为我当时只顾着眼前利益,iPhone 5s 就好比那个 -A。这就是我们的天性,目光短浅。
我们的大脑有时候也是一个很自私又自大的家伙,它往往倾向于相信它自己,要命的是,很多时候这种相信自己还是斩钉截铁的。并且,我们对自己付出过的东西总是偏执的肯定,这就像是一种条件反射,凡我付出的必然是对的。
这也是为什么当面对一个事物的时候,我们的判断往往容易失误。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做「自利性偏差」,对自己,失败诉诸于外部(环境),成功诉诸于内部(自己);而对他人时,正相反。人话就是:“对自己的成功往往做个人归因,对失败做情境归因;而对别人的成功倾向于做情境归因,对失败做个人归因”。想想看,你最近的一次「自利性偏差」是哪件事情?很多男孩子可以想想最近的一局 Dota,你骂了队友多少次傻逼,却没想过自己的问题?
这种偏差也会带来「遮蔽效应」,因为往往外部原因是明显的,内部原因是不明显的。久而久之,内部原因就被外部原因遮蔽了。同样,「自我实现预言」、「无法证伪命题」也是因为它(具体释义请百度维基)。所以,多多反思,反思自己。要知道,只有人这种高级动物才有「反思」能力,不要浪费了它。
思考问题
我们经常的看到那些文艺小清新的配图中,「我爱的人他不爱我」以及「迷失自我」等“人生哲理”是它们的常客。
那么,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会「迷失」?因为,我们没有思考根本目的和动机。文艺一点的解释就是,走着走着,忘了本来的路。思考根本目的和动机,是每做下一步的时候必须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每次当自己有困惑的时候,拨开表象,直接问自己本质是什么,自己要什么,目的是什么。这是前提。
除了这个前提,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更要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
《学会提问》中把批判性思维划分为「弱势」和「强势」,听名字就知道,我们该选择后者(先验假设的运用)。强势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它质疑一切(不是怀疑主义),包括自己。只有这种思维才可以让人进步。
那做到强势批判性思维,首先我们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再让自己 —— 「一厢情愿」,无论对人对事。一厢情愿是批判性思维最大的敌人。不要去轻易地接受你所不了解的事物的「第一个解释」,对其保持距离,不否定也不肯定,保留以待观察。「眼见为实」说的是什么?说的是「不要相信什么就看到什么」,说的是不要「选择性输入」,只看到自己想看的,自己不愿相信的就直接忽略。这样,只会让一个变得狭隘。
做好了思维的准备工作,接下来,就要看待观点、问题了。我们可以从独立博客、新闻媒体中获得大量的观点,它们无一不在让你接受它们的观点或者所谓的事实。那么,我们在找到他们的理由和结论后,往往会习惯性的直接思考「结论」的对错。事实上,如果我们可以先去思考它给出的「理由本身」是否合理正确的话,那么我们就没那么容易被忽悠了。
对,直接思考理由本身!看给出的理由有没有诉诸于一些根本与问题无关的东西,比如诉诸无知,无法证明对的,那就是错的;比如诉诸公众、诉诸可疑权威、诉诸情感等等。在当今的微博中,你可以轻易的发现有些家伙用这些谬误错误的引导观众。再比如,稻草人谬误:夸大事实,平白无故造出一个对立面或者立场(稻草人)进行批判。想想看,是不是很眼熟?
当有些所谓的健康养生的建议给出很厉害很夸张的数据的时候,也要小心。想想这些数据背后的隐藏信息,它的参照是什么,跟结论到底有无相关性?它的基数又是多少,比率呢?这些都是它不会告诉你的东西,只能自己去思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强烈建议每个人都该去学一学统计学,记住,数据会说谎。
面对有些观点,当你有些困惑的时候,试着去「反串」思考,站在持论者的对立面思考问题,当你站在另外一个立场上思考同一个问题,往往会得出很不一样的理由和结论,然后与之对比,结合自己的价值观,可以很好的去思辨。
“这只是一种解释(可能),未必是唯一的解释(可能)。(想不出其他解释不代表就不存在其他解释)”。这,才是 Open Mind。
同时,我们也要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最最需要变成常识的就是「相关关系 ≠ 因果关系」,你喝可乐喝太多可能对裤裆那里的器官造成一定影响,但不代表喝可乐就会杀精。还有就是「在这之后 ≠ 因为这个」,不要犯了「事后归因」谬误,一个车祸的发生并不一定是因为之前大风的影响,更有可能是因为副驾正在为主驾干点啥呢。
另外,当有些观念是你所不赞成但又不觉得错的时候,应该格外的注意,留着它,直到你想清楚。
回到一开始所说的质疑,一定要拿出勇气和气魄去质疑一切,但不要让自己变成「怀疑主义」。质疑自己、质疑外界。反思自己的反思,反思自己的假设,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思考。正如《黑客与画家》里面所说的:“永远质疑。如果自己就是潮水的一部分,怎么能看见潮流的方向呢?”
