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霞客
今晨读了李白的《金陵酒肆留别》。这是一首送别诗,其中最后两句表达惜别之情的诗句最引人深思。诗曰: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意思就是请君问一问东流的江水,是我的惜别之意绵长,还是你的江水绵长?
离愁别恨,自古缠绵。然而李白乃修道之人,总说什么“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觉得还是情太重了些。而“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欲望还是太多了些,执迷还是太深了些。可见李白也有一个执着、矛盾与挣扎,而后彻悟、放下与超脱的修行升华过程。并非天生就那么潇洒飘逸。
“别意与之谁短长”用人心看上去很美,用道心看上去却很痴。所以还是“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才是生命更大自在、更大美好的状态。
这就好比庄子里面说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的“涸辙之鲋”,因为鱼真正的家,原先的家,最美好的家,是在江湖中的,而不是在车辙中的。所以世人从天上下来而迷于人世,在人世“别意与之谁短长”,就像那两条鱼掉到了车辙里,然后忘了在江湖中真正的家,而只知在车辙里和同伴互相吐口水以维持片刻的生存,然后迅速双双死掉。这样在短暂的幻缘和巨大的痛苦中迅速消亡好,还是回到宽广的江湖中自由自在、快乐长久的生活更好?何况江湖中还有无量无计真正的亲人,就像人在天国家园,也有无量无计真正的亲人。而人间的亲人,今天是你的亲人,明天可能成为仇人,转瞬下辈子又成了别人的亲人。
所以清醒如庄子,自然觉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然而迷失真我的“涸辙之鲋”们,特别是现在很多已经被无神论洗脑了的“涸辙之鲋”们,根本觉得江湖只是个传说,只是个想象出来的神话,所以竟死心塌地要在涸辙之中挣扎到底了。觉得还能“相濡以沫”,已经要谢天谢地了。还有无数人连“相濡以沫”都是一种奢望,不在涸辙中自相残杀,也已经要谢天谢地了。
为什么就不跳出无神论的欺世大谎和思想观念的死胡同,想想“返本归真”的生命真谛呢?
2018.1.8