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上都在喊创业,但是呢,大家也都知道,创业也有风险。最近《中欧商业评论》发了篇文章,作者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和伦敦商学院的两位教授,他们通过30多年的研究,总结出创业过程中常见的几个误区,我们来看一下。
第一个创业误区,是太偏重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年轻创业者。当然高科技相比传统行业来说,受人脉、关系限制比较少,更多是智力投入,年轻人在这方面有优势;另外也比较容易吸引到风投,好启动。所以年轻人创业很热衷高科技项目。但是高科技创业风险很大。第一,这个领域资本的进入壁垒很低;其次,由于项目启动资本很小,将来扩大规模必然要通过多轮融资,这样会稀释创业者的股权;第三,高科技创业的盈利周期漫长,有个统计数据,在美国,上市时间少于十年的高科技公司,基本都处于亏本阶段。所以说,创业不能太迷信高科技,其实无论是传统领域还是新兴领域,都有很多机会,创业者更熟悉、感兴趣的领域,才更容易成功。
第二个误区,是以为创业者不需要商业计划。这种观点认为,商业环境动荡,可能没等你计划出来,环境已经变了,所以太拘泥于商业计划往往会导致创业失败。但是,这篇文章作者认为,制定计划的过程,像搜集市场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发现市场机会,这些都非常有用。总的来说,认真做商业计划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全面分析商业的各个重要方面,比如目标客户的价值定位啊,目标市场的规模和预期增长啊、项目商业模型啊、所需资源啊等等,创业者会加深对市场的了解,面对市场时会比较胸有成竹。第二,更容易得到投资者和股东的信任,增强他们的信心,让他们能在不确定性非常高的创立初期就敢于投资。
第三个误区,是老想着颠覆。这一点要搞清楚,创业是创造新价值,而不是来颠覆原有的商业。即便对原有商业产生颠覆,也是间接性、无意识的结果,不是创业的目的。其实有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市场上,主体还是那些既有的企业,新创企业比例不大,而且死亡率越来越高。所以说要创业,还是先想着你这公司怎么活下来,别老想着什么颠覆。
第四,迷信创新,以为最好的商业机会必须靠创新。但其实,创业不一定非靠创新,模仿和复制也能成功.因为创新其实会面临更大的风险,复制呢则能规避这种风险,集中精力去抓好运营。这方面成功的案例很多,像如家、京东、微信等等,他们的商业模式其实都来自模仿和复制,而不是创新。美国有人曾对1989年500家高增长创业公司进行了研究,发现只有12%的创业者认为他们的成功来自创新,88%的是因为高效的执行。所以,创业如果太迷信创新的话,可就大错特错了。
还有一个误区,是以为人人都能成为成功创业者。这点在今天特别有提醒意义。虽然理论上讲,人人都可以创业;但是这篇文章的作者——两位教授认为,创业其实还是属于少数人的兴趣。他们对MBA学员的研究发现,不管是刚毕业的MBA,还是毕业十几年后,创业的比例都不高,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就业。因为创业要求付出多,压力大,不是每个人都乐意去干。另外还有个研究发现,美国1987年到2008年间的2200多个获得了风投的创业公司,最后风投成功退出的比例还不到四分之一。所以说创业成功的概率其实蛮低的。也就是说风险是非常大的。
所以这篇文章强调,提倡年轻人创业是好的,但是同时一定要对他们进行风险教育,提醒他们注意创业过程中的这些误区,不要头脑发热,掉进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