对了,一定要杜绝「二分式」的思维方式,「不是这个就是那个」这种思维方式有着很强烈的偏见,并且是没用好的偏见。
为人处事
上文我们已经知道了情绪这个大家伙的讨厌之处,所以首先必提的当然是管理自己的情绪。
要做到掌握它,首先必须要承认、接受现实,并且,是不带情绪的。《把时间当做朋友》里面提到一个概念叫做「痛苦遗忘机制」,说的是我们人脑很聪明啊(其实也很笨),它会自动加快遗忘那些痛苦的东西,这是它的义务,因为没有这个机制,人不知道要减寿多少年。
这里提到这个概念是因为,你想想如果你接受了现实,但是却伴随着强烈的痛苦等负面情绪,那你其实并没有真正的接受它,因为大脑很快就会忘了它,你也就会再继续犯同样的错误。比如,我一直是一个很羞涩的男孩子,走在路上面对有点熟的女孩子总是不好意思打招呼,我总是暗下决心下一次一定要主动打招呼,但每每还是失败了。因为,我每次都很痛苦...
村上春树在《我在跑步的时候谈些什么》里也提到,“痛是不可避免的,但苦却是你自己选的。”(Pain is inevitable, but suffering is optional)。
引述另一个很好的例子来供大家反思:
当一个人被一支箭射中的时候,他其实被两支箭射中,第一支箭就是那支物理意义上的箭,这支箭带来皮肉痛感。而第二支箭则是心理意义上的,其源于你想要回避痛苦的期望跟无法回避的痛苦之现实之间无奈落差带来的“二阶”痛苦(“为什么偏偏是我被射中了呢?真郁闷啊!”)。而这个二阶痛苦才是真正狠的那支箭。其实不仅仅是第二支箭,现实中往往伴随着第三支箭第四支箭第五支箭,一个负面的事件引发情绪系统的雪崩,例如没有赶上 deadline,导致担心被老板责怪,导致担心丢掉工作,导致担心还不上房贷,再一念想及那些看上去仕途顺利的当年同学,更是各种情绪纷至沓来。然后由最后两支,也是最狠的两支箭来收尾:
- 对负面情绪本身的负面情绪(“我不想情绪这么糟糕,可现在情绪却又怎么糟糕,好郁闷”)
- 因无法扫除负面情绪而带来的无力感。
管理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伴随你一辈子的事情,训练你的大脑让它变聪明些,变明智些。《怪》里面提到「所有权」这个概念,我们总是对属于我们的东西、思维方式和观点等极其迷恋,害怕失去他们。那解决方案是什么呢?很俗,平常心,对所有的事物保持一颗平常心,对所有的看似属于你的事物、观念保持距离。
《怪》中还提到另外一个概念 —— 「锚」,很形象。生活中,反思自己设下的那些「锚」,是否值得去遵守?比如你每天都不吃早饭,这就是一个「锚」,值得吗?这个「锚」里面还包含了「任意的一致」,就是说,也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你就一直睡懒觉,每天不吃早饭,早中饭都是一顿解决,此为「任意的」,之后你就养成了这个习惯,一直这样,此为「一致」,于是「任意的一致」演化成了「锚」,能不能拔掉,看你自己的造化了,阿弥陀佛。
同样看到《怪》里面说的「羊群效应」和「自我羊群效应」,说的便是人群就像羊群(对了,我很喜欢陈奕迅的「任我行」),哪儿人多便聚在哪里,这是具体物理世界的现象,同样可以延伸到精神世界上,都一样。想想看,流行的本质是什么?—— 缺失自信、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以上讲的都应该算是自我的修养,那当面对他人的时候,我们也一样要做到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
当与他人进行讨论的时候,一个前提就是,承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偏见并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个良性讨论的氛围。这个前提做好了,便可以进入讨论。讨论的时候一定要做到认真倾听,不要一股脑子的诉说自己的想法,对他人的说法听而不闻。带着耳朵去参与对话是一次检验自己的好机会。但是要记住,我们所有的严肃讨论(吐槽不算)的目的都应该是:「通过看法,萃取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从看法中我们应该得到事实。
我们还要格外注意「过早质疑」,很多事情我们耐心听完,便不会那么愤愤不平了。当遇到了有悖于自己当前看法的看法时,不要一味的否定,想想自己大脑的缺陷,你就不会那么自以为是了。对「异己性」始终保持敏感,《常识》里面说的好啊:“必须从一开始就对文本的异己性保持敏感。但这种敏感既不涉及所谓的 “中立” ,也不意味着泯除自我;而是为自己的先存之见与固有理解容让出一块空地。对自己偏见的察觉是件重要的事,因为这样,文本才能呈现出它所有的他性,以及它那相对于读者固有理解的真理”。解读文本如此,与他人对话亦是如此。
在探讨时,语言上不要用「…本来就是嘛」、「我认为…」、「…就没有可取之处?」和「…还是有一定道理的」等句式来诉说。因为:
1. 它们本身带有说者的偏见,与「事实」有距离
2. 它们逻辑有漏洞,会阻碍萃取当时主题所要的「事实」
当你遇到有人执着于这些句式,反复强调的时候,立刻停止与他的讨论,因为他已经放弃了讨论改为坚持自己的看法了,你的看法是你的看法,我们也没有必要继续下去了,这是明智的选择。
同样,避免使用「要是…就好了」、「早知道…」等类似的句式。理由就不需要说了吧...
有时候,我们又会说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多理解他人,这是不错,但是其实也就仅仅是面对平常事的时候我们才能换位思考,当一件事情涉及到价值观等个人的东西的时候,我们是无法换位思考的,《逃》里面说到(有删改):
因为真正的换位思考,意味着你必须知道对方大脑中所有真正影响他决策和行为的因素,这包含太多的东西:对方的价值系统,习惯,观念,道德观,甚至对方那一刻的情绪。一个人的行为由众多因素来决定,其中绝大多数因素常常隐藏在我们根本觉察不到的潜意识层面;不仅如此,你还必须摆脱自己大脑中的价值系统、习惯、观念、道德观、情绪的影响。
故,当面对平常事的时候,的确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当涉及到你无法换位思考的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己所欲,勿施于人」,人话就是:不要用你的想法来解释我的行为好不好嘛~
至于所谓的管理人脉,那些夸张的书籍还是不要看了。但,必须记住一点:无论如何,做一个对他人有价值的人。所谓人脉,想要得到,需要的是「平等交换」,无论是你的好朋友还是你的生意伙伴还是你的同事,你必须给出你的价值去交换他人给你的价值。面对朋友,你给出的价值是友谊,面对同事,你给出的价值是不要打扰人家,相互扶持等。这些都是价值,不要把钱和价值看成世俗的东西,它们本身并没有错。
与人打交道,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定位自己,辨别自己,然后再去辨别他人。同时,我们都应该尽可能的去鼓励他人,因为这是一件利己利人的事情,对大家都没有坏处,何不去做呢?
其实,以上这些小技巧,归纳为一句话就是 —— 让别人舒服。哈哈哈哈。
但,融入群体,不管是真实群体还是互联网群体,一定要注意,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乌合之众」。就像《乌合之众》里面所说的,群体热衷于「夸张、简单粗暴、冲动、断言」等,我想每个人都不希望变成这样,但事实证明还是有很多人在往坑里跳。群体之所以会演化成那样,书里面也说了,在数量的优势上,人们相互传染、暗示,一步步把自己变成了 XX 份子。群体都是形象化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偏激,加上敏感又富有想象力,结果都是有目共睹。看看那些所谓的爱国分子,他们每个人个人在生活中肯定是不会那么傻的。这就是群体的坏处,智力的同质化。
看了一下,码了七千多字了,也差不多了,该说的也都说了,也不搞什么文末总结了,最下方给出一个我写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里面都是些线索和精髓,可以下载并时不时拿出来看看,我相信是有好处的。
最后,写给自己也写给所有人:
共勉。
思维导图(.PNG)百度盘链接:http://pan.baidu.com/s/1jGKGI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